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的栽培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用新品种
  1.密荚型高产绿豆一绿丰收:经八年东北四省区20万亩示范。
  有五大特点:①生长势强。株高50-60厘米,茎杆粗壮,叶片肥大,抗倒伏。单株分枝4-6个。
  ②结荚密集。单株结荚60-70个,比其他绿豆荚多一倍以上。最多结荚达150个。荚长12~14厘米,每荚12~16粒,14粒荚居多。③粒大质优。粒大而匀,鲜绿色,有光泽,千粒重70克左右,商品性好。④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比其他绿豆根多一倍。因此更抗旱、更抗病、更抗风、更耐瘠,这是绿丰收高产的主要因素。生育期85~90天,不早衰。适应性强。⑤高产稳产。绿丰收增产潜力大。一般公顷产量2250公斤,高产栽培可达3000公斤,比其他绿豆增产50—80%。
  2.密荚超高产绿豆一百荚绿:2003年从绿丰收中发现三株单株结荚150个以上的变异株,经三年系统选育而成的超级绿豆新品种。百荚绿比绿丰收结荚更多,抗性更强。产量更高。有三大突出优势:①根多一倍。百荚绿保持了绿丰收根系发达的优点,比其他绿豆根多一倍。因此,生长势强,株高55-65厘米,茎杆粗壮,株型直立,高抗倒伏。单株分枝5-6个,最多达8个。抗旱、耐瘠能力强。高抗病害。适应性极强,生育期90天左右。②荚多一倍。单株结荚80个左右。100荚以上的占50%,比绿丰收荚多10-15个,比其他绿豆荚多一倍,是国内结荚最多的绿豆。荚长12-15厘米,每荚12-16粒,14粒荚占80%左右,比其他绿豆每荚多3-4粒。粒大而匀,鲜绿色,有光泽,千粒重70克左右,商品性好。③增产一倍。一般公顷产量2500公斤,高产栽培3000公斤以上,比绿丰收增产10-15%。
  3.长荚20粒绿豆一绿珍珠:目前国内结荚最长,单荚粒数最多的超高产绿豆。有五大突出特点:①生长势强:株高55-60厘米,茎杆粗壮,叶片肥大,株型直立,高抗倒伏,单株分枝5-6个。②豆荚超长:单株结荚30-40个,最多结荚达65个。荚长20厘米以上,单荚20-22粒,最多24粒,比其他绿豆荚长一倍,一个荚顶两个荚。③粒大质优:粒大而匀,碧绿色,有光泽,千粒重77-80克,比其他绿豆重15-20克,符合出口标准。④抗逆性强。抗旱、抗病、抗风、耐瘠,不炸荚,可一次性采收。生百期95-100天。⑤高产稳产:一般公顷产量2500公斤以上,高产栽培可达3000公斤以上,是极有发展前景的出口创汇品种。
  二、栽培新模式
  目前绿豆多为单种,使绿豆低产低效。绿豆对光照不敏感。较耐阴,利用绿豆株矮、耐阴、根瘤固氮增肥的特点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减轻高温危害和病害发生,可使绿豆增产10%左右,同时一地两收,自得间套作物,达到增收的目的。
  1.绿豆间作谷子:4垄绿豆间作1垄谷子,谷子品种选用金谷二号。这种模式,绿豆增产10%以上,公顷又增收1500多公斤谷子,增收2500元左右。
  2.绿豆套种玉米:4垄绿豆垄沟套种1行玉米,玉米品种选用耐密抗倒的良玉8号,株距20厘米,公顷可套种2万株玉米。这种模式,绿豆利用玉米遮阴,减轻高温危害,减少病害发生,玉米利用边行优势增产,公顷可增产玉米5000公斤左右,增收5000元左右。
  三、种植新技术
  1.选地选茬:绿豆抗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旱薄地。坡岗地都能种植,但以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为好,绿豆不可和豆科作物重迎茬。
  2.科学施肥:绿豆要增施农肥,坚持农肥化肥混施,适当追肥,改变绿豆不施农肥或施肥少的虐待种法。公顷施农肥15吨左右,磷酸二铵100公斤左右。或复合肥150-200公斤,如再施7.5公斤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更好。深翻起垄,垄距60厘米。初花期公顷追尿素75-100公斤,增产10%左右。
  3.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天把种子摊在席子上,晒种1-2天,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最好用绿豆种衣剂拌种,杀灭病菌和地下害虫。
  4.适时播种:绿丰收、百荚绿、绿珍珠绿豆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均可播种。其中丰产播期为5月10日-15日,其他地区要园地制宜适时播种。多为垄上条播,公顷播种量15公斤,覆土3-4厘米,镇压保墒。
  5.田间管理:①间苗定苗:在第1-2片复叶展开后间苗,第2-3片复叶展开后定苗,苗距为20厘米拐字苗,公顷保苗15万-18万株,留苗不可过密。②中耕除草:从出苗开始到开花前连续中耕三次,封垄前趟起大垄。也可用除草剂除苹,但不能忽视铲趟。③增花增荚:从现蕾期开始,用奇农素10克 赤霉素0,25克 硼肥100克或硼砂50克 尿素50克,加水15公斤喷施,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将枝叶和花全喷湿,显著增强在高温干旱和低阴雨下授粉授精能力,使花荚成倍增加,无秕荚、无秕粒,增产30%左右。
  6.病害防治:对病毒病、花叶病在发病初用奇农素10克 农用链霉素7.5克 尿素50克,加水15公斤,2-3天喷一次,连喷2次即可防治。对真菌性病害用奇农素10克十菌无菌10克 尿素50克 15水15公斤,或用奇农素10克 硫酸铜25克 水15公斤,在发病初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铲除病害。发病前喷施,可预防病害,壮苗促长。
  (作者单位:164021黑龙江省赵光农场)
其他文献
一、基蘖肥的施用    1、基蘖肥的比例。机栽小苗移栽后吸肥能力低,基肥占基蘖肥总量的20~30%为宜,70~80%集中在新根发生后做分蘖肥用。  2、施用时间。基肥在整地时施入土中,部分用做面肥。分蘖肥在秧苗长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在移栽后1个叶龄施用小苗机插的在移栽后长出第2、第3叶龄时分1或2次集中施用。分蘖肥一般只施用1次,切忌在分蘖中后期施肥,以免导致无效分蘖期旺长,群体不能正常落“黄”
农机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牡丹江市农机作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截止到2011年末已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46个。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1、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有利于
当前,我县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单纯的林业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只有把生态搞好了,才能把大埔的经济搞活的新观念,认真研究写好科学发展林业的文章,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推进耕山致富,营造青山绿水,发展金山银山,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林业,这将对促进大埔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立具有浓厚特色的宜居宜业的生态乡
1、整地  选好地块后,首先要清除田间的残株、烂叶和杂草。以消初期病原,然后及时耕地晒垡,使土壤休闲一段时间,以改善土壤结构,消灭土中的病虫害。我县大部分地块盐碱含量较高,为了减轻返碱,一般采用平畦栽培,在播前2—3天把地整成长10米左右,宽1米左右的平畦待播。非盐碱地块,可做成小高垄,在高垄上播种,这样即使便于排水,又可预防软腐病的发生。  2、施基肥  积肥包括底肥和种肥。底肥是在翻耕整地前施
一、选地    应选择地势高、排水好、通透性好、不易内涝、土质疏松、PH值为5.5-6.8的岗坡地。土壤以砂壤土和壤土为宜。要合理轮作,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为好,如麦茬、玉米茬等;豆茬次之。    二、整地    1、伏秋整地:对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耙茬,深度为15-18厘米;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一定要进行深松,深度在35厘米以上,增加透水性,增強抗涝性。  2、质量要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秋起
栽培品种应选择耐热、生长势强、抗病、品质好、产量高的黄瓜品种。目前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中农16号、北京204、改良津春2号等。    一、整地施肥    播种前首先要进行清洁田园,清理残根败叶和杂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秋大棚黄瓜生长期比较短,所以要重施基肥,基肥以一特、环保有机肥为主,每亩·特有机肥不低于1500公斤,或优质环保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最好是沟施。沟施有机肥时每亩应增施硫酸钾(或
[摘 要]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森林公园的巨大功效谈起,阐述了大力发展森林公园工程对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要性,为我市城市林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和构想。  [关键词] 城市林业 森林公园 生态环境 面临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森林公园去旅游,森林旅游业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逐步成为林业产业中最
2011年,孙吴县从秋整地人手,有机结合农机跨区作业、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力推进以示范村为点、以公路沿线为带、以乡镇种植结构调整为面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县共完成秋整地125万亩,其中深松整地近63万亩。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专题推进。始终把秋整地工作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深松整地工作的深入开展。9月21日
吊瓜(本名瓜蒌)全育期为200天左右。雌雄异株,果实成熟时橙红色。由于瓜蒌种植少,常用量大,国家医药局把它列为今后五年内大力发展种植的重要项目。  一、基地:瓜蒌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旱,怕水涝。对土壤要求:选择半阴半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土壤。不宜全日晒,干旱低洼栽植,可利用可耕地、高山丘岭、坡地、屋前屋后、庭院边角空地、路边河边等。  二、整地:入冬前深翻土地,整细耙平,按行
在农田生产过程中,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杂草的防除技术。  一、杂草的预防  1.清选作物种子  混杂于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农田杂草的来源之一,野燕麦、菟丝子等就是通过其种子混杂于小麦、大豆与苜蓿的种子中在当地广为传播的,其它如狗尾草种子混杂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