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生殖健康课堂教育对大学生性态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广东药学院大学生在<性与生殖保健>授课前后性态度状况及变化.方法 运用性态度量表(SAQ)对学习该课程的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方向)2005级、赤岗及中山校区非临床医学专业的930名大学生,于授课前及授课后分别在课堂进行评定.结果 授课前大学生的SAQ为(10.78±2.65)分,授课后SAQ为(9.44±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大学生授课前SAQ评分均高于授课后(P<0.05).授课前临床医学专业SAQ为(9.70±2.50)分明显低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1.71±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临床医学专业SAQ得分为[(8.30±1.70)分],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SAQ得分为[(10.81±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学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授课前后比较,SAQ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性与生殖保健>课堂教育,大学生正确的性知识增加,对性的认识能力增长,性态度趋于成熟;在大学生中开展公开的性与生殖健康课堂教育非常必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抑郁模型的行为学及海马体积在MRI上的动态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30只SD大鼠根据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郁组,每组15只.运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及孤养模式建立抑郁模型,应激共8周.于建模开始前及每周末进行大鼠体质量测量、液体消耗及Morris水迷宫试验,并于实验开始前及每两周末在高场强MRI上测量每组大鼠各侧海马体积.结果 各项行为学指标表明建模成功并呈动态变化.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路径.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大连市中学生64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成就动机量表(AMS)、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C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及路径分析.结果 考试焦虑检出率为轻度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