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五步拳武术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五步拳对促进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强身健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高年级五步拳教学中,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在小学高年级五步拳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讲解示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意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把身体与大脑很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探索、模仿、学习、创新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五步拳;武术教学;教学方法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它因富有独特内涵而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五步拳是学习中国武术初级必学套路,它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动作,如五种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三种手型——拳、掌、勾;七种手法——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它有并步抱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9个动作。
  一、利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崇尚英雄,喜欢对抗性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如在学习“并步抱拳”和基本步型、手型时,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一场“武林大会”,播放《中国功夫》音乐,教师和一名学生模仿武林人士,引入抱拳礼的礼节,进行五步拳攻防训表演,争“武术至尊”。这样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讲解示范教学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讲解示范法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准确的动作讲解与示范,学生直观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五步拳的教学包含五种步型、三种手型、二种步法、七种手法等多种武术基本动作。基本功的传授,教师多采用讲解示范法。如在“拳”的教学中,教师要先介绍拳的作用,然后示范武术里的握拳,讲解拳的结构,学生跟教师一起练,教师纠正学生的动作。
  三、利用探究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自然、生活、学习等领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探究性活动,它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过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索、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五步拳第二个动作“弹踢冲拳”教学中,教师课前发布一个教学任务:“弹踢冲拳”的动作和攻防含义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预习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探究。在学生對“弹踢冲拳”的动作和攻防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再明确动作要领和攻防含义,这样能增强教学效果。
  四、利用意念教学法帮助学生巩固动作
  意念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暗示、肌肉感觉和运动感觉结合起来的教学法。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比较好动,学得快忘得快,意念教学法很好地补充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如在完成一个动作教学或完成完整教学后,在每节课上课前的放松阶段,让学生闭眼或半闭眼,集中注意力,教师轻声提示动作口诀,把学生学习的动作技术名称及动作要领用轻慢的语速反复叙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的概念,在体验、想象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五步拳的技术技能。
  五、五步拳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意念教学法要以正确的动作表象为前提,不能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之前使用,意念练习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不能代替传统和现行的教学方法,只有将意念练习和身体练习交替地进行,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运用讲解示范法时,要注意选择示范位置和示范面,组织练习和讲解动作时要形象化。如在教学中位置要站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传授“并步抱拳”时要“镜面示范”,“弹腿冲拳”要侧面示范。
  3.五步拳教学中注意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不仅要教技术,还要育人,在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武术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武术的用途在于强身和自卫,教师要通过习礼、崇德来教育学生以武养德、以德育武的思想,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加强学生在道德、品行等方面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武德教育中去,让学生知道做怎样的人,怎样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
  4.五步拳教学要注重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武术教学非常注重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在直观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五步拳动作“仆步穿掌”到“虚步挑掌”衔接连贯节奏较难,小学生掌握起来有点难度。传授新课前,教师可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观看准确的动作演示和分解,让学生对动作的整体节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大脑中反复强化定型,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五步拳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法,因材施教,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用换元法推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赵攀峰  试卷报告   试卷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范围命题,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兼顾了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 体现了“深化能力立意”命题指导思想的重要命题思路. 力求试题设计的创新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 在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数学思维量与思维深刻性、数
摘要: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建设校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文章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从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在校园课外活动实践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外实践;校园文化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根据语言学理论,学习母语要比学习英语更容易,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对于母语的学习起
【摘 要】品德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而是随机应变的以学定教。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采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巧妙引导,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颇具个性的心灵体验。因此,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必须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敏锐地捕捉信息,进行适时适度的即时评价,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即时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前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教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开始出现综合性学习模块,到六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四次。为了实现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笔者对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提吐了相应教学策略的建议:研读比对,准确定位;遵循规律,逐步夯实;评价跟进,引领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开始出现,到六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四次。从学生
【摘 要】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能,而且是对其思想情操的熏陶。因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让习作教学生活化,以生活为本源,以生活为基点,让习作成为学生与生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写出具有个性的习作。  【关键词
摘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燃学生阅读的火花,是开展课外阅读策略的重中之重。作为乡村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通过课题《乡村小学低年级课外分级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认为引导家长创设浓郁的家庭阅读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环境、教给孩子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
“我还因为一件事情不喜欢我自己:我不喜欢自己把牛肉面做得太好吃了,大家每次都快撑破肚皮了还要吃!”    早晨打开微信,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昨天,我像平常一样跟多多一起玩,正玩得高兴时,多多冷不丁地说:“妈妈,我不喜欢我自己。”我听后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最近我陪多多的时间很多,我们之间的冲突比以前少了很多,他的情绪状态很好。可是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呢?是我陪伴的方法有问题吗?我要怎样帮他找
【摘要】对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转文统计,发现初中数学教育研究围绕着数学核心素养展开,基于理论、课程、教学、教师、学生、评价等视角研究,重心在析理数学核心素养的本真含义、剖析数学核心素养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表征、评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之策,而未来的初中数学教育研究仍将着力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解构上.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热点;展望  初中数学教
【摘 要】《认识时间》是人教版2013版本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生一年级学习了认识钟表和整时的基础上学习。有别于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本中对于“时、分、秒”内容一气呵成的教学,先系统认识钟面中的“大格、小格”再到让孩子体会“1分钟的时长”,再到时间的认读。人教版更注重抽象时间概念的教学,笔者曾多次试教过这一节课,下面就对这节课的几个关键部分阐述抽象时间概念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抽象;概念;直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