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微课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创新型教学尝试。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炼、趣味横生的教学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让数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因此,从微课教学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性尝试,诸如合理利用微课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多元性,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价值分析;教学实施
  将微课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因此,把微课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题中之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微课价值分析
  数学微课教学即以短视频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而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实验操作的步骤、生活现象的呈现、学习规律的总结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灵活多样地通过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任何呈现给学生的小视频都是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而服务的。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把微课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对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因为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同时通过微课与小学数学的融合,还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并顺利建立起课堂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实施
  (一)发挥微课的趣味性,让课堂“妙趣横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感兴趣,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望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微课教学的实施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时间”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动画形式表现:若干个大小不一、形象不同的闹钟一起来讲述自己的小主人的作息时间,并用自己的“双手”将不同时间小主人需要完成的任务表现出来。如一个闹钟用“双手”摆出六点钟的时针与分针方向,并用卡通人物的声音说:我的小主人,每天六点钟准时起床。另外一个闹钟用双手摆出七点半的时针与分针方向,并用另一个腔调说:我的小主人很懒,每天要七点半才起床,太阳都照到他的屁股了……通过不同闹钟对不同时间的表达,使学生对时钟的认知得以反复强化。这短短几分钟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看动画片”的乐趣,还能够使其伴随着“闹钟的交谈”完成“认识时间”的学习任务。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以直观而生动的形式呈现不同时刻,使学生在趣中生奇,奇中生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对钟表认知的畏难情绪也会随之消失。
  (二)实现微课的互动性,让课堂“精彩纷呈”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出教师有效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教学互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时,还应该充分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中相互交流、相互辩论,从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要想使微课发挥课堂互动的作用,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设置问题、提出疑问,或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思考设置悬念。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如下相关的微课视频:在很久以前,人们是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有时人们会用庹测量巨石有多宽,有时用脚长测量竹竿的长度,有时人们会用拃测量布、课桌、木板等有多长……你觉得这种用身体来测量长度的方式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不足呢?当视频播放到这里时,教师先将视频暂停,并鼓励学生回答微课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抢答的过程中可能会说出以下答案:每个人的身体部位不一样大,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种测量很方便,因为每个人都有手和脚……学生分析完利弊以后,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视频,将尺子这种测量长度的工具介绍给学生,而视频中也可以尺子为主体展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尺子的认知与使用上,如你知道你的拇指有多宽吗?你知道橡皮是几厘米长吗?你最长的手指比最短的手指长多少呢?……在这样的互动式微课视频中,学生一边动手进行测量,一边积极地参与抢答,这种课堂学习的气氛不言而喻。
  (三)利用微课的多元性,让课堂“五彩缤纷”
  微課的优势不仅在于短小精炼,更在于其灵活多样,因此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多元性,从而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卡通式”微课呈现方式、“互动性”微课呈现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其他形式的微课展示,例如“儿歌童谣式”的微课模式,即将需要学生记忆的数学知识以儿歌的形式、绕口令的形式,甚至是说唱的形式播放出来,让琅琅上口的节奏与韵律助学生记忆“一臂之力”。例如上文提到的《认识时间》一课,在教学生认识钟面上表针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将“跑得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跑得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的表针绕口令展示给学生。不仅如此,在发挥微课多元教学优势时,教师还可以将微课的播放与学生的课堂游戏相融合,使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游戏的平台;再如将微课多元教学优势通过“史学家零距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崇拜心理”的影响下,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三、结语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研究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及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微课教学,不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新型的教育模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的趣味性、互动性与多元性,不但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数学学习,而且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更能焕发出数学本身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葛雪莲.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弹性设计的研究[J].学周刊,2017(29).
  [3]黄薇.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4).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成败,与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制定与落实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得出的教学反思来研究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和落实情况,对今后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反思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跳绳项目逐渐走进体育教育的考评中。开展跳绳项目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将跳绳项目课程化,有利于学生练习的系统化,同时有利于打造学校特色。文章以从化希贤小学开展跳绳项目为例,阐述跳绳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体系构建  从化希贤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
摘 要: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是一个重要的衔接点,做好小升初衔接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稳步成长。面对小升初中小学生的各种问题,笔者分析了家长、学生自身和家庭等背景问题,只有对小初衔接的问题有了正确的归因,才能提出恰当的对策。笔者将品德的《成长记录册》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资源整合,着力于化解心理压力,提前感受初中氛围,实现小初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关键词:小学过渡;
摘要:学生的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建设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社团的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其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德育文化的内涵发展。文章论述文化德育的内涵及其价值,以及学生社团建设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提升,指出依托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德育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社团建设;学校文化;德育功能  学生社团是学生德育生活的
摘 要:在研学后教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结合番禺区沙湾京兆小学开展“导、研、促、评”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阐述在研学后教中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对学生做好说教工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學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摘 要:深度学习理念下,英语绘本阅读的问题链是教师将具有逻辑性和关联性的问题串成链,引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学生从封面预测、图片环游、代入角色、联系生活等入手设计问题链,深挖故事细节,深究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深探故事的人文价值,在问题链的引领下,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链;英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深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仅是传统知识的传授,而要注重知识的探讨和求知过程,通过观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寻找材料、培养习惯、发展思维四个方面进行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核心素养培育,能生动形象地展示问题的本质,更能渗透数学思想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阅读能力在语文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展。阅读是学习上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上,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都被重视。经过近几年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文章以统编教材的教学为背景,从深度提取文本信息、多维度发掘文本内容、拓展阅读内容三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能力;整本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它给重在灌输、稍显沉闷的传统课堂带来了活力,大大降低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改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生生互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探究,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文章以笔者小组合作教学经验为探讨,希望从如何在小学语文中低段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这个问题上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低中年段;语文课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品德课程根植于生活,“生活”是品德课的基础,“回归生活”是品德教育的灵魂,是新课程的生成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从“生活”这条主线出发,让品德课堂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深刻的生活体验中激起真正的思考,这就成为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