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方法下缺血性脑卒中关键基因与通路的筛选及中药预测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筛选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发病机制,进而预测治疗IS的潜在中药.基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的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集GSE22255,纳入对象为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0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者.基于R语言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应用DAVID工具和R语言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分析,将DEGs导入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MCODE插件对关键功能模块进行可视化.通过将关键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Coremine Medi-cal)相互映射,筛选治疗IS的中药,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与对照组相比,IS患者中筛选出14个DEGs,其中12个基因上调,2个基因下调.DEGs主要参与免疫反应、炎症过程、信号转导、细胞增殖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 DEGs 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 17(interleukin-17,IL-17)、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DEGs 编码蛋白互作网络的关键模块主要集中于TNF、JUN、早期应答基因3(recombinant immediate early response 3,IER3)、早期生长应答因子 1(recombinant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趋化因子配体 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趋化因子配体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XCL2)7个基因,参与神经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其中TNF和JUN作为该模块下的关键节点,可能成为IS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筛选得到治疗IS的潜在中药为丹参、西红花、黄芩、火麻仁.IS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和通路调控网络失衡可能是IS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IS的作用机制,寻找潜在药物靶标提供了研发方向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主方案、篮式设计、伞式设计、平台试验的基本定义、应用范围以及其优缺点,结合中医药特点、研究经验提出了中医药领域借鉴使用主方案设计、篮式设计、伞式设计进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具有抗肝癌活性的圆齿野鸦椿枝条Fr.6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konilignan(1),(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醇9-O-D-吡喃葡萄糖苷(2),illiciumlignan B(3),苏式-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4′-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4),赤式-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4′-羟丙基)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菘蓝植物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和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汇总,发现
夏枯草(PV)具有广泛的抗炎、抗氧化及保肝作用,现已被用于治疗各类肝脏性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功效.该研究旨在探讨PV对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临床常用的抗代谢药,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在治疗中出现的肝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因此,如何防治MTX的肝毒性成了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制订符合中药变更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药变更指导原则,是引导中药制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在深入研究、总结中药制
基于靶点占有率数学模型,评估菊花中潜在降尿酸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动力学过程.采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对照品指认方法和体外酶促动力学实验鉴定菊花中潜在降
目的探讨肝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就诊于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的13例肝细粒棘球蚴外科切除患者的病理标本,对其临床资料、B超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例肝细粒棘球蚴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5例;发病年龄11~53岁,平均年龄
纳米晶自稳定Pickering乳液(NSSPE)是一种仅以难溶性成分自身纳米晶为稳定剂的新型乳液.以川芎油为主要油相的NSSPE可显著促进葛根素(Pu)的口服吸收.该研究旨对其口服促吸收
为评价在中国医疗环境下评估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对冠心病患者的经济性.该研究从医保角度出发,基于麝香通心滴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