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数字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实施情况,论文对20所试点学校开展调研。调研发现,学校均配有创客教师,但专任创客教师极其匮乏;物理创客空间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线空间缺乏,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创客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创客教材质量亟须提升,创客活动需要优化;创客教育布局较早,但创客教育质量整体偏低。为促进河南省创客教育快速发展,需强化创客师资建设,兼顾物理空间与在线空间,调整资金配置,注重优质教材建设,打造一体化竞赛活动。
  关键词:创客教育;中小学;河南省;试点学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1-0068-05
  五年来,围绕创客教育,学者们已开展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如祝智庭从广义与狭义两个维度研判创客教育,认为广义的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狭义的创客教育则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杨现民也赞成“模式论”,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2]傅骞等从课程论的视角对创客教育做了界定,认为创客教育是指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等问题而将创客理念引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实施一系列关于创新动手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3]
  2017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启动“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百所示范校”(以下简称“百所示范校”)创建工作。众所周知,创客教育需要从理念、经费、师资、课程等多方面系统发力。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开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突破?为此,笔者开展了本项研究,试图通过对试点学校的调研与分析,剖析河南省中小学校实施创客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河南省创客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调查设计
  (一)问卷编制
  问卷为自编问卷,共28道题,题型分单选和多选两种。调查内容包括6个方面:1.创客师资。其内容包括各学校参与创客的教师数量、教龄、教师的学科背景、从事创客教育的时间及选择创客教育的动机。2.创客空间。其内容包括各学校创客空间的创办时间、设备、容量以及是否有相应的线上交流平台。3.创客课程。其内容包括学校设置的课程种类、是否有对应的课程教材及评价方式。4.创客活动。其内容包括创客活动实施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创客比赛等。5.态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创客教育实施情况的态度。6.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师资、技术、资源、设备、政策方面分析探索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笔者从“百所示范校”中抽取20所中小学进行调研。其中小学4所、初中6所、高中10所;调研学校在地域上分布广泛,分别有郑州、开封、平顶山、洛阳等多个城市;在办学实力上既包括省级示范学校,也包括市级示范学校和一般学校。因此所选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为避免漏答现象,将所有题设为必答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创客教育刚刚起步,创客教师数量有限,本次调查最终共收回39份有效问卷。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创客教育实施情况,笔者随机抽取了3所学校的3名创客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訪谈结论作为调研数据的有益补充。
  二、研究结论
  (一)各调研学校均配有创客教师,但专任创客教师极其匮乏,专业素质较低,创客师资培训效果差
  创客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创客教师数量,调查发现,数量在6人以上的学校占比为51.3%,5—6人的占比为12.8%,3—4人的占比为20.5%,2人及以下的占比为15.4%。仅从数据上来看,各学校的创客师资似乎已经配齐、配足,然而,从专兼职情况来看,90%以上的创客师资为兼职教师,他们在指导创客活动的同时还在教授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课程,专职创客教师严重匮乏。而现有专职创客教师,往往不是学校在编教师,而是由创客设备供应商的工作人员担任。因创客活动具有跨学科属性,创客教师的多学科背景成为一种追求,但在创客教师结构中,若兼职教师过多,专职教师过少或没有,势必会影响创客教育的持续发展。
  对于选择从事创客教育的原因(多选),53.8%的教师选择“兴趣驱使”,66.7%的教师选择“服从学校教学工作安排”,25.6%的教师选择“看好创客前景”。不难看出,教师从事创客教育的内在动机并不算强烈,仅一半的教师对创客教育感兴趣。
  对于创客教师的专业素养,调查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师学历水平尚可,其中76.92%的为本科学历,23.08%的为硕士学历;74.36%是师范专业,25.64%属于非师范专业。对于创客教师的学科背景,调查发现:教育技术专业占比为33.4%,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占比为15.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占比为12.8%,物理、数学等理科专业占比为17.9%,其他专业占比为20.5%。可见,创客教师多为技术类教师。究其原因,技术类教师能够更好地在信息技术、开源硬件、计算机编程等方面提供技术层面的帮助。调查发现,30.8%的创客教师在创客思维方面有所欠缺,56.4%的教师对新技术不了解或了解过少,61.5%的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46.2%的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不难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师在学历层次上达标,但在专业素养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种差距也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创客教师原有知识基础无法完全胜任创客教学活动;其二,创客教师缺乏系统、深入、有效的专业化培训。
  (二)物理创客空间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线创客空间缺乏,空间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
  将创客空间分为物理创客空间和在线创客空间。物理创客空间是指专门为创客提供各种技术工具手段和丰富信息资料及研发场地的物理平台;在线创客空间则是指专门为创客提供展示作品、交流思想体会、分享创造成果的在线社交空间。[4]调查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在物理创客空间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线创客空间方面相对落后,空间资源利用率也非常有必要提高。在物理创客空间场地方面,调研学校中有94.87%的学校有专门的场地,仅5.13%的学校在开展活动时需要借用教室;对于在线创客空间,仅53.85%的学校创建有在线创客空间,将近一半的学校尚未建设。在物理创客空间资源建设方面,多数学校配备了3D打印机、传感器、物理结构器材、通信类元件等资源,还有一些学校配备有激光雕刻机、电机和舵机、单片机、焊台等设备。与创客空间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客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调查发现,在物理创客空间中,不少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尤其是那些笨重甚或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甚至买来后从来没用过;另外,部分设备的重复购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已建成的在线创客空间,主要为教师提供资料下载、在线交流,但却缺乏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造成果、寻找相关资源等功能,在线创客空间利用率也需要提升。   (三)创客课程设置与开设方式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创客教材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创客活动设计需要不断优化
  在创客课程开设方面,河南省中小学主要开设五类创客课程:信息技术类、机器人、创意制作、科技活动、“三模一电”。课程开展形式包括3D打印与美术课相结合,开源电子与物理课结合,机器人、编程等与信息技术课融合。不难看出,河南省中小学创客课程开设较为合理,基本涵盖创客教育的现有形式,而其开课形式亦较好体现了创客教育的跨学科性、融合性。
  在创客教材使用方面,调研发现:51.2%的学校使用自编的创客教材,10.3%的学校使用国家或地方统一要求的教材,38.5%的学校没有创客教材。在“创客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题项中,51.3%的教师选择了“创客教育课程及体系不完整”;在“创客空间需要完善”的题项中,90.9%的教师选择了“课程资源需要完善”。众所周知,教材是向学生集中、系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文本材料。创客教材虽然不是影响创客教育效果的全部因素,但无疑是核心要素之一。缺乏高质量的创客教材建设及评估标准,势必会影响创客活动实施效果,因此,教材制定是推动创客教育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在创客活动设计方面,调查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为社团活动、选修课,辅以项目合作、定期讲座及其他形式,其中采取项目合作方式实施创客活动的仅占28.2%。从参与创客教育的人数来看,全校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学校占比为56.4%,甚至有12.9%的学校参加创客活动的人数少于20人,不难发现当前的创客教育的覆盖面窄,缺乏规模效应。从创客活动次数来看,约有38.5%的学校一学期实施创客活动的次数少于10次,甚至有25.6%的学校实施创客活动的次数少于5次,竟然还有7.7%的学校一学期仅开展了1次创客活动。不难发现,社团化的组织形式、较低的创客活动频次、额定的参与人数(对创客社团或创客活动限定参与名额),使得创客教育的覆盖面和受众率并不算高,被其他区域广泛采用的项目化活动尚未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大多数学习者被排除在“创客活动”之外。
  (四)创客教育布局较早,但创客教育质量整体偏低
  在本次调研中,创客空间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学校达到84.6%,超过3年的学校达到56.4%;从事创客教育时间在1年以上的老师达71.8%,从事创客教育3—5年的占28.2%,5年以上的占10.3%。这说明在教育行政部门下发文件之前,很多学校已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及早谋划布局。
  对于创客教育质量问题,前文提到的“创客活动实施次数、创客活动参与人数”已凭过程性数据加以印证。另外,创客竞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客人才培养质量,在本次调研的20所学校中,有1所学校在全国创客赛事上获得一等奖,有8所学校获得过河南省创客赛事的奖项,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未获得过省级以上奖项。入选“百所示范校”的学校竞赛成绩尚且如此,未入选的学校创客竞赛成绩更难有保证。而对于创客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仅2.5%的教师认为“非常好”,33.33%的教师选择“比较好”,53.8%的教师选择“一般”,更有10.26%的教师选择了“不好”和“非常不好”。调研还发现,教师对于当前创客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满意度不高,而制约创客教育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教师因素和课程因素。
  三、河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提升策略
  (一)强化创客师资建设,多渠道补给师资,有效实施师资培训
  实施创客教育,教师是关键,高水平的创客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升创客教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为解决创客师资问题,学者们曾提到不少建议,如傅骞[5]提出“创客种子教师孵化培育和创客导师培育”两种形式,易立铁[6]提出“普及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对此,笔者认为,可通过“借用—共享—跟岗”的方式一体化补给师资。所谓“借用”是指聘请一批社会创客空间或知名创客企业的精英创客担任校外導师;所谓“共享”是指被“借用”过来的工作人员可同时担任好几所学校的创客教师;所谓“跟岗”是指创客学校在“借用”或“共享”企业创客师资的同时,委派一名或多名教师跟岗学习,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校本创客师资,另一方面可规避因企业创客教师离职、跳槽或校企双方合同到期而影响创客教育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培训是提升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与传统学科教师相比,因创客领域知识的新颖度、创客教师的学缘结构等原因,创客教师更需要开展系统、深入的职后培训。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团队认为,学校首先需做好需求分析,切实了解创客教师的真实需求,按需设培,按需实培,精准培训,高效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可以突破专家教授为主的培训模式,采取结对培训、项目驱动、跟踪指导等措施,真正提高创客师资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二)兼顾物理创客空间与在线创客空间建设,一体两翼,共助创客教育发展
  对于创客而言,展示、分享与交流既可拓宽视野、维持兴趣、活跃思维、强化动机、激发创新,更可帮助创客超越个体与区域范畴,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与价值实现,推动创客个体或团体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而在线创客空间无疑是支撑创客交流分享的便捷平台。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重物理创客空间建设,轻在线空间建设,影响到创客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效果。事实上,中小学在从顶层规划本校创客教育时,应兼顾物理空间和在线空间,不仅要科学合理设置在线创客空间功能模块,更要通过优化线上活动设计,汇聚创客群体,促进跨校、跨区域的交流分享,打造虚拟创客共同体,发挥在线空间的功能优势,为创客教育腾飞插上“另一支翅膀”。
  (三)调整资金配置,坚持需求导向,软硬兼顾,形成教材建设联动共同体,推动区域教材建设
  研究发现,河南省中小学在购买创客设备时存在一定的误区,如盲目购买、重复购买等,此类现象一方面导致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因此,在创客空间建设过程中,需遵循经济、适用、实用的原则,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创客空间的发展定位、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创客项目刚需等核心因素,切忌盲目购买一些高大上的、与学生年龄特征不相符、与学校创客定位不契合的设施。   另外,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创客教材也成为影响创客教育实施效果的核心要素。为此,各学校在大力购买设备、积极创建物理空间的同时,更应注重教材等软件建设。对于教材建设,除去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大力支持校本教材外,联动区域内创客教育教师,形成教材研制共同体,共同编制区域优秀教材不失为行之有效的第三条途径。
  (四)策划一体化竞赛活动,积极宣传,扩大创客教育的受众面,推动创客教育整体发展
  囿于创新精神的不易检测、短时难以奏效等原因,创客竞赛成绩无疑成为评价创客教育实施效果的易测性指标。尽管自2018年以来,发达地区的创客教师逐渐确立创客教育的课程地位而慢慢淡化竞赛成绩[7],但对于创客教育刚刚起步、相对落后的河南而言,“创客竞赛期”是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为了加大师生乃至家长对创客教育的支持力度,需要打造一体化竞赛活动。具体而言,省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科协、电教馆等相关部门,共同策划创客竞赛活动,并积极与国内、国际相关赛事对接,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对于中小学校,则应瞄准赛事,积极组织安排,做好宣传,以竞赛促发展,鼓励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进来,扩大创客学生规模,拓宽创客教育的覆盖面,让更多学生的创意之花有机会绽放。有为才有位,唯有上下联动,用优异的创客竞赛成绩和活动成果尽快确立创客教育的课程地位,进而推动创客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3]傅騫,王辞晓.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37-41.
  [4]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4):12-24.
  [5]傅骞,郑娅峰. 创客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8,(5):61-68.
  [6]易立铁.区域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7)):39-42.
  [7]谢作如.创客教育这七年[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7):74-76.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ke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A Survey Based on 20 Pilot Schools
  HAO Zhaojie,ZHANG Fucang,WANG Yang,LIU Leqi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China 475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20 pilot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findings show that firstly every school has maker education teachers,but there is a great shortage of full-time maker education teachers.Secondly,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garding on-site maker education space,but online maker education space is scarce and the overall use of resources is limited.Thirdly,maker education courses have certain scientific nature,bu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maker education is urgently to be improved and the maker activities need to be optimized.Fourthly,maker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relatively early bu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aker education is low.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k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ker teachers,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on-site space and online space,adjust the allocation of funds,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and set up integrated maker competi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maker education;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Henan Province;pilot schools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对过去30年在线学习研究的研究进展。研究如何设计在线教学是将学习科学应用于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线教学设计研究有助于发展学习科学(如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以及学习的元认知、动机和情感的综合),教学科学(如有研究证据的教学设计原理不断发展)和评估科学(如多侧面的迁移测试,同时辅以保持测试和自我调查报告,学习过程中的日志文件数据,以及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认知神经科学测量等)
期刊
摘 要:当今,教师培训进入了“互联网+”、大数据变革的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为高速发展的经济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变得尤其重要。2017—2018年,郑州师范学院小学科学国培项目利用在线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和“讲授+互动”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培训模式有机整合,并且在组织形式、内容和活动设计上遵循教师行动学习特征和学习活动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
期刊
摘 要:为清晰地了解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相关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国内外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研究目的方面差异性较小。文章在对目前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内容分析
期刊
摘 要:借助移动互联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式移动学习终端和二维码技术,教师利用二维码能够在课前将微课等资源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高效自主地学习,还能随时掌握课前检测数据的汇总结果,增强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本文以《爱莲说》一课为例,介绍了二维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二维码的教学功能,并对基础教育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二维码;文言文;《爱莲说》;移动互联;智能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江阴市要塞中学课题研究成果,对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结合STEAM教育特点阐述了创客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模式,着重分析了创客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应用,希望对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开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STEAM教育;创客教育;活动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0)01-0076-04  江阴市要塞中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智慧校园主题研究文献综述,得出基于高频关键词的智慧校园主题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进而分析得出智慧校园主要研究领域、技术运用热点、主力研究机构、智慧校园建设较成熟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并从智慧校园体系架构研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应用服务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高校智慧校园研究概述。文章通过对高校数据共享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高校大数据治理,以“智慧新医”为例,提出
期刊
专家导读:犹如文化可以由无数个故事来定义,教育也可以由无数个文化行为编织的故事来承载。“新东方1001夜”传统文化故事教育是“爱满天下”的教育,从课程设计出发释放儿童的天性。以儿童的未来发展为核心,让孩子在故事中接受根的滋养,这在普陀小学传统文化故事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播撒阳光的“和美”教育,支撑生命的11种品质培养,追寻儿童立场的教育主题活动,这显然是基于儿童的智慧之举。当教育顺应了生命自然
期刊
摘 要:各种各样的学习如何在人的大脑和身体中发生,这是学习理论的基本问题。它主要发展于“学习心理学”这一门学科,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心理学学科以及社会学、教育學和生物学(包括现代大脑研究)等毗邻学科的有益补充。通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作者阐述了学习理论的历史。同时,在对其进行认识和解释的基础上,作者逐渐形成了对人类学习的广泛理解。  关键词:学习理论;人类学习;学习理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
期刊
编者按: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中小学教师教研正在开展持续深入的创新探索。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读“互联网+教研”形态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错位发展的现象,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理论新框架?如何理解“互联网+教研”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创新模式、机制与方法?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观点。  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期刊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线下以及翻转课堂、微课、移动学习等教学理论与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研究的熱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门课程展开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构建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分析混合式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