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时期,作为班主任,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自己边摸索边总结,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教育法、 心理咨询法、情绪宣泄法、幽默法、艺术法等有效手段,对学生的群体及个体进行心理疏导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如今学生的思想教育难做,难在把握不住学生的思想变化,学生信息灵,反应快,胆子大,再加上有一些家长的袒护,常常超水平发挥,创造出许多令教师都瞠目结舌之事。有的学生在背后指责某些老师为“286”(落后该淘汰之意),“蛋白质”(白痴+神经质),48(事妈)等等,这些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告知我们新的时代孩子们就会产生新的思潮,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准备,各方面知识都要有所储备。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就应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 去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去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去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我们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本文就自己作为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所做的一些尝试做以总结。
一、绝活失灵
以往的优秀小学教师都有一手“绝活儿”,即能通过无微不至地关怀,察言观色,破译学生的神情、语言、手式,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从而采取有效的思想教育。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可如今,即使掌握了这手绝活,往往也时常失灵。
二、新招小试
参加了心理辅导班,读了一些书,确实让自己打开了思路,新的课程理念更像春风滋润着心田,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人文化,更人性化,更受学生欢迎,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连串的问题,成了我思考的切入点。边实践,边学习,摸索着前进,居然也创造出一些颇具实效的招术。
1.问卷调查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了需求才能送上对方所需”,这些经典的提示语给了我许多启发,我设计了一张小小的调查问卷——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发给同学们填写。通过活动,我总结出12条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的必备条件:(1)尊重学生,多些赞许、少些批评,多对学生寄予厚望。(2)面带微笑、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有幽默感。(3)衣着整洁稍讲时尚、谈吐大方,上课有情趣。(4)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不占课,不拖堂。(5)作业量适当,题型富有创意,减轻学生负担。(6)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7)语言规范,切忌用语言惩罚学生。(8)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容易接近。(9)对工作负责、做事踏实、讲信用、实事求是,说到做到。(10)知识渊博,多才多艺。(11)有组织能力,常搞贴近童心的活动、游戏。(12)不拿“请家长”、“抄x遍”、“调坐后面(前面)去”来吓唬学生,不要让学生有过多精神负担。
做完统计,我反将一军,又发一张调查表——“你心目中的好同学”,请同学填写。统计中发现:在“你最看重同学哪一方面”这一问题上,60.91%的同学选择了人品方面,而39.09%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态度。看来,学生的评价也是存在片面性的。在讨论中,我们发现给“好学生”做以界定,真的充满困难,因为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社会阶段的衡量标准不同,对其内涵的认识理解也不同。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好学生;能文能武是好学生;“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是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好学生;考试状元是好学生……
后来,我们引用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达成一致:“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那么可以说,一个和谐的人就是一个好学生。
所谓和谐的人,我们认为即是具备敢于面对矛盾、处理矛盾的能力和心理的人,就是能够与现实社会、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并受欢迎的人。和谐的人功课不一定优秀,但他对学习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的人体育不一定全优,但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应机敏;和谐的人不一定没有困难,但他勇于面对,态度乐观;和谐的人智商不一定很高,但他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求;和谐的人职位高低不重要,但他工作并快乐着;和谐的人可能无才,但他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个受欢迎的人;和谐的人不一定没有悲苦,但他有健康的心理,会自我调节;和谐的人乐于融入集体,善待他人……
2.比较教育法
在师大上本科时,学到《比较文学通论》,深感这门学问作用之大。在文学中可以比较,在教育中亦能比较呀。其实,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广泛运用此方法并多次召开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来充分掌握本国教育的特性和问题,借鉴别国先进方法经验发展本国教育。
看到学生从心理鄙视劳动,做卫生都懒懒洋洋。我便试着在自己兼任的《品德与社会》及《劳动课》上开始运用此法。以前在讲“热爱劳动”谈到不怕脏,不怕累这一主题时,我总爱讲劳模时传祥掏大粪的故事,学生要么嗤嗤笑,要么不爱听偷着写作业。这次我把他们带到多媒体教室,就专门来看看外国人是怎样研究厕所打扫问题。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把我们引入外国人对“厕所文化”的关注,镜头定格在“学校的厕所谁来打扫”几个大字上,接下来的照片清晰显示美国由公务员打扫,前苏联则是公务员和学生兼而有之,日本则是一律由学生打扫。日本认为,让学生打扫厕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为了培养劳动能力,日本还专门组织中学生进行荒岛一周生存训练。另外,美国、德国等开设了烹调、缝纫、汽车驾驶、园艺、钳工、车工、电工等多门劳动实践课程,前苏联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世界发达国家均开设劳动技能课,而我们国家目前还不能做到每所学校都能这样,而且学校的厕所也都由工友来打扫了。听到这些,学生真有些坐不住了,尤其听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日本人借用中国名言为其广告服务时,学生的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你不学习,别人学,而且超过你,用你的劳动成果为他的劳动产品服务;你不竞争,别人竞争,而且称霸于世。我想当今中国青少年没有比看到自己的祖国至今仍然落后,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盗用更为痛心疾首。比较教育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增强了要长本领将来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在比较方法的运用中,利用班集体这个场产生的场效应,能促进学生的認同感产生;再通过反复的实践强化,行为积淀慢慢会趋于稳定,学生的良好品性也会逐渐形成。在中小学阶段,能够为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应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主要是指用商议询问解答等方式由教师来解决学生心理的障碍、难言之隐、私人思想等问题。
为方便同学们把自己心里的话及时倾吐,班里门上挂了一只“开心信箱”,每日一开锁,每信必复。一次,一个孩子只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活着有什么意思?”从笔迹上,我认出,这是成绩不错,写一手漂亮字,性格有些内向的张××。孩子们已经放学,我找到她家的地址,决定去家访。找了好久,才来到这小小的里弄,敲开门,屋子很小,但东西摆放整齐。妈妈坐在孩子身边正辅导功课。从谈话中得知,妈妈已下岗,爸爸的工资也不高,但他们省吃俭用供孩子学习,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只准成功,不许失败;不让看电视,不让下楼玩。看来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负担的孩子。借她妈妈送我的机会,我给她看了孩子的纸条,帮她分析了孩子情绪低沉的原因,建议她自己先调整心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生活不富裕,并不代表生活中就没有了快乐元素,希望她能尽量带给孩子一些轻松。再后来,我和数学老师纷纷找出一些自己孩子小点的衣服,拿给她穿,可都被她母亲给退回来了,面对这样自尊心过强的家长,我们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上。她不善言语,可以说有些木讷,但学校升旗仪式我们还是选她代表我们班去发言,我陪她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自如地能够脱稿才停止。面对全校同学,她有点胆怯,我轻拍她的肩膀给她鼓劲,最终,孩子胜利地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同学们的掌声是送给她的最好礼物。这些正面信息的强化让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
4.情绪宣泄法、幽默法、艺术法
高年级同学考试频率增多,学习压力相应增大,同学之间的纠纷也多于低年级,“受了委屈去哪发泄?”“发生了纠纷哪里解决?”为了满足同学们发泄不满情绪的需求,我找来一个大盆,里面装了半盆沙子,还放了一个沙盘。谁心里有火儿就去玩沙盘、攥沙子、装沙袋、摆动沙漏划曲线,孩子们对沙子情有独衷,一玩起来什么就都忘了。旁边的一张桌子上还放了一大块橡皮泥,烦了你就去揉泥巴,扎洞洞,捏泥塑。后来又建议学校买来一块哈哈镜摆在楼道里,看看镜中变了形的自己,同学们总是笑得前仰后合,烦恼也随之抛到九霄云外了。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学校里发生的破坏公物事件,同学之间争吵打闹等事件就较少发生。
幽默法是使人感到有趣和发笑的充满机智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幽默是松弛神经的良方,它可以治疗日常挫折所带来的郁闷,可调节与周围人的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利用幽默思考问题会觉得思维趋于趣味化,从而轻松地面对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据介绍,许多国家都利用青少年集会时演奏国歌。经常演奏和让学生演唱国歌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天我们在大课间时,学校都会放一段欢快的儿童歌曲,同学们在乐曲声中快乐地活动,都觉得很开心。中午时间,红领巾广播站便应同学点歌要求,播放歌曲,我兼管学校这项工作,电脑里下载了很多歌曲,连到扩音器里便能播放,随点随放,边吃饭边听歌,应该算得上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当代教育学对班主任这一专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想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准,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永葆一颗年轻的心态,永葆一颗热爱这一职业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会驱使大家去研究去思考,去面对独生子女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令人棘手的难题。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中国教育学理论,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方法论,从而有实效地促进现代青少年思想教育水平,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学生的思想教育难做,难在把握不住学生的思想变化,学生信息灵,反应快,胆子大,再加上有一些家长的袒护,常常超水平发挥,创造出许多令教师都瞠目结舌之事。有的学生在背后指责某些老师为“286”(落后该淘汰之意),“蛋白质”(白痴+神经质),48(事妈)等等,这些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告知我们新的时代孩子们就会产生新的思潮,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准备,各方面知识都要有所储备。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就应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 去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去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去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我们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本文就自己作为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所做的一些尝试做以总结。
一、绝活失灵
以往的优秀小学教师都有一手“绝活儿”,即能通过无微不至地关怀,察言观色,破译学生的神情、语言、手式,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从而采取有效的思想教育。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可如今,即使掌握了这手绝活,往往也时常失灵。
二、新招小试
参加了心理辅导班,读了一些书,确实让自己打开了思路,新的课程理念更像春风滋润着心田,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人文化,更人性化,更受学生欢迎,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连串的问题,成了我思考的切入点。边实践,边学习,摸索着前进,居然也创造出一些颇具实效的招术。
1.问卷调查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了需求才能送上对方所需”,这些经典的提示语给了我许多启发,我设计了一张小小的调查问卷——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发给同学们填写。通过活动,我总结出12条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的必备条件:(1)尊重学生,多些赞许、少些批评,多对学生寄予厚望。(2)面带微笑、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有幽默感。(3)衣着整洁稍讲时尚、谈吐大方,上课有情趣。(4)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不占课,不拖堂。(5)作业量适当,题型富有创意,减轻学生负担。(6)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7)语言规范,切忌用语言惩罚学生。(8)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容易接近。(9)对工作负责、做事踏实、讲信用、实事求是,说到做到。(10)知识渊博,多才多艺。(11)有组织能力,常搞贴近童心的活动、游戏。(12)不拿“请家长”、“抄x遍”、“调坐后面(前面)去”来吓唬学生,不要让学生有过多精神负担。
做完统计,我反将一军,又发一张调查表——“你心目中的好同学”,请同学填写。统计中发现:在“你最看重同学哪一方面”这一问题上,60.91%的同学选择了人品方面,而39.09%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态度。看来,学生的评价也是存在片面性的。在讨论中,我们发现给“好学生”做以界定,真的充满困难,因为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社会阶段的衡量标准不同,对其内涵的认识理解也不同。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好学生;能文能武是好学生;“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是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好学生;考试状元是好学生……
后来,我们引用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达成一致:“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那么可以说,一个和谐的人就是一个好学生。
所谓和谐的人,我们认为即是具备敢于面对矛盾、处理矛盾的能力和心理的人,就是能够与现实社会、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并受欢迎的人。和谐的人功课不一定优秀,但他对学习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的人体育不一定全优,但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应机敏;和谐的人不一定没有困难,但他勇于面对,态度乐观;和谐的人智商不一定很高,但他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求;和谐的人职位高低不重要,但他工作并快乐着;和谐的人可能无才,但他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个受欢迎的人;和谐的人不一定没有悲苦,但他有健康的心理,会自我调节;和谐的人乐于融入集体,善待他人……
2.比较教育法
在师大上本科时,学到《比较文学通论》,深感这门学问作用之大。在文学中可以比较,在教育中亦能比较呀。其实,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广泛运用此方法并多次召开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来充分掌握本国教育的特性和问题,借鉴别国先进方法经验发展本国教育。
看到学生从心理鄙视劳动,做卫生都懒懒洋洋。我便试着在自己兼任的《品德与社会》及《劳动课》上开始运用此法。以前在讲“热爱劳动”谈到不怕脏,不怕累这一主题时,我总爱讲劳模时传祥掏大粪的故事,学生要么嗤嗤笑,要么不爱听偷着写作业。这次我把他们带到多媒体教室,就专门来看看外国人是怎样研究厕所打扫问题。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把我们引入外国人对“厕所文化”的关注,镜头定格在“学校的厕所谁来打扫”几个大字上,接下来的照片清晰显示美国由公务员打扫,前苏联则是公务员和学生兼而有之,日本则是一律由学生打扫。日本认为,让学生打扫厕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为了培养劳动能力,日本还专门组织中学生进行荒岛一周生存训练。另外,美国、德国等开设了烹调、缝纫、汽车驾驶、园艺、钳工、车工、电工等多门劳动实践课程,前苏联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世界发达国家均开设劳动技能课,而我们国家目前还不能做到每所学校都能这样,而且学校的厕所也都由工友来打扫了。听到这些,学生真有些坐不住了,尤其听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日本人借用中国名言为其广告服务时,学生的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你不学习,别人学,而且超过你,用你的劳动成果为他的劳动产品服务;你不竞争,别人竞争,而且称霸于世。我想当今中国青少年没有比看到自己的祖国至今仍然落后,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盗用更为痛心疾首。比较教育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增强了要长本领将来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在比较方法的运用中,利用班集体这个场产生的场效应,能促进学生的認同感产生;再通过反复的实践强化,行为积淀慢慢会趋于稳定,学生的良好品性也会逐渐形成。在中小学阶段,能够为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应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主要是指用商议询问解答等方式由教师来解决学生心理的障碍、难言之隐、私人思想等问题。
为方便同学们把自己心里的话及时倾吐,班里门上挂了一只“开心信箱”,每日一开锁,每信必复。一次,一个孩子只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活着有什么意思?”从笔迹上,我认出,这是成绩不错,写一手漂亮字,性格有些内向的张××。孩子们已经放学,我找到她家的地址,决定去家访。找了好久,才来到这小小的里弄,敲开门,屋子很小,但东西摆放整齐。妈妈坐在孩子身边正辅导功课。从谈话中得知,妈妈已下岗,爸爸的工资也不高,但他们省吃俭用供孩子学习,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只准成功,不许失败;不让看电视,不让下楼玩。看来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负担的孩子。借她妈妈送我的机会,我给她看了孩子的纸条,帮她分析了孩子情绪低沉的原因,建议她自己先调整心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生活不富裕,并不代表生活中就没有了快乐元素,希望她能尽量带给孩子一些轻松。再后来,我和数学老师纷纷找出一些自己孩子小点的衣服,拿给她穿,可都被她母亲给退回来了,面对这样自尊心过强的家长,我们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上。她不善言语,可以说有些木讷,但学校升旗仪式我们还是选她代表我们班去发言,我陪她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自如地能够脱稿才停止。面对全校同学,她有点胆怯,我轻拍她的肩膀给她鼓劲,最终,孩子胜利地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同学们的掌声是送给她的最好礼物。这些正面信息的强化让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
4.情绪宣泄法、幽默法、艺术法
高年级同学考试频率增多,学习压力相应增大,同学之间的纠纷也多于低年级,“受了委屈去哪发泄?”“发生了纠纷哪里解决?”为了满足同学们发泄不满情绪的需求,我找来一个大盆,里面装了半盆沙子,还放了一个沙盘。谁心里有火儿就去玩沙盘、攥沙子、装沙袋、摆动沙漏划曲线,孩子们对沙子情有独衷,一玩起来什么就都忘了。旁边的一张桌子上还放了一大块橡皮泥,烦了你就去揉泥巴,扎洞洞,捏泥塑。后来又建议学校买来一块哈哈镜摆在楼道里,看看镜中变了形的自己,同学们总是笑得前仰后合,烦恼也随之抛到九霄云外了。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学校里发生的破坏公物事件,同学之间争吵打闹等事件就较少发生。
幽默法是使人感到有趣和发笑的充满机智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幽默是松弛神经的良方,它可以治疗日常挫折所带来的郁闷,可调节与周围人的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利用幽默思考问题会觉得思维趋于趣味化,从而轻松地面对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据介绍,许多国家都利用青少年集会时演奏国歌。经常演奏和让学生演唱国歌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天我们在大课间时,学校都会放一段欢快的儿童歌曲,同学们在乐曲声中快乐地活动,都觉得很开心。中午时间,红领巾广播站便应同学点歌要求,播放歌曲,我兼管学校这项工作,电脑里下载了很多歌曲,连到扩音器里便能播放,随点随放,边吃饭边听歌,应该算得上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当代教育学对班主任这一专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想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准,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永葆一颗年轻的心态,永葆一颗热爱这一职业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会驱使大家去研究去思考,去面对独生子女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令人棘手的难题。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中国教育学理论,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方法论,从而有实效地促进现代青少年思想教育水平,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