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肾炎37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价值。方法:收治HBV GN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应用激素、干扰素治疗,治疗组37例加用中药,观察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37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8例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明显优于但用西药。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 泼尼松 α-干扰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04
   乙型肝炎病毒克感染肾脏导致的系列症状,被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为乙肝肾炎。近年来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治疗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65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4~59岁,平均24.3±9.7。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4~56岁,平均29.4±5.8岁。两组在临床表现、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65例患者均符合1989年北京座谈会上提出的诊断必备标准:①血清HBV病毒标志物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组织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实验室检查:65例患者均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乙肝六项,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HBV复制指标阴性的患者进行泼尼松正规治疗[1mg/(kg·日),4~6周后规律减量]。泼尼松治疗过程中,有肝炎活动或HBV复制指标时[如血清HBV DNA,HBV DNA多聚酶和(或)高效价HBcIgM和(或)HbeAg阳性]停用。HBV复制指标阳性的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国产α-IFN治疗,剂量500万U,1次/日肌内注射,半月后改为隔日肌注,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中不用任何类固醇激素。定期复查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血清HBV标志物、补体及尿蛋白定量等指标。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基本方:黄芪15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丹皮15g,熟地15g,山萸肉12g,白茅根15g,虎杖15g,仙鹤草15g,生薏苡仁30g,丹参20g,茵陈15g,柴胡10g。加减:胁痛者加香附;腹胀者加厚朴、枳实;腰酸明显者加桑寄生、续断;头晕者加枸杞子、菊花;血尿明显加白花蛇舌草、益母草、三七粉;大量蛋白尿加玉米须、芡实、金樱子;浮肿明显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牛膝等。3个月1个疗程,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全身水肿消失,无腹水,精神面貌佳,尿蛋白定性(-),无颗粒管型,定量20~80mg/24小时,肝功转氨酶正常;②有效:水肿消失,尿蛋白由(++++)减为(+),肝功转氨酶下降至基本正常,血白蛋白>30g/L;③无效:水肿未消失,尿蛋白>(+),肝功转氨酶仍高于正常值,血白蛋白<30g/L。
   结果
   治疗组37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8例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讨论
   HBV-GN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临床主要以浮肿、血尿、蛋白尿和乙肝标志物阳性为特征,病变后期可见水肿等症状。乙肝肾发病机制目前认为HBV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产生病毒的杀细胞效应,导致细胞破坏、死亡。西医主要在于有效杀灭乙肝病毒及保护肝功能,核苷类药物是抗病毒复制的主要药物[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的有效药物,但是激素可延迟中和抗体的产生,增加病毒的复制,应用不当会导致肝病加重、恶化,带来不良的临床后果,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病毒是否复制,决定了是否可以使用激素,定期检测患者病毒复,并且随时调整激素的使用方案。无乙肝病毒复制,无肝炎活动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应密切监测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有乙肝病毒复制,无肝炎活动,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同时加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依据肾脏病理改变,权衡利弊选择。有乙肝病毒复制,有肝炎活动者禁用激素[2]。本病属中医血尿、水肿病范畴。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和肝肾阴亏,故治疗以清热利湿,滋阴补肾为主[3]。方中熟地咸寒补肾之真阴,山药甘凉补脾阴,山茱萸酸寒补肝阴,三药相合补肝、肾、脾三藏之阴,丹皮辛凉清泄肝中阴虚之相火,茯苓利湿健脾,泄脾中虚火,共成滋肝肾脾三藏之阴,并泄阴虚之火,使滋阴而不留邪清火而不伤阴。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黄芪、太子参补气免众寒凉之药重伤脾胃;茵陈、虎杖清热解毒利湿,可有效清除乙肝病毒;白茅根利尿止血;丹参活血化瘀,有效改善肾功能;柴胡疏肝解郁;仙鹤草有类激素作用,可改善肾功能,同与白茅根合用共成凉血益气止血之功。诸药配合不但能减轻肾脏疾病症状,而且可减轻激素、干扰素等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治疗组37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69.4%。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明显优于但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iske-Keyser K,Grone HJ,Gortner L,et al.Treatment of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rflhranousglomerulonephritiswith interferon alfa in a 7 year old boy.Klin Padiatr,2000,212(5):283-286.
  2 韩咏梅,杨令国,刘新枝.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2例治疗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5,33(2):177-178.
  3 王桦,章文平,廖洪.中西药联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2008,40(5):34-36.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线性消耗率和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恒化器模型。分析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局部渐近稳定性,利用Liapunov-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边界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是水利行业最重要、最根本的设计标准,新版标准已于2017年进行了修订与发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不同时期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划分及洪水标
2016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将强制实施更加严格的氮氧化物(NOx)排放标准,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是实现IMO Tier Ⅲ标准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国内,还鲜有文章对船舶二冲程柴油
在阐明亲子农业的概念及发展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亲子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欧美国家亲子农业的开发经验,提出了亲子农业产品的创新开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