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 构建职教育人新格局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刷产业是龙港支柱产业,以创建省级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核心、以小微企业孵化园为基础、以文创街区为配套的印艺特色小镇正成为区域产业集聚、转型发展的新平台。为快速占据印刷产业技能人才培育高地,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率先形成“1 3 1”育人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政、行、企、校等育人主体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高度的“立体、综合、多元”育人新格局。
  “五位一体”各司其职
  “1 3 1”育人新模式中第一个“1”是以学校(龙港职专)为主导,第二个“3”以行业(龙港印刷协会)为指导,企业(龙港市区域内龙头企业浙江新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师工作室为支撑点,第三个“1”以龙港市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纽带。学校、行业、企业、工作室、综合服务体这五个主体各司其职又互相融通。
  学校以参与人才标准制定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有印前设计与制作、包装策划与设计两个方向。但是目前印刷行业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职业技能相应的岗位证书,学校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筹备组的一员,携手北京印刷学院专家、协会和生产企业行家、政府相应管理部门领导,开展调查、学习、研讨,出台了企业管理、岗位技师评选等条例和方案,为下一步推出行业标准奠定基础。同时,学校积极组织专业骨干,根据龙港印刷实际,编写了《电脑印前一本通》《单片机基础与技能实训》等校本教材,进一步规范了专业课程标准,走在全省职业教育的前列。
  企业参与课程与师资建设发挥主体作用。在“1 3 1”模式下, 浙江新雅包装有限公司与学校共同构建了“三级三融三通”课程体系。“三级”即课程目标根据划分为一、二、三级;“三融”即文化课与专业相融、其他专业课程与印刷专业相融合、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相融合;“三通”即学生成才的三个通道,包括升学深造、定向就业和拜师学艺。此外,企业每年都选派10~15位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师傅,不仅在生产技术上给学生指导,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给予引导、在工作态度上给予辅导。
  大师工作室以高端“智库”发挥支撑作用。由北京印刷学院绿色研究院院长袁宇霞教授、吕勇兵老师等16位专家联合成立的大师工作室,搭建了学校师生与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员工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引领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产业技术工艺培训标准等,是龙港印刷人才培养的主要引擎和基地。
  行业协会以“专业 个性”服务发挥指导作用。龙港市印刷包装行业协会以“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为宗旨,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包括帮助学校对接企业,建立大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主持制定行业标准、指导编写本土教材、引进培育人才、提供企业用工信息等工作。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一站式”集成平台发挥纽带作用。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入驻了八戒印艺全球总部、北京印刷学院绿研院海西分院、浙江省印刷装制品质量检验中心、龙港职业中专等重点创新平台和各类服务机构,通过区域人才“线上线下”培训、文化创意创新项目孵化、校企科研成果转化、印刷检验检测服务等为“一站式”创新服务,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中转站和加速器。
  顶层设计创新“共同体”运行机制
  “1 3 1”育人模式的内核即校企合作共同体。为了保障这个共同体能够可持续地运行,学校实施“四共生”战略。
  理想共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为有效加强和协调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根据实际成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企业董事长、校长为顾问、执行董事、总经理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专业组负责人等,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校长兼任主任,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学校招就处负责人兼副主任,具体执行共同体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协调落实年度计划中各项具体工作,确保共同体有效运行。
  利益共生:落实2个共同、3个整合。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培养企业需要的员工:第一学年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各合作企业,第二学年按照企业招工岗位,企业与学生(监护人)进行双向选择,企业完成准员工的预录用,第三学年进行微调后,企业完成准员工录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成立3个项目组,其中课程建设项目组,实现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标准有效对接,重点解决“教什么”问题;课堂共建项目组,建立健全雙导师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制度,整合包括场地、设备、师资、教材、后勤保障在内的职业教育资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评估项目组,探索校企育人评价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聚焦“教得怎么样”问题。
  资源共生:创新校企共投共建机制。共同体的建设经费主要由校企共同投入。运行过程中,企业提供生均2.43万元经费,用于学生见习体验的餐费补贴、跟岗实践及顶岗实习的生活补贴及劳动报酬,同时为每位学生购买保险,并设立优秀实习生奖励基金,按学生人数30%的比例,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近三年,合作企业平均每年投入约25.2万元。学校每年筹备资金150万元左右,用于实训设备设施的更新及维护、课程开发、管理平台的维护运行、企业员工课时补贴、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知识更新培训、优秀教师及企业师傅的奖励、学生技能考核等方面。
  标准共生:深化“2 N”多证融合机制。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将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中职学校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由此构建“2 N”多证融合机制。“2”指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要求学生毕业需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证书;“N”指岗位证书(或职业素养拓展类证书),如印前制作员、凹版制版工、平版制版工、计算机操作员及装饰美工等。目前,印刷专业毕业生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率达99.5%。
  多元发力育人成效持续显现   在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基于“携手同育共赢、支撑产业发展”两个核心目标,实施学校、行业、企业三相对流、三元合一的共融共通模式,为印刷行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有效提升了育人成效,逐步打造起了具有全省辐射效应的产教融合品牌。印刷专业社会美誉度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和服务能力日益提升,学校由此被誉为印刷人才培育的“黄埔军校”。
  现代学徒制加快学生技能素养双提升。通过共同体这一育人平台,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实现了双提升。一方面,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成绩斐然,如陈珊珊同学获第十八届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比赛三等奖,陈勉、王军登同学获2018年温州市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职业素养比赛创新创业赛项三等奖,上官泽昕、罗文淼同学获2019年温州市科技节比赛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经共同体培养的毕业生代表企业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荣获省级奖项8个、市级奖项17个。
  另一方面,毕业生凭借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技能,刻苦的学习的精神深受企业欢迎,供不应求。据2017年统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为96.7%,实习生对合作企业满意率达99.6%。目前,3个定向中有120多人到企业工作,30多人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部门经理。尤其是温州新雅包装有限公司60%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毕业于龙港市职业中专,且历年企业的优秀员工大多毕业自龙港市职业中专。
  北印函授站助力培育高端本土印刷人才。学校和北京印刷学院绿研院合作,创办浙江(海西)函授站,函授站开设了印刷工程专业的高升专、高升本再教育班级,为共同体学生铺就了既能就业也能提升学历的道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社会事业局的高度重视。学校第一届共招收两个班级,学员60余人,他们来自龙港各印刷企业及共同体,目前这些学员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学习相关知识,用更先进的理念来包装生产,助力龙港的印刷产业更上一层楼。下一步,函授站还将增设包装策划与设计高起专班级。
  两大专项培训释放产业发展人才红利。近三年共同体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437人次,培训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新入职员工培训。企业招收的新员工按照入职岗位的不同,由学校组织专业组的骨干教师对合作企业的新员工进行为期2周的技能强化训练。经过培训的员工能在正式上岗后迅速胜任岗位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新员工培训的困难。第二类,企业技术骨干提升培训。企业对一线的优秀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会从中提拔一部分员工从一线岗位走向初级管理岗位。学校负责牵头,整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及行业的优秀师资对这类员工进行岗位核心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培训,并对员工的专业理论进行培训,以帮助其更快的实现身份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养。
  教研双轨并行彰显中职“智”量效应。在“教”的引领维度上,学校作为龙港市印刷专业研训基地,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优势,引领区域内职业学校印刷专业的建设。近年來,承办市级印刷专业各类技能大赛36场次,专业教师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18场次,承接市级印刷专业教研活动8次。学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263人。在“研”的引领维度上,面对龙港市内印刷企业“家庭作坊、散小力微”的现状,学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进入小微印刷企业,帮助他们改进生产线,优化操作流程,提升产品质量。近三年,共举行及参与各类公益活动20余次,派遣教师到各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指导27次,受益人群合计5 000余人次。
  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建立“1 3 1”育人模式,有效克服了原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两张皮”问题,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在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邮件的日益普及,符号@的称呼也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惯而不尽相同。维基百科上给出了@查询进入的名称,名单覆盖五十多种语言,很多都是极具感情色彩的对它形状的解释——通常都是涉及动物的类比。  亚美尼亚人称之为“小狗狗”;芬兰人称之为“咪咪”;意大利人称之为“蜗牛”;希腊人称其为“小鸭子”;德国人称之为“蜘蛛猴”;匈牙利人的叫法有点倒胃口——“蠕虫”或者“蛆”;丹麦人的叫法比较有趣——“大象的a
楼下园子里黄花菜开花了,它橙色的花朵如无数支橘黄的笔,涂抹着明净的天空。  黃花菜古时又称萱草。“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宋朝苏轼诗中的芳心,就是代指母亲的心,故萱草在中国又称“母亲花”。  黄花菜叶片狭长而光亮,似兰草,花开状如漏斗,微卷,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采撷黄花菜,最好是在含苞时。  对于黄花菜,我再熟悉不过了,老家菜园里四周种下了一蓬又一蓬,一蓬叶一蓬花,看上去
有没有人曾羡慕嫉妒恨地看着狗狗或猫猫,暗地里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条尾巴,高兴时可以摇几下?不管你信不信。你的祈祷灵验了。  日本的一位发明家做出了这种尾巴,可以绑在身上,人只要一高兴它就会摇起来,尾巴上装有可感知佩戴者脉搏的传感器,与使用者的心率相连接,因此人的心脏跳动得越快,尾巴就摇得越厉害;当你平静下来时,它也慢下来。  设计了这款古怪玩意的Shota Ishiwatari希望尾巴成为2013年潮
薛收的老爹厉害,是隋朝著名的诗人薛道衡,他自己也很厉害,与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由于他在“三凤”里无论才学还是名声都是NO.1,所以人们叫他“长雏”,意为凤之长雏。  比起三国的“凤雏”庞统,薛收不遑多让。  因为嫉妒薛道衡的诗才,隋炀帝以奏对不称旨将其赐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薛收发誓永不仕隋,蒲州汾阴郡推荐他做秀才,一句话,不干。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他积极地跑到首阳山落草,还拉起
最近经常上火,不是唇边起泡,就是感觉喉咙像卡了异物,夜里睡眠也不好,辗转反侧。就在不久前,上海一个朋友还戏谑道:“你就是贪睡,倒头就睡,永远也睡不醒。”  感觉身体火气太重,得败败火。  以往,调几杯葛羹,拌蜂蜜吸食,降火功能一度对我灵验如神助。这次不知为何,愣是不管用,一大包葛粉见底,火气依然旺旺的。  “粉调”不行,友人建议试试“花治”,菊花、金银花泡水喝。去药店买花,不期然,遇见甘草,往事如
两千多年前,一位诗人在汨罗江畔低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随后他和他未完成的愿望永驻于时间的长河之中;一千多年前,一位卧在病榻上的老者将他的愿望讲给儿子听,于是就有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句;一百多年前,一位左姓将军不畏生死,收复疆土,使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愿望成为现实;五十多年前,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助手们
摘要:实施有效导学,让学案与课堂有机的整合,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潜力,对一些流程和细节做出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预习;课堂;学案;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在创设“有效数学课堂”和“高效数学课堂”的背景下,现在很多教师
一  2017年1月8日的夜晚,鹰潭龙虎山间弯弯折折的柏油路上。  因为记错时间,而错过了景区游览车末班车的我,拄着自拍杆走在四下无人的山道。我打开包看了看,水没了,手机也早已关了机,旁边倒是放有一本《道德经》,令我内心一阵悸动。  当时,高风晚飞,四下静谧,丰子恺有句话说“幸有我来山未孤”,读来也是应景。抬头看见月亮挂在天上,流光皎皎,看得人心颤,我踮着脚伸直手掌,试图去缩短和月亮间的距离。风停
近日,湖南省花垣县教体局领导带领100名花垣新生来到珠江河畔的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开启梦想新征程。花垣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全金文,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龙宗清等一行7人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书记徐策荣的陪同下,参观了“以梦为马”校史馆、多轴实训中心和守望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了解学院厚重文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龙宗清校长表示,感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花垣县
“积分换洗衣粉”“积分换纸巾”这样的促销广告屡见不鲜,但你们听过“积分换战斗机”吗?  1995年,可乐巨头百事公司做了一次促销活动,消费者可以收集“百事可乐积分”换取各种礼物。比如,175积分可换一副太阳镜、1450积分可换一件皮夹克,而700万积分就能换一架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鹞式战斗机。  促销活动本是为了带动消费,百事公司并没有真的想送战斗机,更何况就算他们送得起,美国军方也不会同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