解读铁凝小说的心理透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mily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铁凝是中国新时期的优秀女作家,其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笔触细腻而尖锐,作家通过对各种人物心理活动进行详尽的描述以及透视人物心理的各种方法,渗透到个体无法窥测的潜意识领域,以此来展示人物的心理轨迹,使人物的性格更加深邃、明晰,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铁凝小说 方法 心理活动 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铁凝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作家,铁凝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多角度透视,她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差别。作家运用和转换叙事视角、象征和隐喻作为主客体的有机融合体,并通过情节突转与客观描写和主观分析相结合,向读者展示了人类五彩斑斓、变化莫测的精神世界。
  一 无法摆脱的自卑感
  1 面对权力油然而生的自卑
  铁凝在她小说中描写的权力是生活中潜移默化构建出的优越感,处在权力之下的人们看着高高在上的权力,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即代表了某一个人,也代表了某一群人。正如当城市面对乡村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并将这种莫明其妙的优越感,淋漓尽致的在农村面前表现出来,并以这种排斥的心理阻挡陌生的乡下人走入城市,而当乡下人第一次面对眼花缭乱的城市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种自卑。
  如在铁凝的作品中,关于这种自卑的心理描写比比皆是。小说《哦,香雪》中主人公香雪到了城里,受到城里学校同学的歧视,他们不怀好意地问她“你们那儿吃几顿饭”那种看不起的眼神、不易察觉的嘲笑让她意识到自己是从小地方来的,“你上课怎么不带铅笔盒呀”,让她感到自己的铅笔盒是多少笨拙、陈旧。而在小说《青草垛》中,主人公冯一早到县城读书,由于主人公的聪明好学,她考试考第一,在课堂上能准确完好地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并且跳舞又很好,引起同学的嫉妒和厌恶,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毒打她,以霸道维护自己“与生俱来”的优越。再如,《树下》里的主人公老于跟老同學项珠珠在一起,就感到局促不安,觉得项珠珠比自己高一等,虽然人家没有故意疏远自己,却使自己觉得无法轻易跟人家亲近。当他带着自己家人怀着满心希望去求已成为市长的项珠珠,在她家里,那明亮阔大的房子、一尘不染的亮堂地板、鲜美的水果令他深深感到自卑,而她孩子的一声“妈咪”使他感到自己似乎置身在高高的、优越的、与自己差别很远的另一个世界。
  2 面对自卑所表现的不同反映
  人类能够生存下来是起源于对自然界和动物的模仿,模仿也是人类更高的艺术形式依据,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切艺术都来源于模仿。”作家铁凝则认为作家书写小说是“大老实的文学”,即作品必须从生活中来,加以分析后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记录,所以她的很多小说是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经验和家族的生活经验。根据人性的心理做为内在的驱动力,并通过外在的诱因进行模仿,而这模仿总是弱者对强者的追求,并且那些具有强烈自卑感的人特别容易产生模仿“强者”的心理和行为。
  (1)模仿背后的悲哀
  铁凝在她的作品中,描述了自卑所产生的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装饰,换句话说,这些主人公为了获取平等的地位,选择了换装,想通过这种方法博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如在她的小说《棉花垛》中,那个卑劣的小臭子对自己的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她内心空虚,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看见警备上的太太们穿毛布大褂,她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就闹着让她的姘头秋贵出给她拉葱绿的毛布大褂。而当她换了另外一个环境,和抗日干部在村子里活动时,看到他们都穿着紫色大袄,她也紧跟着改头换面,换件紫花大袄穿。作家通过对被掩埋的真实的描写,揭示了真相与表象的差异。
  再如,作家所写的小说《谁能让我害羞》中所描写的那个少年,当女人开着汽车找到送水站告知少年自己的来意时,少年只是低头看自己脚上那双破旧的绒面运动鞋,当以后再送水时,少年想方设法地按照自己想象的城市模样来为自己装饰,但他穿着的表哥衣服明显过大,面料也粗糙,西装没有经过整理,皮鞋又大又硬,而他这精心的打扮却不能引起女人的注意,他便固执地认为自己换装不够,不停地想尽各种办法为自己装饰,最后一次,他撬开了表哥锁衣服的柜子,费尽心思把各种物件在自己身上打扮出来……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吸引女人注意他,意图向她证明自己虽是乡下打工仔,却在不停地融入城市,希望通过换装来表达自己得到所需要的期待,希望城市能够如同对待城市自己一样对待他。作者细致入微地书写了这些自卑感如影随形的人们心灵深处的感觉,这些人物想通过换装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其结局却不能如他们自己所愿,而是始终被城市所排斥,遭到城市的漠视或不屑,被效仿者在他们面前仍然抬起自己的优越感,使他们只能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
  铁凝在她的作品中描写了女性将模仿做为一种生存方式,最让人吃惊的是小说《棉花垛》里小臭子、乔和老有竟然在家里模仿成人“汉们串门娘们养汉老婆捉奸”的性游戏,在小说《对面》中女孩和“我”进行了一夜情,刻意将发卡留在枕边,以实现主人公对于浪漫的一种模仿。而这模仿的背后是女主人公们深刻的焦虑,刻画了女性的自卑和性别恐惧,从自卑的角度透析了中国女性及作家自己的性别悲哀。在小说《棉花垛》中,正义的乔和低俗的小臭子的结局都是被先奸后杀,作家在小臭子的性选择和生存上,超越了一般的革命、民族的界限,乔和小臭子对于国来说都是女人,作家以此说明了男性把女性作为男性的欲望化对象,而于乔,国是一种同志式的情感依赖。作家以此说明了她们想通过跻身男性的权力规则模仿本身就是自我迷失,铁凝用这种表达方式告诉读者这种方式是徒劳:“对他人思想的认同与模仿是轻松的……但确实无法与产生自己的思想的沉醉相比。”所以,在模仿中这些女性不仅失去了性和生存,同时也丢失了人格精神的独立。
  (2)自卑之后的愤怒
  铁凝在她的小说中使用了从日常生活走向暴力的叙事方法,通过自卑而产生的怒火积聚,最终引发暴力发生的触动点,使主人公潜藏的自卑感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如在《谁能让我害羞》中的那个少年,在送水时由于电梯坏了而不得不爬了八层楼,他给女人送完水又累又渴,想讨口矿泉水喝,却被女人拒绝,让他喝自来水,这使少年产生了仇恨,他用自己刻意装饰在腰间的锋利的刀指向了女人,用以召示自己对于女人的精心装扮,而少年刹那间的优越感很快就在女人的假枪和宝宝的真110面前回归到了自卑境地,作家以此描述了少年所想象的用来弥补自卑的武器,只是其后无力的愤怒。
  二 剖析人物心理的多样形式
  1 运用和转换叙事视角
  铁凝的小说通过运用和转换叙事视角进行叙述,以此使读者非常清淅透彻地知晓人物的详细心理活动。
  如作家在小说《午后悬崖》中就采用了这种多叙事视角的形式来描写韩桂心和她的母亲,通过播放女主人公的录音刻画出多个人物,以此揭示出韩桂心内心深处荒诞无稽的阴暗面,展现了作家对人性层面、女性主义的关注,让读者为人性的另一面而深感悲哀。又如,作者通过这种方法在小说《玫瑰门》中的很多章节都以成年主人公与其幼年进行精神对话的穿插:“为了我的安静你逃遁了,……你比我更卑劣我比你更狡猾,……你敢把你的野蛮粗暴露给别人……”使小说打破了单纯的线性时间,突出精神对话的意义,表现了眉眉成长的烦恼以及主人公苏眉对人性本质的深刻认识,也以此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享受到了短暂全知全能的愉悦。
  2 象征和隐喻有机结合的叙事方式
  铁凝在其小说中喜欢通过美术的视角以及其女性的直觉表现出事物的实质,换句话说,她通过丰富的暗示性、启发性的意象,在作品中潜意默化地展示出其小说的艺术魅力,使她的作品焕发出无限丰富的内在意蕴。
  如铁凝的好多作品中都演绎了种种意象。如《豁口》中“倒立型的缺口”形象地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他们沟通的困难。而最富有精神意象象征的小说是《玫瑰门》中描绘的“玫瑰门”是“性”的象征,是女性的生命之歌,它代表了女性之门,通过这扇门让读者体味到女性灵魂深处的思想:“我的深處有一扇门,……它拒绝我又诱惑我。”其中描写的人物司绮纹和姑爸从他们不幸的婚姻折射出他们生命的扭曲,正是那不幸的婚姻使他们的生命受到煎熬,本能的性压抑令他们将生命能量转化为畸变和疯狂的发泄报复。作家以“玫瑰门”为意象,揭示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无法忍受的痛苦,深刻透视了女性生存的无奈,表达了小说的主旨,展现出对普通人内心心意的精神关怀。
  3 情节上的转折
  小说情节结构建构的重要内容是善于发现和转折,从而形成场景上的忽然变化,以给读者想不到的变化,这种来自于情节的突然转折使小说情节变得新颖而且变化莫测,让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加深远。
  在铁凝的小说《树下》中,出生于50年代的中学教师老于虽说曾是一个高才生,但改革开放的大潮,让他的同学有的做了大老板,有的从政官运一路亨通,只有他仍在规规矩矩地做一个中学老师,他家里困难,住房没有暖气,女儿的脸上、手上生满冻疮,他不得以找老同学,就是刚调来的副市长项珠珠解决住房问题,当老于鼓足勇气找到项市长家,作家却让故事在这时出现了逆转:老于最终没有跟老同学提起房子的事,而是讲起来了外国小说,作家让主人公通过讲述那高雅的小说,让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来意,让老于的心理在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空隙中无奈挣扎,暗示读者老于由于清贫而不得以求助于市长,以此带给读者一种黑色幽默,并表达了作家内心的同情以及挽歌般的悲凉。
  4 客观现实的描述与主观意识相结合
  铁凝书写的故事总是非常从容地给读者讲述着各种人生景象,感慨而又叹息每一场有关人生命运的陈述。作家运用客观描述将人物之间的争斗和矛盾通过他们内心的波澜娓娓道来,并进行画龙点睛的透析,突出小说主人公鲜明的性格和心理意识。
  如她所作的小说《晕厥羊》,作品所讲述的老马一生都活得卑微恭顺,甚至连吃瓣蒜这样小小的愿望都只能是在老婆不在家时实现,作家表现出他在人们看来,说话都是极为小声,没有被人在意过,也没有被平等对待过的一种人物个性,上天却给了这个发号施令的一个机会,作家安排一个他独自在家的场景,恰巧是刚吃完热辣辣的蒜,这似乎给他增添了底气,顿时变得激情四射、理直气壮。让他可以呵斥一个水工,这让老马尝试到了大声谴责别人的愉悦,他喋喋不休地谴责着,最后使水工晕厥了,他快乐地认为自己能对一个年轻力壮的活人充满威慑,心中充满了满足感,而那水工却借晕厥的机会,拿走了他放在桌上的一个月的工资跑掉了。作家形象地比喻了人的一种心理:即弱者在强者面前,所表现的奴隶般模样,而在比自己更弱的弱者面前,却尽力表现出自己强悍的个性,以此展现了人性中那种隐秘的控制人、驾驭人的欲望,让人在真实与虚假的调和中走向理性自我。铁凝的小说正是通过内容和形式来反映人物心理的轨迹,给读者一种,使读者没办法抵抗和控制直至不停的看下去。
  三 结语
  铁凝是当代文坛优秀的女作家,她通过各种叙事方式捕捉到人物内心的活动,注重表现人潜意识中的东西,令读者有类似心理的灵魂体验,使读者能更加透彻地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于文本中留下了我们平常人的思考轨迹,使作家书写的故事具有别具一格、令人回味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铁凝:《铁凝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 陈映实:《铁凝及其小说艺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 艺峰:《追求和谐,但总是寂寞——铁凝小说创作论》,《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6期。
  [4] 范川风:《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和谐——铁凝小说创作心路历程探析》,《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5] 铁凝、王尧:《文学对话录: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2期。
  [6] 丁帆、齐红:《寻找生命的纯净瞬间:论铁凝的短篇小说》,《长城》,1995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李宏伟,男,1967—,山西临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单位: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黄自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者型作曲家,还是一名颇有建树的音乐家,其音乐作品题材广泛,艺术质量高。《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最著名艺术歌曲之一。作品短小精悍,直抒胸臆,像一幅素笔勾勒的白描。歌曲篇幅很小,旋律典雅、抒情,具有女性性格特征。在这样一首短小的声乐作品中,不仅将西方的旋律、和声技法很好地整合在了一起,还融入了诸多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以及一些非传统的和声内容。正确评价黄自先生尤其是他的
期刊
摘要 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作出了理论性的探讨。以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为主线,以中国社区文化建设中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为横向,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若要传承且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首先要分清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存、继承与发展之区别与联系,才能真正做到弘扬民族传统
期刊
摘要 印度音乐文化作为世界民族音乐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极具神秘色彩,这缘于它同宗教、民族、西欧文化紧密相连。印度人钟情于传统的古典音乐,传统音乐文化根深蒂固。本文探索了印度古典音乐文化发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和传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繁荣和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印度音乐文化 特点 原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提到南亚的印度,我们首先就会联想
期刊
摘要 油画艺术自传入中国以后,在短暂的时间内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呈现出具有自身文化属性的创作动机。作品中的自画像也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对自画像作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画家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对画家所生活的时代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选取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等一些当代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论述了他们自画像创作的一些特点及价值取向,旨在加深我们对自画像作品的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绘画与音乐的渊源和联系,介绍了绘画因素拓展音乐艺术审美空间的几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绘画因素 审美空间 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绘画因素可以拓展音乐艺术的审美空间,这是由于它们可以相互融合和沟通,正确掌握和运用一些规律对提高审美情趣来说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此之前首先要真正认识到音乐艺术和绘画因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摘要 在日益更新的媒介环境下,以传统纸媒为根本的儿童书籍设计正面临着科技化的冲击,要达到有效的价值传播,势必要寻求新的设计语言。本文试图借助书籍结构、视觉元素、材料等设计内容构建出以行为、感官、情感互动为主的儿童书籍互动性设计,以多变的互动形态和立体化的互动空间,震撼心灵,让阅读教育、情感关爱、认知发展等多种价值在单一媒介与多元媒介的有效融合中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媒介 儿童书籍
期刊
摘要 视觉心理引导在图形创意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图形创意设计重在作品与观众之间所产生的共鸣,它运用人们的直觉思维等视觉心理引导,将相关事物进行表述与联想。设计师要通过对图形形式语言与设计法则的运用,将共性的认知与体验传达出来,到位的视觉心理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在这里,视觉心理引导不仅带给观众富有新意的审美享受,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帮助设计师完成对图形创意的内涵诠释。  关键词:视觉心理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突飞猛进地发展,其数字技术被用于社会各界。尤其是在艺术空间,成为技术家创作的平台,不仅如此,数字媒体艺术还出现在高校数字化教学、数字电影、虚拟游戏,甚至广告制作中,成为科学传播中的新生力军。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数字艺术的形式内容,分析它的科学传播形式与运用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艺术地位。  关键词:科学传播 数字媒体艺术 电子信息
期刊
摘要 人们所说的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材料与肌理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对各种材料、肌理结构的认知和写真特写的表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甚至现代造型艺术的思考也源于材料、肌理的启迪。因此,在设计中要能发现材料的美感并加以充分合理的应用,在创造自然美、形态美、层次美、抽象美的同时,使文化感、历史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关键词:材料 肌
期刊
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在颁奖词中,诺贝尔委员会称其“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随着此奖项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在公共领域几乎是沉默者的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