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电力拖动实践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法是现代化建构主义主要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电力拖动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一、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法是电力拖动教学的基本步骤。因为电力拖动教学作为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以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任务设计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并根据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标准设计任务,使其满足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首先,教师需要对整体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同时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有效完成任务。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对课堂知识的整体认识,还能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其次,教师为学生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框架,并为其设计一个整体框架,再将其分为不同的简单、相互联系的任务。例如在学习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可以将任务设计为电动机接触器、按钮连锁等两个任务,两个任务之间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在该学习过程中,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转换,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应注意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区别,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将基本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学习面向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高层次设计,促进学生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任务分析
  对任务进行分析是任务驱动法应用到电力拖动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但其间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對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对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阐述。
  教师对任务分析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同时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分析其间遇到的问题。完成任务分析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在同一水平,这样不仅能实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例如在学习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修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使他们能够主动对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学会利用仪表找出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虽然小组学生能够在集体配合下排除故障,但有些学生由于思路不够清晰、表达不够明确,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引导,纠正学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学会分享,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任务分析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对故障详细排除,为自身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任务评价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还需要熟练掌握整个知识过程、合理总结,保证能够达到一个提高的阶段。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完成任务的实施过程等。
  例如在电力拖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电动机控制线路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工艺使用情况、仪表的使用以及通电的步骤进行评价,并对其总结分析。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其中存在的错误,还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法。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转变为自身的技能,并为以后工作提供有利的实施条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以正面的评价方式来完成,以使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得以增强。除此之外,还需要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保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电力拖动教学中,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就要根据电力拖动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
  (作者单位: 莱芜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成就目标理论下,学生因不同的目标定向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行为。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 成就目标 学习行为  一、成就目标理论的内涵  德维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实体观,一种是能力增长观。能力实体观认为,学生容易建立成绩目标;能力增长观认为,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成绩目标定
对于维修和设计工作来说,有时更需要一种可以模拟增量编码器工作的简易设备,在系统外部提供双路相位移相差90°的信号,而且应具有适用电压范围宽、调节方便、便于携带等
摘 要:针对当前技校学生状况和新的形势,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本文从车工工艺的理论课程出发,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车工工艺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教学对象的要求。
2008年以来每年一次的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对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三次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