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命体的存在和智力的健全是实现幸福的载体,它表现在人们能够完全自由地发挥自身拥有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价值需求是幸福的内动力,满足人类正当的追求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舍弃需求的幸福是缺少前提和没有意义的。“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满足需求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基本条件,而需求的满足只能依靠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劳动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存在方式,通过劳动实践又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使人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因此劳动实践成为了人类实现幸福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两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则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相统一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抛弃任何一方都将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恩格斯曾说过,“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对象”。物质生活是实现幸福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状况决定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层次;反过来,精神生活同时也影响着物质生活的品质。
  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强调:“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善”,“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看成是最高境界的幸福。所以,我们只有把两者真正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提升到为集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层面,才是最崇高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西方资本主义幸福观和中国传统幸福观之比较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幸福观是建立在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的主要是生物人、经济人。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现时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个人私欲的满足是衡量幸福快乐与否的尺度,恩格斯说:“享乐哲学是随同封建主义的崩溃以及封建地主贵族变成君主专制时期的贪图享乐和挥金如土的宫廷贵族而产生的。”功利主义幸福观的核心是趋利避害,功利主义幸福观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秩序。拜金主义幸福观认为金钱是实现物质和欲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追求金钱的数量是生活的全部目标。这一切在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导致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盛行,把满足人们无止境的贪欲作为一种向往和追求,把能够实现贪欲的人作为个人心中崇拜的楷模。这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牺牲和扭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中国传统的幸福观是建立在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重视社会人、道德人。主要有儒、释、道等各派,其中以儒家的思想影响更为深远。儒文化很注重“礼”、“节”;强调的是“忠”、“孝”,子要“孝”父,臣要“忠”君;提倡的是“仁”、“爱”,“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推己及人”。这些幸福的标准强调的都是德性的方面。中国传统的幸福观思想是及其丰富的,比如:“向用五福,威用六极”,“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福禄寿喜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有财富功名、男耕女织等等都是传统的中国人所认可的幸福人生和幸福生活的准则。中国传统的幸福观是建立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因此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丰富的、合理的幸福伦理思想至今是中国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吸取了西方资本主义幸福观和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合理成分,克服了其不足之处。它揭示了人之所以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从而指出了一条通往实现真正幸福方向的道路。我们要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用它来指导人们的各种实践,有助于人们克服千难万险,实现个人的幸福人生和全人类的共同幸福。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幸福观
  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有对共产主义实现原理的科学论证和描述,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中充分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达时共产主义就会实现,那时劳动将消亡,阶级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将形成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那时的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将会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和批判者。”这种终极的幸福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由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生活境界。
  现在,已经有了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萌芽和状态,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离共产主义确实还有距离,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间存在差距,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分歧,所以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是艰难而又曲折的。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前进,必将推动共产主义的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之上。由此看来,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创造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所以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心一意搞建设、专心致志谋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有很多波折、艰难险阻,甚至是暂时的倒退。我们要勇敢面对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毫不气馁,毫不动摇,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坚信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一定会到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以往的任何幸福观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对以往幸福观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总结以往幸福观的基础上,采用扬弃的方法,提取出其合理和精华的部分,剔除掉其不合理和糟粕的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幸福观,它源于传统幸福观,而高于一切幸福观。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投身于为全人类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有幸福感。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 经过端正执法指导思想、规范执法执勤活动的专题教育和实际锻炼, 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原因如下:  首先,少数领导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过分注重于考评的名次, 注重于个案的办理, 忽视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整体了解与全局把握, 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领导和关注。造
前不久,读到一篇好文章,反省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态,感受良多。“每年收益一次的是高管,每月都有收益的是员工,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卖菜的,干活就有收益的是零工。收益的大小与
ERP沙盘模拟教学就是通过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决策事件来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借助沙盘模具,直观地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过程,将“企业”搬进了
自1997年下半年冻结县改市以来,地方政府要求解冻的呼声时起时落,有的地方甚至准备了相关的上报材料,只待中央一声令下;而另一方面,反对县改市的呼声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分别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英语精读和听力课堂的提升等几方面探讨了其对于大学英语教与学的辅助作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性通用语言的价值已不言而喻。因此,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掌握好英语这一国际交际工具、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是许多语言研究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的问题。虽然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
守住底线是立身之本,是在践行企业文化中实现个人职业生涯梦想的基础守住思想底线,以实际行动感恩企业.一个企业经营者的成长,离不开领导的关心、企业培养、职工支持.日常生
期刊
近期,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关注很多.各种消息似乎正释放出资金抽离中国的事实.另外,很多外国企业不断撤离中国的消息也屡见报端.《经济学人》日前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超
作为一本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著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创造很多“奇迹”:从上世纪30年代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热捧,仅在1949年前就印行了32版;作为传播革命思想的读
当低压侧出线故障且开关拒动时,原方法由主变后备保护以两个时限分两步切除故障,按此方案改进后,可由分段保护以一个时限一次性切除故障,缩短了主变受短路冲击的时间。
自从实行矿井采掘头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的汇报处理制度以来,明确了高瓦斯矿井遇到特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因这些变化造成的瓦斯、顶板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