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物种”的进化之路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金融进化论》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金融著作把达尔文进化论奉为圭臬。
  作者首先把视野拉长,当里奥·蒂尔曼去剖析过去1/4世纪所发生的结构性金融变迁时,他用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词:“进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于整个金融界而言,金融机构和从业者的残酷竞争,就像新陈代谢一般,是成长的需要。
  书中里奥·蒂尔曼全面探讨了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挑战,以及金融界在挑战面前形形色色的反应。不确定性和变化,是他频频提及的两个词。前者讲述了外界环境的变迁,而后者则侧重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应变之道。
  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说金融企业只有在这个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不断进化演变,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演进。同时,该书还揭示了这个“已经发生的未来”,将对我们的战略、投资、管制和公共政策带来何种影响。他不只是对那些金融大佬说的(尽管他们对作者并不吝于赞扬),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
  本书的主题是变化,而变化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必须建立新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抛弃过时落伍的范例,重新定义企业文化。但是,相反的选择——达尔文式的进化失败,只能更痛苦。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客户以及竞争对手压得你喘不过气、让你无法从容选择的时候,那种痛苦绝对是致命的。
  严格来说,《金融进化论》不是一本操作指南,它更像一本启示录,提醒我们环境变了,要摸索应变之道。
  当代的金融世界,既是一块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又是一个创新与机遇无处不在的源泉。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机构,正在面对越来越惨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微薄的利润空间;在突飞猛进的技术和日趋深化的全球化面前,曾经被时间验证的诸多投资与经营策略正在遭遇空前的挑战。
  金融危机似乎正在成为家常便饭,频率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危机重重的当代金融,正在混沌杂乱、起伏跌宕的苦海中艰难跋涉。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它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变幻莫测、世事难料的场景,更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创新和机遇。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雷蒙特-卡斯特曾经说过:现代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应付变化。可以说,如今金融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我们对变革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则来源于在貌似无关的偶然现象中寻找机缘,以及对左右全球金融的诸多力量的认识。
  在书中,里奥·蒂尔曼反复强调,环境的迅速变化需要新的经营模式:“理解当代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行为的关键性核心,在于这样一个事实:金融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性转换。具体说,基础金融业务所承受的巨大盈利压力和主动性的风险寻求机制,已经开始在金融机构创造或摧毁股东价值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他不赞成把当前的次贷危机简单地归结为周期性信贷现象,而是更多地强调了危机背后的制度性力量,或者说是“结构性因素”;根据“动态金融”所倡导的进化论观点,在过去1/4世纪里,静态经营模式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剧。正在浮现出的美丽新世界,则是基于一种动态的假设,市场呼唤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的诞生。正像达尔文所说——“每个新物种的出现和维持,都是因为它们较其竞争对手具备某种优势。”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里奥·蒂尔曼给我们带来的理论框架,不仅是符合规律的必然之路,更为金融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明确具体的结构化方式。这正是金融“新物种”的生存之道和进化之路。
其他文献
与近10年前出现的那本与此基调相似的《中国可以说不》相比,《中国不高兴》看上去多了些观点、概念的归纳,也有些思想问题的探讨,甚至多了些文艺评论,而那种愤怒暴躁则依然如故,还有些更上一层楼的味道。  《中国不高兴》,就其思路而言,是要让中国以民族主义为矛,以产业调整为盾,打碎旧秩序,建立中国崛起之后的新世界。将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寄希望于“不高兴”后的反弹,是此书用力甚勤之处。然而,积蓄民族主义斗志的
如果你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出版业,北京京丰宾馆的图书订货会是一定要去的。这个仍然被业界习惯性冠之以“二渠道”的图书订货会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为人所不屑,但它的确是一种鲜活的存在,一股力量的昭示,一个让人不得不直面的事实。    乐观●悲观    “不仅仅是平分秋色,我们民营书业在许多方面的市场表现已经超过了主渠道。”一个图书文化公司的老总不无自豪地告诉笔者。你能在与所有的民营书业从业者的交流中体会
来自云南三个县市的田野调查数据表明:城市的发展正侵蚀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大量的失地农民必将涌入城市,年轻力壮者尚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农民工,而年长者的归宿必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依靠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使原来正在健康发展的城镇养老保障体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于会使其因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而崩溃。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作者研究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妹妹一起,在伦敦附近的小镇度过童年。父母均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其中父为医学家,从事热带病研究。史蒂芬17岁入牛津大学读物理,学习不用功。21岁生日后被确诊患上“卢伽雷氏症”,俗名“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从手、脚到心、肺、大脑,能够运动的部位会越来越少。被医生判为“只剩两年生命”。43岁动穿气管手术,失去说话能力。46岁写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本文略有
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是以积极思考为主,思维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持续的,所以紧张情绪也会持续存在,容易引起神经衰弱。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增加,作为知识分子、白领人士等脑力劳动者,工作节奏日益紧张,心理负荷亦日益加重。并且他们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积极的思考,而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持续的,如果工作没有结束,这种紧张一般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紧张也是持续存在
格里德尔是美国著名中国研究学者费正清和史华慈的学生,其专长就是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主要著作有《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及《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等。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遗产;儒家批判;新文化运动;意识形态论战等。作者认为,不应该把中国现代史仅仅看成是我们所理解的“现代世界”背景中的一个外来的碎片,而应看作一种历史经验。    1920年教育部下令在各级学校课本中采用白话。1922年发布了一个全面的
人类曾经构建了经济模式,目的是让经济效益最大化。今天,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让人才效益最大化了呢?现实以最冷酷的姿态告诉我们:13亿人口的我们人才乏力。  身为一名中考孩子的家长,每天看着孩子从早学到晚,睡眠的时间都不够,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全部生活的中心只有一个:分数排名。为此,所付出的不只是身体的疲惫,还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孩子选择了退出,决定高中出国留学,即使付出高昂学费。大部分的孩子
怎样理解“爱的奴役”?我想,最好的例子就是你同你孩子的关系。从他们生下来,到长大成人,上大学,做工作……你可能无数次地承受着来自他们的痛苦和压力(我知道,我就曾经不止一次地把痛苦和压力加给我的父母)。但父母总是会原谅孩子!是什么使你不断地在痛苦中坚持走下去?是爱!你爱你的孩子,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所以,你坚持着闯过难关,关爱地看着你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会有爱?  这是
梁启超,大政治家,大文豪,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斗士。他一生著述1400万字,融汇中西,出入经史,显示了“百科全书”的气派。他的文章,挟雷生电,瓷肆汪洋,当时“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慈禧太后读后愤而痛哭,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击节赞赏。    在北大教授中,除了李大钊,张竞生认识较早、交往较多的要数胡适。他们同是留洋博士,同在哲学系,年龄也相差无几,因此,彼此颇有惺惺相惜的味道。当然
房地产泡沫、美元挤兑、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危机是否来临?在美元崩溃之后,哪种货币将替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全球经济遭受冲击似乎不可避免,在此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又将如何?本书详细阐述了导致美国经济下滑的原因,讨论了如何做好自我保护的应对措施,以及在此后的经济重建中如何获益的各种措施。    自2007年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在外贸出口、资本流动等经济金融的众多层面的联动上,国内对美国经济和金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