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与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关键介体,也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有效治疗靶标。BTK抑制剂(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BTKI)在MCL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介绍了BTKI的作用机制。伊布替尼是第一代BTKI,临床疗效较好,但存在局限性,比如毒性和耐药问题。新型BTKI,如泽布替尼、阿卡替尼及奥布替尼,可以提高第一代BTK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篇
其他文献
间充质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stem cells,MSCs)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间质中的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细胞。MSCs的来源比较广泛,包括骨髓、脂肪组织、牙髓、脐带和胎盘、外周血、皮肤和滑膜液。国内外研究表明,MSCs在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巨大应用潜力。MSCs为医学界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引发了人们对MSCs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试验的研究热潮。然而,鉴于当前MSCs的一些局限性,真正安全地应用到自身免疫病的治
目的:研究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纳米抗体对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血管生成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直径为3 mm的浸有1 mol/L NaOH溶液圆形滤纸贴于大鼠眼角膜中央处30 s,制备大鼠碱烧伤血管生成模型)和治疗组(Treatment,术后7天至21天用3 mg/mL的抗FGF-2纳米抗体溶液滴眼,每日3次,每次10μL,共14天)。通过体视显微镜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大鼠角膜血管生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免疫
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牙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归肝、脾经,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之效,为临床常用药。现归纳其临床应用如下:  各种出血  仙鹤草味涩而性平,第一功效为收涩止血。  吐血、咯血、衄血 如《贵州民间方药集》以本品鲜者50克榨汁,加白糖50克,一次服用,治肺痨咯血。以本品与大枣共煎,加白蜜制膏,可治疗吐血、咯血、衄血。  便血血痢 《滇南本草》用仙鹤草治疗“日久赤白
期刊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一环,虽然已有大量药物安全性数据和临床应用数据,研究药物仍可能存在对健康受试者的伦理风险.本文归纳了健康受试者的定义,总结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