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的红色家书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烽火硝烟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永远的漂泊吧!”这是张苏红色家书中的一段。
  少年初心
  张苏,字希贤,曾用名张若增、张更生。1901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桑干河畔南洗冀村一个殷实的书香门第。
  1915年秋天,少年张苏到距家20里外的蔚县西合营镇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张苏在父亲的私塾教案中夹上了自己写的一首诗,以此表明自己立志求学、建功立业的初心!
  孩儿立志出蔚川,学不成功誓不还。
  自古英雄多壮志,今朝吾辈创新天。
  革命不胜利不结婚
  1923年,张苏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在这里,他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7年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被大肆杀害,在逆境中,他出任北平(北京)团市委宣传部长。这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救国救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征程。
  不久,北平地下党遭到敌人的破坏,张苏被通缉,他乘着黑夜迅速逃离北师大,敌人跟踪追击,他逃进了宣武门观音寺一座公寓里,这一切都被在公寓里的北师大女学生齐淑蓉看到了,她马上将张苏藏到了地下室,张苏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齐淑荣临危果断机智救人的举动,让张苏对她充满好感。张苏面对敌人追捕的勇敢大无畏精神,给齐淑蓉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二人互生仰慕之情。之后,他们一起从事地下党工作,齐淑蓉拜张苏为师,张苏指导她写稿。
  一年后,张苏受党组织的委派出任老家蔚县教育局局长。齐淑蓉则在北平创办《地球》杂志,揭露黑暗,昭示光明,向旧世界宣战。她向张苏约稿,这样催稿、寄稿,一来一往,信息频传,爱情萌生。因为爱得太深,都担心一旦自己遇难会给对方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不连累对方,都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但两人的恋爱关系却始终隔着一层未捅破的窗户纸。
  有一天,张苏以笔名“独木桥”写诗寄情投石问路:
  一根独木横河上,一位女孩心难望,一人脚步些惆怅,谁来与我共时光?
  齐淑蓉一看则明,大大方方地回信,写诗表明心迹:
  榕木一横自成双,何言独木意彷徨?窗纸不捅路不明,愁云一拨见太阳。
  张苏马上回了一首诗:
  接奉来书不彷徨,桃李花开日久长,鸳鸯自有成双日,婚姻何须急时忙!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齐淑蓉也来到西安参加抗战工作。这一年张苏36岁,齐淑蓉30岁,正当这对相恋十年的有情人准备结婚时,党内发出通知:共产党员要做好上前线的准备。于是,两人私下约定:革命不成功,我们不结婚,抗战胜利再结婚……
  张苏写词赠女友:
  十年相爱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抗日救国,我们赴战场。纵使相逢未成婚,尘满面,鬓染霜。抗战胜利再还乡,到那时,再梳妆……
  1937年8月,张苏奉命随周恩来、聂荣臻、徐向前等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他和女友在渭水河边依依惜别……
  1938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齐淑蓉去重庆投身抗战。对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友齐淑蓉,张苏写诗一首致她远行:淑蓉今又去远行,山高水长过嘉陵,巾帼不让须眉志,舍家为国保和平。
  抗日战士 视死如归
  1937年9月,周恩来沙场点将,任命张苏到蔚县当县长。平型关战役结束后,他又随115师进驻河北省阜平县城,历任阜平县长、蔚县、涞源、灵丘等七县行政委员会主席、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实业处长、财政处长、冀西政治主任公署主任、边区政府党团书记等。
  张苏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日寇的注意,1938年6月29日,日军蔚县警备司令官发出了《劝告张希贤(张苏)书》,书中对张苏进行威胁劝降,扬言如不投降定要抄斩全家。张苏毫无惧色,以“大中华民国抗日战士张希贤”署名回击日军:
  应告为此不仁不义之军阀,即日悔祸撤兵。日本蕞尔小国,介乎两大之间,必欲其螳臂,以与中国为事,即无黄雀窃乘其后,必有革命爆发乎中!欲为日本深谋远虑者,当一反军阀之所为也。
  日本欲祸他人之国,反祸其国,阁下所以伤心落泪,殆为此乎?敬告尔众,其速来归,我不杀俘,昆弟遇之。
  最后便是张苏的正义立场:
  老夫傲骨天成,不为物移,度外生死,浮云富贵,但求为国捐躯,此外不暇计也。我有财产,任尔没收,我有妻室,任尔杀戮,阁下之‘苦口婆心’,但博老夫一笑耳。
  该文公开发表在《抗敌报》上,既表现出张苏坚决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晋察冀边区广大军民的抗战激情。
  鸿雁传情 毛泽东主席批转“情书”
  1938年到1943年,张苏担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实业处长、财政处长,主管边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他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组织领导工作,为边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张苏在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战的同时,齐淑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1938年到了重慶,协助邓颖超与宋庆龄、宋美龄等一起发动各界人士,落实统战工作。邓颖超推荐她出任中国抗战保育总会直属院长,这里还是党的联络点,她在雾都重庆投身抗日救国事业。
  自从西安渭水一别,全面抗战开始,战火将一对恋人分割在了两地,一个在晋察冀边区,一个在重庆。相距三千里,天各一方,齐淑蓉时常想念张苏,自己的游击县长在前线可好?是否平安?有没有负伤?提笔写信又不知寄往何处?
  1942年11月4日夜晚,齐淑蓉看到一张《新华日报》,借着灯光,她看到一篇《遥念北方战士》的文章:
  “……当秋风寒袭我温暖在祖国怀抱中的人们的时候,我们怎不怀念数十万正在北方和敌人斯杀的弟兄?五年多了,我们的华北英勇将士在艰苦的搏斗着,不论多少个严冬的袭击,也打不尽、打不死那为祖国复仇的心,谁忍得住那和后方音信隔阻,得不到后方接济的战斗岁月?”   “音信隔阻”四个字令她遥望北方,潸然泪下。我俩分别五年啦!她拿起笔给三千里之外的张苏写了一封信,最后附了首诗:
  抗战久别离,盼君凯旋归,红豆居南国,千里寄相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寄信时,她灵机一动,在信封上写道:“延安毛泽东主席转晋察冀边区张苏同志”,因为齐淑蓉知道毛主席一定了解张苏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具体地址。
  1942年冬天,张苏去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处汇报工作,一进门,聂司令就高兴地说:“老张啊,有好消息,你女友齐淑蓉来信啦,还是毛主席亲自转的呢!”
  张苏接过信一看,信封上果真有毛泽东主席写的“聂转”二字。这是毛主席的亲笔书法。
  毛主席充当了这对抗战有情人的信使,替他们完成了心愿!这也是在八年抗战中,唯一由毛主席转的一封红色情书!一时传为佳话。
  张苏马上给女友回信赠照片:
  亲爱的淑蓉:
  您好!我们投身抗战,已经分别五年,相距祖国三千里江山,不能团圆,以我抗日战士的心来与您千里相会。当我在战斗中牺牲,为中国人民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烽火硝烟锻炼成的肖像随着您永远漂泊吧!革命战友 张苏 十二月三十日
  八年抗战
其他文献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更好地展现百年间张家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张家口市档案馆依托大量館藏历史资源,与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共同制作了《张家口档案——见证百年党史》系列专题片,于6月8日张家口新闻综合频道国际档案日特别节目拉开首播序幕。  专题片计划展播18集,秉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理念,以张家口市档案馆现存档案和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主线,深
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许多礼物,都是同学或朋友送的。有储钱小猪、挂画、铜雕、音乐盒、布娃娃……但我最珍重的,却是书桌上装满千纸鹤的水晶瓶,那是我最要好的玩伴送的。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经常在一起玩耍。她比我大一岁,不管什么时候,她都像大姐姐一般来保护我。我被人欺负,她总是第一个跑来帮我;我伤心难过,她最先跑来安慰我;我做了错事,她会帮我背黑锅。很自然的,我和她的关系越来越铁。  上小学,她和
注意:就要中考了!命题作文在中考中有升温的趋势,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本文针对同学们的写作情况,提出命题作文写作的“应急之招”,希望大家“临门一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三大纪律”  1. 不要自作主张,私拟文题。  2. 不要视而不见,抛开要求。  3. 不要东拉西扯,缓慢入题。    二、“八项注意”  1. 注意类型。 2. 注意审题。3. 注意立意。 4. 注意构思。 5. 注
八百多年前曾为石城县的开平古镇,素有“滦州四大集镇之首”美誉,亦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开平区,不仅孕育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也孕育了智慧、执着、敢为人先的开平档案人,他就是唐山市开平区国家档案馆馆长——马占甲。他在档案部门工作的7个春秋里,凭着兢兢业业的激情,倾心打造了开平档案事业的新天地,实现了区档案馆馆库面积“翻番”;他凭着孜孜不倦的精神提升了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2008年,一个美好的年头。在这喜庆的时刻里,除了欢笑,还有无奈而深情的呐喊。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这些弱小者的心声吧!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我根插于地球的皮肤,兄弟姐妹遍及天涯海角。我不为自己的渺小而自卑,哪里有适合我生长的环境,那里就是我生存的地方。我冲破层层阻碍,尽情享受春的滋润。我也有生命,我能穿破泥土,战胜风雨,可我无法逃脱人类的践踏。我自认为对人类没有造成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沽源县扇子沟村广大党员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激发了从我做起,支持国家共克时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2月13日,按照丰源店乡统一要求,扇子沟村在村委会开展自发为武汉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省档案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两委通过喇叭广播、微信宣传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发动、有序组织。驻村工作队带头捐款1000元,村书记和村主任分别捐款5
        
一、引言  口述历史将话语权的麦克风交给普通社会大众,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和断层,更改善了传统文献、档案观点角度单一的缺陷。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历史学、民族性、档案学、民俗学等领域。但由于口述历史的形成与运用的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不健全,所以往往会伴随伦理与法律问题,也引起学界高度重视。目前关于口述历史法律与伦理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单独从法律证据角度,有如黄桢、蒋冠探讨口述档案证据价值的;二
学画需要有一颗宁静超脱的心灵,画家刘瑛的画像她的人一样细腻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岭南书画院特聘画家的她,年轻而勤奋,为人亲切温和,有一种侵入人心的艺术气质。那么,她是如何走上画画这条道路的呢?    严父——学画的启蒙老师    小时候,刘瑛的父亲常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埋头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小小的刘瑛,很好奇地看着。父亲告诉她,要用画笔挣钱,她和弟弟才有钱交学费。父亲曾读过广州美院附中,但后
滦州煤矿第一位洋矿师——雷满  1901年初,位于直隶省滦州唐山的“中国第一佳矿”开平煤矿,在八国联军的威势下被骗占,落入英国人之手。7年后,袁世凯、周学熙等人为了抵制英人掌控的开平煤矿而建成了滦州煤矿(该矿正式名称是“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简称滦州煤矿、滦州公司、滦矿公司、滦矿)。因为吃过英国人的苦头,所以新建立的滦州煤矿对英国人有一种十分敏感的防范意识,为避免重蹈开平煤矿覆辙,他们不购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