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彰显不同高校办学特色和师生精神风貌的典型标志,是师生员工凝心聚力的灵魂和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其一,大学文化的制度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制度化建设不系统、不完善,致使大学文化建设显得零散、重复、随意,其往往随着领导的更替及重视程度而变化,严重影响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二,互联网、微媒体、自媒体等新兴的大学文化建设载体,运用不充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大学文化建设忽略了网络网这一最富实效性的手段,降低了大学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其三,大学文化建设缺乏特色,校园建设、校园美化、校园景观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风格,致使教学楼、宿舍楼千楼一面,大门、道路、景观设计、绿化设计的局部性和随意性太浓。
  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促进大学文化的制度化建设,建设和谐、统一、规范的大学文化制度,保持大学文化建设的一致性、长期性和完整性。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要做到“全、细、严”。“全”,即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细”,即各项规章制度条理清、内容细、流程化、可操作;“严”,即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只要制度有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奖惩分明。制度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对学校已有规章制度要定期检查梳理,对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变化需求的制度要坚决废止,并不断推陈出新,使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实际。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高校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一样重视大学文化建设,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计划、落实、检查、督导、考核、表彰,形成师生员工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制订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时,要做好专题调研,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处处体现出师生的共同心声和愿望。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规划千万不能因学校领导的变迁、领导重视程度高低而随意改变或停滞不前,忽略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微媒体、自媒体等新兴的大学文化建设载体,最大限度地贴近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效。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发展对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乃至人际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对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新媒体文化传播、接受、复制甚至创新与创造的主力军。只有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给互联网、微媒体、自媒体等新兴的大学文化建设新载体以准确地定位,才能让新媒体成为大学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有力载体。同时,要不断加强大学校园网的建设。大学是社会智力、知识、学术与技术的集中地与制高点,但目前许多大学网站的软硬件,都远远落后于社会上的各类网站,没有充分起到校园网应起到的文化功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各个高校的发展现状与办学特色现实,做好学校校园网主页和各学院、各部门、各专题网站的功能定位,挖掘校园网站的潜力,努力建设一批集思想、知识、趣味、服务“四位一体”的主题网页,以吸引师生的关注与关心。此外,要高度重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自媒体建设工作,鼓励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与专业特长,参与微媒体、自媒体建设。微媒体发展要做好“大”和“近”两篇文章。“大”就是眼界大、情怀大、有大学特色,微媒体建设要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方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大学厚重的人文积淀优势与大学特色,把师生员工的力量凝聚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上来。“近”就是着眼点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贴近学校工作,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心灵,充分利用利用微媒体讲好身边故事,抒发师生情怀。
  三是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注重突出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与历史渊源,以办学历史与现实特色提升大学文化品位,丰富大学文化内涵,熏陶师生道德情操,塑造学校文化品牌。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许多高校的文化建设,历史挖掘不充分,办学特色与个性特征凝练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向高层次迈进的瓶颈。以学校景观文化建设为例,许多高校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的主体建筑或雕塑缺失,校园的规划建筑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千篇一律。不但没有彰显个性和特色,甚至看不出是一所大学,实在令人扼腕。学校景观文化建设要做到校园内楼宇、道路、园林、休读景点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谐统一,要做到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情结,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一所大学,应努力让每一座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景致、每一棵树木都承载历史并蕴含文化,不但要注重整体的规划与布局,更要注重细节的安排与衬托。目前,许多大学在教学区、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的一些走廊里悬挂上了名人头像、格言名言,但是如何选择、如何设计制作、如何显示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文化特色,还需要统筹思考。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是最美、最有意境的一门学科,但是,要想学好这门学科,情境教学是首选方法。所谓的情境,也就是“情”与“境”的结合,换句话说就是感情与环境相结合。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教师带给他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沉闷和枯燥的,他们有权利享受开放的课堂、充满活力和对话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的好奇心。而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语文课,给学生创设适当的语文情境和
一、管理的沿革和发展(一)以往所谓的管理1.以往所谓的管理就是说所从事的管理人及管理活动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管理也就成为专门赋予资源的生产力的一种社会机制,它的职责就
一、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企业制度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施工企业实行规范的子公司制改革。第一,从企业的功能定位出发,确定制度创新的具体
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我国企业必须改变或者放弃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并且不断进行管理刨新。只有这样,才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企
本文对现在通行的辞书排序、检字法,即部首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和音序检字法,进行了品评,分析了各自的优劣。
学校教育是收获人生幸福的最优途径,因此,对人生幸福的收获程度和感知程度,是衡量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愉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在幸福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追求过程和结果的高度融合,为了达到这个状态,笔者所在学校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乐教、善教  在幸福教育体系之中
山不在高,五泉驰名;水不在深,日月取影。千载香火.三教景行;古木参天,四季分明。去病早逝,勇冠群英;太公晚遇,文治武兴。尔忻虽远,联妙诗精;龙渊不才,但赋其情:吾爱五泉山也,颇爱其泉。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