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满分佳作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作文一:播种
   作文二:品读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中国天眼”的青春力量
   39岁!“中国天眼”工程运行团队的平均年龄。如果只算大窝凼的现场团队,还要再年轻10岁。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性突破。
   青春,是奋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整整两年时间,这些青年人经历近百次失败,却不畏惧失败,越挫越勇,勇往直前。
   青春,是创新。这些青年人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索问题的关键,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青春,是担当。这些青年人将个人的科研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肩负巨龙腾飞的使命,承载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天眼”铭刻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让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又走在人类“视界”的前沿。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創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试题解析】
   与全国各地争奇斗艳的命题形式相比,吉林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作文命题方式——选题作文——一篇命题作文 一篇材料作文。这种命题方式,给考生创造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考生可以在考场上大胆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和文体,自由抒写真情实感。
   第一篇文章《播种》是一个“词语”式题目。查阅词典,“播种”是“播撒种子”的意思。我们以“播种”为题展开写作,要从“播种”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来写。我们也许有在田地间“播种”的经历和感受,当然也可以真实记录自己曾经在田地间“播种”的经过和启示。但作为学生,我们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会有更多的“播种”经历,正是这一次次播种,启迪了我们的心灵,纠正了我们的错误,改正了我们的缺点,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写作时,最好要把“我”在播种过程中的感受表现描述出来,这样文章的主题会更加鲜明。我们可以把目光转移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来,选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关于“播种”的人和事,确定好“播种”的对象,即“谁”播种?梳理好“播种”的内容,即“播种”了什么?这样展开写作,效果更好。
   思路一:从父母(亲人)的角度写。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教育“我”尊老爱幼。在生活中,父母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感染着“我”——陪爷爷奶奶一起去旅行,给姥爷姥姥过生日……父母在“我”心中播种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种子。
   思路二:从老师的角度写。班级里的某个同学得了重病,班主任老师组织班级同学为患病同学爱心捐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同学们慷慨解囊,无私相助,帮助同学渡过难关。老师在“我”的心中播种下友爱的种子。
   思路三:从朋友的角度写。“我”在集体活动时畏首畏尾、“我”不愿参加志愿服务、“我性格孤傲不愿与同学交流”……朋友在“我”处于尴尬处境时给予“我”支持和帮助,朋友在“我”心中播种下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让我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思路四:从(个人)“我”的角度写。“我”作为班级的班长,经常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带领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同学们在“我”的号召下凝心聚力,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夺得了多项荣誉,同学们谈感受时说,是班长在他们心中播种下团结的种子。
   第二篇文章是材料作文。试题给出了320余字的关于“中国天眼团队”的材料,中国天眼团队平均年龄39岁,却用“青春力量”书写了出彩华章,让大国重器惊艳世界。材料提示考生选取青春、奋进、创新、担当等角度展开写作。写作时,可以从记叙的角度入手,写自己或身边的某个人成长中“珍惜青春时光”、“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往事。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以童话的形式、以大象或山羊为主人公,编写“学会担当”的童话故事。还可以写成访谈节目的形式,以“青春的力量”为话题,访谈几位中学生,让他们就“青春如何奋进、创新、担当”发表自己的看法,谈当代青年面对时代挑战的所作所为。还可以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释“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让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等观点……行文中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这篇文章,也可以在写作的形式上下功夫,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等都应该是一种创新的表达。
   思路一:以“时代需要勇于担当的青年”为论点,论证勇于担当对一个青年走向成功的意义所在。选取古今中外名人在事业上敢于担当而成功的事例作为论据,如谭嗣同用流血勇于担当中国之变法、林则徐勇于担当万里销烟壮我国人、钱学森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回国担当起中华国防事业……结尾重申论点:是勇于担当成就了无数成功者的精彩人生。
   思路二:以电视节目访谈的形式完成作文。访谈对象为初中学生,访谈的话题是“青春的力量”,让他们就“青年人如何展现青春力量”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大胆创新、努力奋进、敢于担当、心怀祖国、无私奉献等,从而深入畅谈当代青年在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应具有的精神。
   思路三:以童话的形式完成作文。赋予某种小动物以生命,让这种小动物由“不敢担当”成长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让这种小动物用它的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的价值所在。可以进行恰当的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来增添童话的色彩。    思路四:以演讲稿的形式完成作文。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作为学生会成员,通过演讲的形式鼓励全体初三毕业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要积极奋进,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心系国家,不负青春年华,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考场佳作】
   佳作一:
  播种
  吉林一考生
  
   金色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玻璃窗,散落在黑板前,照亮了纷飞的粉笔沫,也照亮了岁月在她额头上悄悄挖下的沟壑。她在这三尺天地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在我心中播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
   步入初中,学习压力倍增,小学时稍微学习便可获得高分的时光一去不返。生僻的词语、繁杂的典故、晦涩的语句……无一不为难着我,直线下滑的语文成绩令我十分自卑。
   那是开学不久的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一边抑扬顿挫的讲解《河中石兽》中的知识点,一边向我们抛出相关问题。几个尖子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而我却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心想:神仙保佑千万不要提问我,万一我答错了怎么办?我要是能变成一只石兽被流水冲走就好了。也许神仙他很忙,没有听到我的请求,语文老师喊了我的名字,问:“‘啮’是什么意思啊?”我犹豫着站了起来,眼睛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小声说:“‘咬’的意思,在本文中是侵蚀、冲刷的意思。”我还没说完,语文老师兴奋的声音在前方响起:“答对了,非常棒!”我抬起了头,那张满是赞许的脸就这样映入了眼帘,一颗种子开始挣扎着钻进了我的心灵之土。
   下课了,语文老师来到我的书桌前,温柔地说:“你进步很大,以后上课必须和我配合,你老不理我,我多伤心啊!”我满脸通红地说:“我怕答错了。”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答错了也不怕,知道错了才能改正。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棒,你更要相信自己。”我坚定地点了点头,心里的种子开始萌芽。
   以后的语文课上,我胆子大了起来,不仅敢正视老师的脸,而且敢和尖子生们“抢饭碗”,我开始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时,我回答得磕磕巴巴,语文老师就会投以我鼓励的眼神;有时,我回答得精准到位,语文老师就会夸奖我一下。我的语文成绩开始稳步上升,我心中的芽儿开始抽枝拔节,我坚信,不久后我的语文成绩就会开出绚丽的花。
   金色的阳光停驻在语文老师的脸上,那额头上的皱纹是太阳颁发给她的勋章。她虽然没有璀璨夺目的光芒,无法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但是她用鼓励的话语在我心中播种下自信的种子,她用师者的爱心温暖我心灵的土壤,让我心中的种子健康成长。
   语文老师,谢谢您!我会带着自信健康成长。
  
   【教师评语】
   选材生活,感情真挚。这篇文章选材于真实的生活,考生笔下展现的是一个热爱学生的师者形象。语文老师看到自卑的“我”不敢回答问题,不断地鼓励“我”,在“我”的心中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我”语文成绩不断上升,让“我”面对未来充满自信。全文洋溢着对语文老师真挚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叙述细致,主题突出。考生叙述语文老师对“我”关爱,帮助“我”树立信心的过程细致而具体:课堂上提问“我”回答实词的意思,课下轻拍“我”的肩膀并给予鼓励,以后语文课上鼓励的眼神……播种自信的种子的过程清晰明了:种子挣扎着钻进“我”的心灵之土,开始萌芽,抽枝拔节……线索明晰,主题也因此鲜明突出。
   语言朴实,注重细节。考生赞美老师,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而是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字里行间表达出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眼睛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满脸通红”、“坚定地点了点头”等细节表现出“我”真实的情感变化。“满是赞许的脸”、“投以我鼓励的眼神”则表现出老师在“我”心田中“播种”自信的过程。
  
   佳作二:
  播种
  吉林一考生
   清风卷席着花香习习而来,天边的白云卷了又舒,时光的齿轮不停地转动,又到了播种的季节。
   草色正浓,云边微卷,我播种下独立的种子。
   阳光透过窗子打在脸上,我起床走进客厅,父母已早起去上班。来到厨房,打开冰箱,拿出两个鸡蛋。起锅热油,鸡蛋在锅中凝结成金黄的碎片,看着锅中冒出的热气,思绪翻飞。一个月前面对厨房还手足无措的我,现在已能从容面对。父母上班,独自在家的日子里,洗衣、做饭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独立的种子已然种下。在静默的时光中,我怀着感谢将这颗种子婉约成一朵鲜花种在时间的花海,时间愈久愈鲜艳。
   清风微凉,阳光正好,我播种下努力的种子。
   花香顺着清风溜到了鼻间,点染了嘴角自然的微笑。演讲比赛迫近,不分昼夜地练习成了日常,声调、语气的标注渐渐爬满了演讲稿,站在镜子前不断调整站姿,保持微笑,台灯下总有一个人因为语气和自己较劲。站在舞台上,喉咙的微湿和嗓子的酸痛都化作不竭的动力,排名发布时的喜悦心情溢满心间,连空气都像沾了蜜一样香甜。在准备比赛的这段时间,努力成了我的座右铭,努力的种子已然种下。在明亮的鎂光灯下,我带着喜悦将这颗种子勾勒成最美的画卷,岁月越长越珍贵。
   花香呓语,岁月流转,我播种下坚持的种子。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让人不适。跑道上又出现了那抹身影。我一边跑着一边努力调整呼吸,身体的不适感随着前行的脚步缓解了许多,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涨红的脸是我坚持的见证。又一次测试,时长的缩短让心中的激动盈满全身,连天上的云似乎都在为我点赞。在坚持跑步的这段时间,坚持成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坚持的种子已然种下。在生机勃勃的绿茵场上,我携着激动将这颗种子酿成酒,光阴越久越醇香。
   在这播种的时节,让梦想飞扬,撒下希望,收获果实。渐渐独立,学会努力,懂得坚持,一路看自己播下梦想的种子,蓦然回首,花开满径。
其他文献
摘 要:留白是诗歌创作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宇文所安在诗歌翻译时,充分运用留白手法,最大限度地传译出唐诗的风格与意境,也有机地平衡了译文的“存真”与“易读”;留白手法在诗歌翻译中的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使译文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也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宇文所安 唐诗英译 留白  一、引言  “留白”雅称“余玉”,本是绘画术语,是中国画的一大技法,指中国画构图中的
摘 要:李昭玘闲居时寄情于书法绘画,创作了一些景物诗,本文旨在对李昭玘的诗歌作一大致分类和介绍,并以其五篇景物诗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一简要分析,并将其中一首与晁补之诗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李昭玘 景物诗 分类  一、李昭生平及诗歌简介  据《宋史》第三百四十七卷、《史记·列传》第一百六十卷记载:李昭,字成季,济南人。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李昭闲居十五年著有《乐静先生集》三十卷,诗四卷,全
昨天早晨去参加同事的葬礼,傍晚又去医院探望生小孩的邻居。一天的工夫,一悲一喜。  晚上回来,一个人走在阒无人迹的大街上,接受着四面来风的抚慰,心有所触。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紧握双拳,离去时却又松开双手。生活竟是如此之矛盾。一方面,它激励你不懈地追求和奋斗;另一方面,它又强迫你在生命终结之时放弃一切。  是的,是生活在教会你什么时候要收,什么时候该放。那么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认为最重要的又是
摘 要:《台北人》透露的线索是,那些男女们的落魄是因为当年那场战争使他们流离偏安,以至于繁华落尽。但是面对宇宙大块、时空更迭,我们当真可以简单地把当年繁华的衰败归结到一场人为的大动乱吗?仁爱是人道,杀伐是天道。战争不过是天行杀伐的手段,而人们在其中却躬行着人道的美梦。本文以《台北人》中的尹雪艳、金兆丽、朱青为例做做“坏女人”的“翻案”文章,探讨一下这三个女人如何把人道理想的毁灭与天道虐杀的感喟统一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女生,有一个男生好兄弟,他就是我们班的学霸——谢俊涛。我很庆幸他不嫌弃我这个女生。我与他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同班。  他矮矮的个子,黑黑的脸,而我呢,个子又高,脸面又白。我曾与他有说有笑地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路上引来许多怪异的目光。我和他只是兄弟,绝不是别人眼里的那种关系。有一次他对我说,如果我们是生死相交的兄弟的话,那就帮帮忙借几块钱给我吧。“没问题。”我说。我把钱儿借给了他。虽然他
摘要:黄君作为一个深具豪气才情的词人,词作大气磅礴,雄浑豪壮,一个现代的词人,对古典诗词信手拈来的化用,对家国情怀情义两全的深情刻画,无论是精神意境还是句式笔法无不闪烁着中国传统的光辉,但现代的新观念新伦理又作为其内核,时代特色也极为厚重,其词作之魅力正在于此。黄霑的词作对中国古典的承与变正表现在其家国情怀及对侠的新的阐释上,其文学手法的意象选用及甸式笔法上也充分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并合于古典词
从很多方面说,有些鸟类跟人类是相似的。它们和伴侣终生相伴,悲剧发生后,它们也会非常想念先死去的一方。作为在坦比湾附近的一个农场上长大的一个男孩,我有幸看到很多在自然界中生长的鸟类,并且很早就熟悉了它们面临危险时的叫声、快乐时的歌唱以及痛失爱侣时的哀鸣。   1949年跟科琳结婚后,我们一起搬到了一个较小的农场。后来,我的儿子从学校毕业,对从事农业感兴趣,我就把较小的农场卖了,买下足够我们两代人耕
摘 要: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双峰并峙的人物,对于儒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学说主要集中在《孟子》和《荀子》两书之中。就两书之中关于《春秋》的评价来看,孟子认为《春秋》是孔子依照旧有的史料编著而成的,意在拯救乱世、恢复王道,并且对《春秋》作为儒家经典的地位进行了肯定。《荀子》书中论述到《春秋》时,出现的最多的字眼是“微”,通过遣词造句寄寓褒贬之意,在荀子看来,这是儒家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通
摘 要:以往的大学语文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重视传统和没有正确对待传统。因此,要让大学语文达到“语文修养”和“人文修养”的双赢,就应该做到“足够重视传统”和“正确对待传统”。本文认为,在具体大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传统文化经典这个根本,而正确对待传统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经典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大学语文 传统文化 文化经典 融合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
【摘 要】一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写字能力,为今后的汉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写字教学的意义,对一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7-0187-02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of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