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应以学生为核心展开课程的安排,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提升《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仅2015年高职计划生人数就达3338950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47.7%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团体古典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高职学生多处在青年期性格热情奔放,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冲动和不理智,其次青年的情感持续时间长(相较儿童情感持续时间)往往会因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困扰自己,进而导致消极情绪影响自己的学业。而欣赏古典音乐不仅有利于审美层次的提高,同时还起到平复心情舒缓情绪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古典音乐对人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高职院校音乐素质的培养,但高等职业学校的古典音乐欣赏课程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首先高职院校对古典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不足和教师授课模式的单一化及评定标准的简单化。其次是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古典音乐缺乏热情,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往往感觉离自己太过遥远提不起兴趣,与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格格不入。面对如此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
一、动漫元素的导入方式
最初与学生们私下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聊动漫的人物或剧情,而这些动漫作品中的配乐中不乏古典音乐的踪影,如日本人气动漫《海贼王》中出现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动漫《胡桃夹子》中则大量选取了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经典音乐,近期国产动漫《十万个冷笑话》中也选取了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选段作为背景配乐,以管弦乐为主题的动漫《吹响!上低音号》则大量的引入古典音乐。这些动漫作品无疑给学生们一个便捷的方式聆听古典音乐,笔者发现用动漫元素引出古典音乐时总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同时课堂气氛也较之前轻松活跃的多。
二、电影元素的导入方式
观看电影早已成为高职学生喜爱的课外休闲方式,而电影中从不缺少古典音乐如西方经典黑帮电影《教父》和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引用了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所作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Intermezzo),前些年备受国内年轻人追捧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真正让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界限,成为流行音乐改编的经典素材,再到今年上映的电影《一步之遥》更是多出引用古典音乐,如大帅结婚唱的普契尼歌剧《茶花女》中的《祝酒歌》再到花域比赛选手唱的普契尼独幕剧《贾尼.斯基基》中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以至于电影临近结束时播放的是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可见电影引用的古典音乐是多么的丰富,在听古典音乐之前先给学生放一段他们收悉的电影片段,那古典音乐的引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流行音乐元素的导入方式
流行音乐以它通俗易懂的歌词,轻松活泼的曲调和易于口传的特点深受高职学生喜爱,而现在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也是当今的一种流行趋势,无论是近期大受欧美欢迎的美声绅士组合还是用流行化方式演奏古典的马克西姆都体现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借鉴的特点,而最主要的方式是古典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衔接和铺垫,如组合SHE的歌曲《不想长大》就是以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为旋律而创作的,而李克勤的《我不会唱歌》不仅旋律借鉴了李斯特的《钟》还请到了郎朗为此曲钢琴伴奏,如果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先播放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流行音乐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再追本溯源播放古典音乐那就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古典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们在以后听音乐时有了更广泛的选择。
四、游戏音乐的导入方式
更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游戏类型,如QQ炫舞、劲乐团到现在的节奏大师,无不以音乐为主要的卖点。此类游戏将音乐节奏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与玩家的手速和按键力相匹配在以达到休闲竞技的目的,而游戏中不仅有流行音乐还有不少古典音乐如《卡农》 《野蜂飞舞》 《月光曲》等,通过学生们喜爱的网络游戏来改变他们对古典音乐古板、沉闷的印象,让古典音乐真正的渗透的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才是老师的真正目的。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运用,可以拉近学生们与古典音乐的距离,以导入的古典音乐作品为节点既可以横向的选择古典音乐作品,深入了解某一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同时也可以纵向的聆听这一作曲家的作品,让学生们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探索作曲家的人生轨迹,这不仅满足学生们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全面的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生涯。
欣赏古典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更可以让他们开阔眼界,端正思想品德,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利于是美育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与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比教学的内容重要的多,而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切实需求来开展教学,只有深入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古典音乐欣赏课真正做到启蒙心智,教化心灵。
参考文献
[1]王敏靖,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黄京,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点[J],音乐艺术,2003.
[4]刘昱.古典音乐的流行化探索?——高职院校《音乐欣赏》[J],教学改革初探,音乐大观,2014.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仅2015年高职计划生人数就达3338950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47.7%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团体古典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高职学生多处在青年期性格热情奔放,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冲动和不理智,其次青年的情感持续时间长(相较儿童情感持续时间)往往会因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困扰自己,进而导致消极情绪影响自己的学业。而欣赏古典音乐不仅有利于审美层次的提高,同时还起到平复心情舒缓情绪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古典音乐对人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高职院校音乐素质的培养,但高等职业学校的古典音乐欣赏课程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首先高职院校对古典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不足和教师授课模式的单一化及评定标准的简单化。其次是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古典音乐缺乏热情,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往往感觉离自己太过遥远提不起兴趣,与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格格不入。面对如此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
一、动漫元素的导入方式
最初与学生们私下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聊动漫的人物或剧情,而这些动漫作品中的配乐中不乏古典音乐的踪影,如日本人气动漫《海贼王》中出现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动漫《胡桃夹子》中则大量选取了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经典音乐,近期国产动漫《十万个冷笑话》中也选取了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选段作为背景配乐,以管弦乐为主题的动漫《吹响!上低音号》则大量的引入古典音乐。这些动漫作品无疑给学生们一个便捷的方式聆听古典音乐,笔者发现用动漫元素引出古典音乐时总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同时课堂气氛也较之前轻松活跃的多。
二、电影元素的导入方式
观看电影早已成为高职学生喜爱的课外休闲方式,而电影中从不缺少古典音乐如西方经典黑帮电影《教父》和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引用了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所作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Intermezzo),前些年备受国内年轻人追捧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真正让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突破了古典主义的界限,成为流行音乐改编的经典素材,再到今年上映的电影《一步之遥》更是多出引用古典音乐,如大帅结婚唱的普契尼歌剧《茶花女》中的《祝酒歌》再到花域比赛选手唱的普契尼独幕剧《贾尼.斯基基》中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以至于电影临近结束时播放的是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可见电影引用的古典音乐是多么的丰富,在听古典音乐之前先给学生放一段他们收悉的电影片段,那古典音乐的引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流行音乐元素的导入方式
流行音乐以它通俗易懂的歌词,轻松活泼的曲调和易于口传的特点深受高职学生喜爱,而现在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也是当今的一种流行趋势,无论是近期大受欧美欢迎的美声绅士组合还是用流行化方式演奏古典的马克西姆都体现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借鉴的特点,而最主要的方式是古典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衔接和铺垫,如组合SHE的歌曲《不想长大》就是以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为旋律而创作的,而李克勤的《我不会唱歌》不仅旋律借鉴了李斯特的《钟》还请到了郎朗为此曲钢琴伴奏,如果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先播放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流行音乐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再追本溯源播放古典音乐那就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古典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们在以后听音乐时有了更广泛的选择。
四、游戏音乐的导入方式
更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游戏类型,如QQ炫舞、劲乐团到现在的节奏大师,无不以音乐为主要的卖点。此类游戏将音乐节奏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与玩家的手速和按键力相匹配在以达到休闲竞技的目的,而游戏中不仅有流行音乐还有不少古典音乐如《卡农》 《野蜂飞舞》 《月光曲》等,通过学生们喜爱的网络游戏来改变他们对古典音乐古板、沉闷的印象,让古典音乐真正的渗透的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才是老师的真正目的。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运用,可以拉近学生们与古典音乐的距离,以导入的古典音乐作品为节点既可以横向的选择古典音乐作品,深入了解某一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同时也可以纵向的聆听这一作曲家的作品,让学生们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探索作曲家的人生轨迹,这不仅满足学生们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全面的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生涯。
欣赏古典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更可以让他们开阔眼界,端正思想品德,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利于是美育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与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比教学的内容重要的多,而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切实需求来开展教学,只有深入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古典音乐欣赏课真正做到启蒙心智,教化心灵。
参考文献
[1]王敏靖,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2]黄京,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点[J],音乐艺术,2003.
[4]刘昱.古典音乐的流行化探索?——高职院校《音乐欣赏》[J],教学改革初探,音乐大观,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