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飘来一朵“云”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设计师Jarvie从洁白的云朵中汲取灵感,设计出Undulus云朵模块拼接灯,乳白色云朵造型的灯管可以凭个人喜好任意组合,趣味盎然,使用LED技术更是节能环保。
  www.jarviedigital.com
其他文献
“如果能从我的作品里感受到平日生活中不经意的光与影,感受到拂面而过的清风,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是来自于手艺人的心意。  “从冰淇淋杯开始的缘分”  今井美智与玻璃器皿的缘分,是从她在京都的东寺和北野天满宫古董市场闲逛时开始的。“明治至大正初期的玻璃冰淇淋杯吸引了我,我想亲手做一个那样的冰淇淋杯来吃冰淇淋。”透明的玻璃器皿竟有着温暖的感觉,她被这种微妙的感受深深吸引。当时今井仍在大学修读社会学科,但
“民以食为天”是华夏祖先对饮食文化进行不断艺术加工和创作的出发点。如今,基于人们对美好品质生活的追求,设计师与艺术家们不仅在菜系和摆盘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同时也在食器上进行改良与创作,将食器作为媒介,链接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媒介”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由此看来,人们生存必需的食物理所当然应藉由食器呈递在人们面前。  “大道造物”的每一件器物,既是一个整体,也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这段“买椟还珠”的故事广为人知。在口口相传中,买了盒子的郑人常被人嘲笑“有眼无珠、取舍不当”。  然而细细思之,“买椟还珠”的郑人果真取舍不当吗?“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的盒子的价值果真不如盒中明珠吗?  作为最为常见的日
日本京都府西部的嵯峨野是个难得的雅致清静之地。日本国宝级染织大师志村福见的工作室就位于这里。由于工作室紧邻寺院,从工作室内抬头便可从树木、枝叶间看到天空中的蓝天白云。  在这里,志村福见从植物中提取各色颜料,晕染出各色纺织线。她曾写过一句话:“截至目前,我已经从事染织 20多年了,一直从各种植物的花、果实、叶、枝干和根中提取染料。某一天,我突然感悟到,从植物中提取的染料染织出的颜色,不再是单纯的颜
越是自然,越是难得。春友与雪娇用自然的材料制作出动人的产品。  今年1月25日,自然家Nature bamboo深圳艺展中心旗舰店开幕。天气出奇的好,暖洋洋的日光从窗外照进来,给各个角落温柔地覆上一层轻薄的膜,使敦实厚重的家具也有了通透的质感。四下静逸,只有竹木的清冽味道,缓缓散发。  品牌主创易春友和谭雪娇用投影的方式,介绍竹丝工艺、瓷胎竹编、笻(qióng)竹手杖以及自然家其他系列产品,分享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提到江南,脑子里自然而然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山水画卷,远山如黛,绿柳轻抚,碧湖静幽幽。江南仿佛有种天生的魔力,让置身其间的人不由自主地慢下来,静下来。出生在山东青岛的黄少敏与陈铎,时尚大方,很难想象“素舍”这套充满浓郁江南味道的作品,出自他们之手。  黄少敏与陈铎,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又赴英国深造工业产品设计
书,是集合、延展,并赋予思想躯体之物。书籍装帧,能用到广泛的技术、材料,让人毫不费力地游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  张充和曾多次表示,1999年在美国印的诗词集《桃花鱼》是自己最满意的一本书。书里18首诗词都由其亲自挑选,所以也可看作是她的诗词自选集。  这本书的设计和制作由美国画家、书籍装帧艺术家Ian Boyden亲自操刀。薄英,是他的中文名。《桃花鱼》在薄英手里被精心打造成一件质朴淳厚的艺术品,
曾有一个观点:因为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洲手工艺被冲击得体无完肤。现在屹立世界的,是靠工业设计与机械制作支撑的荣誉,它属于技术,而非艺术。  巧合的是,在法语里,手艺人的单词是Artisan,前半部分即是“艺术(Art)”。  作为高级时装的诞生地,手工艺术在法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服饰之外的手艺,经过历史的沉淀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独特的生存与发展思路。  从工艺学校的人才培养到工艺师、艺术大师
2020年3月,陈博文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本应举行的毕业典礼因疫情没有举行。而且本来定下陈博文为主角的纪录片,也因疫情无法拍摄——2020年,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启动了“世久精工”非遗保护与发展计划,陈博文为该计划落地的第一位手工艺人。  陈博文是一名“90后”,作为中国人却因留日学习漆艺的经历,成为日本百年漆行——播与漆行的第7代传人。  在姥姥的引导下,理科生陈博文对艺术的兴
在阳光好的日子,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坐下来听个曲,喝壶茶,在忙忙碌碌的8小时时间里,这或许只能是理想。而对频繁出差的爱茶人来说,能随手喝到一杯好茶的愿望更是很难实现。孙琴琴,作为曾经的媒体人,爱茶也爱喝茶,她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能很随意、方便地喝到一杯好茶呢?  做足表面功夫  2012年,一直是媒体工作人员的孙琴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味觉传达”,为精品美食美酒客户做品牌宣传,也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