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教学目标,实现“三步走”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学习有效,必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确定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解读课程标准——与文本对话——了解学情。
  一、立足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要熟读课程标准。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比如关于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你熟悉了,备课中、教学中就会下意识地受其支配,自觉地贯彻落实,就像电脑执行程序一样自然而然。
  二、与文本对话,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教师通过解读教材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驾驭教材。“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就没法”。
  1.首先应读教材。
  (1)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点,等等。至少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2)读生字词。做到读准字音,了解字(词)义,必要的时候,要查字典、词典。
  (3)读课后思考练习,明白意图,为确定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课后思考练习,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也好,两个课时也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4)朗读课文,教师先要把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师应该也必须把教学内容(课文)朗读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老师朗读得好,课堂上才能自信地让学生跟读。“跟我读”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教学中,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课程标准把它放在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位。
  (5)读单元组“导读”和综合学习,明确教材的位置、作用、训练点等。
  2.其次要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教材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师教学用书》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当然,读教参因人而异,也可以网上参考。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限,多参多看,“厚积而薄发”。
  三、分析学生,进一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分析学生、“吃透”学生是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学生、“吃透”学生又是备课的难点,我们要知难而进、知难而上、知人善教。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
  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教师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备课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总之,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老师不要先入为主,而要先把自己当做学生去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老师要先钻进“森林”,再跳出“森林”,牢记制定教学目标三步走:解读课程标准——与文本对话——了解学情。
其他文献
该课题选用结肠炎痛和直肠扩张致痛模型,以行为、内脏反射及神经元放电为观察指标,建立和改进了蜂毒所致的结肠炎性疼痛、脏器扩张性疼痛及内脏痛觉过敏药理实验模型.同时用
摘 要: 在聋校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发展聋生的语言,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弥补聋生的生理缺陷,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导入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讲授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理解;总结时巧用课件,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 聋校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
如今,电子白板技术已进入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白板技术能超越时空领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准确的认识,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因为有了电子白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因为有了电子白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因为有了电子白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细数这么多白板技术的好,可见使用白板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1.白板,让学习更灵活  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功能为课堂教学
红梅消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红梅消Rubus parvifolius L.的干燥全草,临床多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人们生活饮食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红梅消
神经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ND)是一组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该类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
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药物头孢它啶(Ceftazidime CTZ)与亚胺培南(Imipenem IMP)及美洛培南(Meropenem MEP)诱导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ginosa Pa)释放游离内毒素(Free Lipopolysaccharide FLPS)及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在抗菌药物浓度为0.5×MIC、1×MIC、2×MIC、5×MIC时,测定培养绿脓杆菌0小时
摘 要: 好的习作是逐句逐句修改而来的,很多教师作文教学时都是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将所体验的实例如实地记录下来。作者认为小学教师要在指导习作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修改,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情境创设 深化认识 修改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互评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针对这一点,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