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苦闷者心灵的“自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u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心头难捱的苦闷总是会无缘由地弥漫开来,郁结于心却始终无法消遣。似乎每个人都尝过这一番苦滋味,无言名状的情绪唤醒只会让身处现世的人更加落寞不堪,于普通人如此,况乎本就生性敏感的词人呢?他们对周遭万物有着更加敏锐的观察和体悟,瞬息的变化都会唤醒他们内在情感的起伏,而南唐冯延巳无疑是这其中的一位,虽是南唐宠臣,却也无奈国力衰微、流言蜚语俯拾皆是,难逃烦扰,也躲不过愁绪万千。面对人生无尽的苦闷,耽溺逃避抑或独自承担,无力排遣的情绪只能宣泄在纸笔间化作柔情来抚慰心灵,“谁道闲情”更多的是说与自己听,这是关于心灵的自我救赎,亦是一位词人在小我中对于自我孤独的直接安慰。
  一、苦闷从闲来
  闲情是“只要一闲下来就无端地涌上心头的感情”,而冯延巳笔下的闲情似乎是多重无端情感的相互叠加,这样的情绪说不清且道不明,但总会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抛掷已久的情感并不会如诗人所愿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搁浅,而这种情感的再次侵袭便会在“河畔青芜堤上柳”时愈加浓烈。抛掷的闲情是有意为之,自然是难消遣。“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而冯延巳词作中的“惆怅依旧”又何曾不是生命力受主客体压抑而产生的苦闷情绪呢?从一开始这种无端的情感便呼之欲出,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很难揣度诗人情感的具体指涉,这种惆怅感是谓旧愁,在时间的酝酿中越发绵长。愁在何处,为何而来?无从探寻,这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许连诗人自己也捉摸不透这种愁苦的意味到底发源于何,又会在何处得到终结。只是这一“闲”字给予了读者太多揣度的空间,闲情人皆有之,却也不一定说得清楚明晰,很多情感的体验只是一时之意,似乎在情中人也未必对自己的情感处境有抽丝剥茧般的透彻见地,挥散不去也无从把握的无力感只会加重其内在的模糊性。恰如苏轼曾在解衣欲睡时,见月色悄然入户而兴致所及,邀同为贬谪之人的张怀民步于庭中见“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发出“何夜无月”的感慨,自然“少闲人”如张、苏二人。闲情处,雅致犹存。因为抛却身前事,这样的情致自然会出现,但其“闲”情背后透露的无奈与自嘲又添得凉意,因为一时月色而引发的情感是瞬间而成,并非刻意为之,这种无意流露的自然状态是很多诗人共同的特质;而相比之,冯延巳的“闲情”虽是不同的缘由,却也是因为情感压抑而沉溺于小我的世界中有所感怀。冯正中笔端的“闲”并非源于沉醉花草虫鱼鸟兽,饮酒作乐挥霍时间的空虚所致,这种闲情的模糊性更增加了情感萌发,却能够激起读者情绪的深层唤醒,因为正是这种不能明说的情感体验,给了读者情感的契合,所欲言者,“闲情”代之,读者自身的落寞惆怅感也可以在“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中找到合适的归宿。所有的苦闷是因“闲”而来,冯延巳沉溺于自我的世界任凭春来情感的肆意生长。这种闲情,是诗人“耽溺”于孤独中的自我沉醉,独自承受愁绪的侵扰,一点点地加重心头的苦闷,苦闷似乎就有了多层的影射,伤春悲秋、生命渺小的无力感;国力衰微、无人理解的挫折感;政党攻击无力“匡正”的无奈,苦闷的情感是一己哀恸的宣泄,也只能一人“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而发”,所有的忧愁、惆怅、未解的心结、一团乱麻的情绪是苦闷的象征,因为活着,反复地挣扎,无力地挣脱,这样的情绪体验反而越深、越浓烈,也越不肤浅。
  二、和泪试严妆的执着坚守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种时不我待、年华易逝的蹉跎感,更多的是无奈与心酸,而在冯延巳笔下却多了几分典雅的庄重和偏执的追求,“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病酒的状态是自我的麻木,是对现实的逃避和自我束缚,本想借酒浇愁反而愁情愈加浓烈,在时间的损耗和推移中变成病态的安慰,“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采桑子》),“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临江仙》),更何况是“谁信闲愁如醉”(《采桑子》)?愈加道明了自我的苦悶,难以消解的愁绪比醉酒的状态更甚,恰如“日日病酒”般沉溺其中而找寻不到出路,用愁情做酒来麻痹自己,在小我的世界里孤独承受苦闷的侵袭却不愿走出,这样的生存状态介乎慵颓,却又有其对美执着的追求,“不辞朱颜瘦”也要自我沉醉的心态。王国维曾用冯延巳词中的“和泪试严妆”来概括其词品,恰如其分。在冯延巳的词作里存在着内与外的双重对立,一方面是不可排泄的苦闷在心底“郁结成疾”,而另一方面却始终有向外的对美的追求,两者矛盾的对立让词人始终处于难捱的状态,愈加明显地透过他的作品呈现出来,可以说这与冯延巳所经历的生活和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关,而这种对立也是词人性格的展现。不同的人对待人生的苦闷有不同的选择,而冯延巳就选择了一种愿自我沉溺却不失庄重的人生姿态,多多少少地流露出贵族式的气质。这种无意识状态的自然流露或许连词人本身也是不自知,却更加真性情,因为冯延巳的“真”,这种情感的契合才越发“不隔”,透过他来看待其人生的轨迹,也越发自然。相比之“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的豪放,冯延巳选择自我承担,不愿“吐”之为快,全部积郁在小我的世界,我们从不同词人的文字中可以揣度其性格和人生处世的方式,没有对错也不分好坏,只是每个人选择面对的方式不同。也正是这样,作为读者的我们才能领略到各异的风采,抑或雄浑豪迈,抑或“柔婉清幽而尚雅”,自然冯延巳属于后者。
  三、旧恨烧不尽
其他文献
《他乡》是70后女作家付秀莹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以“我”第一人称的回溯视角,反刍了一个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与拼搏,从农村踏入省会S城,又从S城考学进入首都,一步步成长、成熟的逐梦奋斗史。在从农耕社会到城市文明的生命长旅中,以翟小梨为中心,章幼通、夫家全体、北京、老管、郑大官人等人物的依次出场为联系半径,搭建了小梨—一个新时代知识女性的成长及蜕变的时代记忆面。执拗、灵动、蓬勃向上,翟小
《论语·雍也》有言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文”之论源于孔子,携有鲜明的儒家思想,既体现先秦儒学在立德修身方面的标准,亦因文与质和谐统一的理念“源点”,为后世文学审美在“辞”与“情”之维度上的展现与评判提供了更为规范的可能性。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里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文学艺术作品中“质文并重”的独特内涵与价值意义—“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
1300 年水乡滋润的古镇  老屋 就是会说话的碑  沧桑垒筑的悠闲  岁月的长河里缓缓流淌  雕花的方格窗户里  飘逸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信手一拈 都是名胜  随意走走 便是老宅  北宋修真观清代立志书院  精致的文昌阁到茅盾故居  深厚的底蕴触手可及  文人的史话幽寂中沉淀  林家铺子就蹲在小石桥边  述說着民国的世态炎凉  漆黑的瓦楞 与星空娓娓对话  斑驳的老墙 倒映在波动的子夜河里  夏
作者简介:  胡晓春,男(1982.5.1-),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講师,研究生,硕士,2006年7月任教于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塔耶卜·萨利赫是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被BBC评为20世纪最著名的阿拉伯小说家。其小说《北迁季节》一经出版,立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好评如潮。2001年,该书被阿拉伯文学协会誉为“20世纪阿拉伯最重要的小说”。《北迁季节》是一部以苏丹北方农村和世界大都会伦敦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无名的叙述者和主人公穆斯塔法为主线,展现了“中东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遇,特别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相遇”。萨利
西尔维娅·普拉斯和李清照,一个是受近代文明熏陶的西方女性,一个是被封建礼教钳制的东方闺秀,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从这两位女性的诗词作品中探寻她们人文思想中的闪耀光芒。  一、诗歌分析鉴赏  (一)普拉斯的《爸爸》—爱与枷锁  普拉斯的《爸爸》写于1958年,她自杀的前几个月,在这首诗中,她多次提及战争、鞋子、谋杀等字眼,表达自己内心的绝望和痛恨。“你再也不能,再也不能/这样做,黑色的鞋子/我像只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独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在这些女性角色中有一类悖于常规的形象极具特色—恶女。这些女性既不符合传统审美对于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以法国作家左拉笔下的岱蕾斯·赖根和中国作家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例,她们背离了传统对于女性的束缚,沉溺于欲望,泯灭了人性,甚至践踏了他人的生命。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女性形象,在这类非常态的恶女身上我们更能够看到女性身上复杂多样的人性,
雪雨度春秋,霜花两担愁。  天涯無悔路,沙土盖黄丘。
奶奶說山的外面是美丽的地方  追着太阳 月亮  我走啊走 走向了远方  远方有多远 你可知长途漫漫  走啊走 走进一片月光  月光里的风景那样迷茫  那山那水在月光里  青纱帐 雕花衫 就在我眼里  那山那水在月光里  是我遗失的梦 我的远方
秋歌被雨水溅湿  所有的牵挂 顺着屋檐飘落成蝶  迟到的脚步声 在眸子中缓缓移动  透过发丝间 游走的密语堆积如山  把自己丢进水花里 数十年的心思  和新收的稻谷一样有点烦  拽出陽光 晒干所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