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QQ与360之争成了引爆互联网的热门话题。在经历了数个回合势不两立的恶斗之后,当事双方终于在11月4日迎来了一个休战期。当晚6时左右,360方面发表声明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完全兼容。”一场闹剧终于以“双方和解”这个还不算坏的结局告终。
但即便硝烟散尽,中国数以亿计的相关用户在这场拉锯战中,一度沦为企业竞相挟持绑架的人质,所受到的权益损害和精神困扰,却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修复。除了对企业漠视消费者利益的口诛笔伐之外,网民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是谁在纵容相关企业打着“保护用户利益”的旗号干着侵犯用户利益的勾当?
腾讯是弱者,用户是忍者
事情的起因本来很简单,QQ管家的推出,触犯了360的利益,于是,蓄谋已久的360终于拉开了攻击腾讯计划的第一步。
“腾讯QQ在偷规用户的隐私!”这是360向腾讯所打响的第一枪,一石激起千层浪,平寂多时的互联网,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然而,马化腾是何许人也?QQ帝国的急速膨涨,早已使得马化腾目空一切,在此情此景之下,居然有人敢向小马哥发起攻击,这口气小马哥如何能够吞得下?
然而,挑战小马哥的,并非等闲之辈,而是IT界的一代袅雄、人称“流氓教父”的周鸿祎,自打从3721创业起,就以流氓手段称雄于世,无论是在3721的流氓软件创业时代,还是在360的正统行业之中,其流氓行为让竞争者们吃尽了苦头。
在对于腾讯的进攻战中,360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目标直接瞄准QQ软件。紧接着,360又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对QQ的弹出窗进行栏载,这一招可以说,是要了腾讯的命。
对于腾讯来说,弹出窗不仅仅是腾讯门户网站的流量最大来源,更是它作用于用户的窗口,这个窗口的丢失,使得腾讯受到了流量与广告收入减少的双重损害。
对于360早已无计可施的马化腾,终于做出了一个令全国网民哗然的决定:6亿的QQ用户,只能够在QQ与360之间任选一个!
腾讯的这种强奸用户的行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反感。
然而,面对着媒体,腾讯却大吐苦水,认为360欺人太甚。
不仅如此,腾讯居然还自称是弱者。如果位居垄断地位的腾讯公司是弱者的话,那些被QQ强奸的用户又算是什么呢?忍者?
把用户看成工具是腾讯强奸用户的原因
腾讯的这种行为,明显地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第六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并且同时还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当然,是否真的违法,要由法院来裁决,但是,从法律条文来看,涉嫌违法,是无可非议的。
脱离法律层面,强迫用户二选一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他当然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软件,任何企业都无权要求用户必须使用这个,或者是必须不能使用那个软件。
实际上,从腾讯的所作所为之中,可以看出,腾讯是在拿用户作为武器,来实施它对360的攻击。
腾讯采取这种做法的原因很简单,在腾讯看来,用户只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被腾讯所利用的工具,至于利用这些工具来营利,还是利用这些工具来做武器,对腾讯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鳄鱼的眼泪与弱者的腾讯
在腾讯为二选一行为所辩解的发布会上,腾讯的众高管们,是声泪俱下,向人们哭诉惨遭360的铁蹄之苦。
腾讯,作为一个中国即时通领域唯一的一个巨型垄断公司,居然扮演弱者的身份,是让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腾讯副总裁刘畅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一直在沟通,但现在不是沟通可以解决的。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因为腾讯与360无法沟通,所以腾讯强奸用户二选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从刘畅副总裁的话里,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想法:在与360这个企业的争斗之中,腾讯使用用户作为武器,是理直气壮,顺理成章的,谁让他们成为腾讯的用户呢?
从马化腾语录看他的思路
马化腾:“应该只有2000多万的人受到(强制性的)影响。”“其实我们做的很少,只有不到15%的用户收到拒绝、下线、赶紧卸载的对话框。”
实际上,6亿QQ用户的15%约为9000万,无论是2000万的用户,还是9000万的用户,只要是用户方面受到影响的,对于马化腾来说,只不过都是一个“只有”的概念。
马化腾又说:“从360一开始发布外挂,一天之内就超过1000万的客户端在诱导下被感染,形势非常危急,靠其他方法都已经解决不了,除非紧急下网,也就是壮士断腕。”
当自己受到影响的时候,就算是只有1000万的用户,在马化腾的眼里,也是了“就有”的概念了。
“只有”与“就有”这两个概念,对于马化腾来说,并不是按数量的多少来分,而是要按照是影响自己还是影响他人来分的,对自己造成影响的,是“就有”,那怕在数量上仅有1000万,而凡是只对他人造成影响的,是“只有”,哪怕在数量上是2000万甚至是9000万。
马化腾又接着说:“当时确实是在很危急很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如果我们不自己救命就会死掉,到以后就会后悔。”
在马化腾的心里,让用户去死,当然好过让腾讯死。
用户只能当忍者
要么择360,要么选择QQ,这是一个在腾讯公司的淫威之下,用户必须要做出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商家有权选择用户吗?当你去到百货大楼购物的时候,百货公司有权拒绝你的购买行为吗?答案是众所周知的:不能。
这种行为,显然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之规定。
腾讯的QQ软件,是一个商业软件,因此,它必须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说,QQ软件是免费向用户提供的,但免费只是QQ的一种商业模式,并不能说明它是一个非商业性的产品。
然而,腾讯发布会上,腾讯的高管们,却是只字不提由于二选一行为给用户所带来的伤害。
凭心而论,腾讯与360之争,是这两个企业之间的事情,与QQ用户没有半点关系。
用户所关心的是,凭什么你腾讯不许我用其他软件?
但即便硝烟散尽,中国数以亿计的相关用户在这场拉锯战中,一度沦为企业竞相挟持绑架的人质,所受到的权益损害和精神困扰,却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修复。除了对企业漠视消费者利益的口诛笔伐之外,网民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是谁在纵容相关企业打着“保护用户利益”的旗号干着侵犯用户利益的勾当?
腾讯是弱者,用户是忍者
事情的起因本来很简单,QQ管家的推出,触犯了360的利益,于是,蓄谋已久的360终于拉开了攻击腾讯计划的第一步。
“腾讯QQ在偷规用户的隐私!”这是360向腾讯所打响的第一枪,一石激起千层浪,平寂多时的互联网,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然而,马化腾是何许人也?QQ帝国的急速膨涨,早已使得马化腾目空一切,在此情此景之下,居然有人敢向小马哥发起攻击,这口气小马哥如何能够吞得下?
然而,挑战小马哥的,并非等闲之辈,而是IT界的一代袅雄、人称“流氓教父”的周鸿祎,自打从3721创业起,就以流氓手段称雄于世,无论是在3721的流氓软件创业时代,还是在360的正统行业之中,其流氓行为让竞争者们吃尽了苦头。
在对于腾讯的进攻战中,360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目标直接瞄准QQ软件。紧接着,360又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对QQ的弹出窗进行栏载,这一招可以说,是要了腾讯的命。
对于腾讯来说,弹出窗不仅仅是腾讯门户网站的流量最大来源,更是它作用于用户的窗口,这个窗口的丢失,使得腾讯受到了流量与广告收入减少的双重损害。
对于360早已无计可施的马化腾,终于做出了一个令全国网民哗然的决定:6亿的QQ用户,只能够在QQ与360之间任选一个!
腾讯的这种强奸用户的行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反感。
然而,面对着媒体,腾讯却大吐苦水,认为360欺人太甚。
不仅如此,腾讯居然还自称是弱者。如果位居垄断地位的腾讯公司是弱者的话,那些被QQ强奸的用户又算是什么呢?忍者?
把用户看成工具是腾讯强奸用户的原因
腾讯的这种行为,明显地涉嫌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第六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并且同时还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当然,是否真的违法,要由法院来裁决,但是,从法律条文来看,涉嫌违法,是无可非议的。
脱离法律层面,强迫用户二选一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他当然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软件,任何企业都无权要求用户必须使用这个,或者是必须不能使用那个软件。
实际上,从腾讯的所作所为之中,可以看出,腾讯是在拿用户作为武器,来实施它对360的攻击。
腾讯采取这种做法的原因很简单,在腾讯看来,用户只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被腾讯所利用的工具,至于利用这些工具来营利,还是利用这些工具来做武器,对腾讯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鳄鱼的眼泪与弱者的腾讯
在腾讯为二选一行为所辩解的发布会上,腾讯的众高管们,是声泪俱下,向人们哭诉惨遭360的铁蹄之苦。
腾讯,作为一个中国即时通领域唯一的一个巨型垄断公司,居然扮演弱者的身份,是让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腾讯副总裁刘畅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一直在沟通,但现在不是沟通可以解决的。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因为腾讯与360无法沟通,所以腾讯强奸用户二选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从刘畅副总裁的话里,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想法:在与360这个企业的争斗之中,腾讯使用用户作为武器,是理直气壮,顺理成章的,谁让他们成为腾讯的用户呢?
从马化腾语录看他的思路
马化腾:“应该只有2000多万的人受到(强制性的)影响。”“其实我们做的很少,只有不到15%的用户收到拒绝、下线、赶紧卸载的对话框。”
实际上,6亿QQ用户的15%约为9000万,无论是2000万的用户,还是9000万的用户,只要是用户方面受到影响的,对于马化腾来说,只不过都是一个“只有”的概念。
马化腾又说:“从360一开始发布外挂,一天之内就超过1000万的客户端在诱导下被感染,形势非常危急,靠其他方法都已经解决不了,除非紧急下网,也就是壮士断腕。”
当自己受到影响的时候,就算是只有1000万的用户,在马化腾的眼里,也是了“就有”的概念了。
“只有”与“就有”这两个概念,对于马化腾来说,并不是按数量的多少来分,而是要按照是影响自己还是影响他人来分的,对自己造成影响的,是“就有”,那怕在数量上仅有1000万,而凡是只对他人造成影响的,是“只有”,哪怕在数量上是2000万甚至是9000万。
马化腾又接着说:“当时确实是在很危急很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如果我们不自己救命就会死掉,到以后就会后悔。”
在马化腾的心里,让用户去死,当然好过让腾讯死。
用户只能当忍者
要么择360,要么选择QQ,这是一个在腾讯公司的淫威之下,用户必须要做出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商家有权选择用户吗?当你去到百货大楼购物的时候,百货公司有权拒绝你的购买行为吗?答案是众所周知的:不能。
这种行为,显然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之规定。
腾讯的QQ软件,是一个商业软件,因此,它必须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说,QQ软件是免费向用户提供的,但免费只是QQ的一种商业模式,并不能说明它是一个非商业性的产品。
然而,腾讯发布会上,腾讯的高管们,却是只字不提由于二选一行为给用户所带来的伤害。
凭心而论,腾讯与360之争,是这两个企业之间的事情,与QQ用户没有半点关系。
用户所关心的是,凭什么你腾讯不许我用其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