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唐朝也有凤雏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收的老爹厉害,是隋朝著名的诗人薛道衡,他自己也很厉害,与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由于他在“三凤”里无论才学还是名声都是NO.1,所以人们叫他“长雏”,意为凤之长雏。
  比起三国的“凤雏”庞统,薛收不遑多让。
  因为嫉妒薛道衡的诗才,隋炀帝以奏对不称旨将其赐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薛收发誓永不仕隋,蒲州汾阴郡推荐他做秀才,一句话,不干。李渊在晋阳起兵后,他积极地跑到首阳山落草,还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准备响应。然而蒲州通守尧君素已事先探知,派人抓了薛收的母亲,逼他投降。薛收是个孝子,只好放弃了跟隋朝对着干的想法,接受了堯君素抛过来的橄榄枝。
  但不久,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各地纷纷起义,尧君素也投靠了洛阳王世充。薛收放眼宇内,觉得还是李渊更靠谱,于是加盟了李渊集团,将反隋事业进行到底。
  如同鲁肃、诸葛亮对庞统的推荐,在李渊那里,薛收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伯乐——房玄龄。房玄龄把他推荐给了李世民。
  因为是房玄龄推荐的,李世民比较重视,就召见薛收“面试”,问了几个时事政治类的问题,结果薛收所答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李世民一看行啊,明天来我这上班吧。因此,薛收做了秦王府的主簿。在职期间,他勤勤恳恳,讨伐的檄文多出自他的手笔。他写文章很快,有时候坐在马上就写好了,而且没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跟倚马千言的袁虎有得一拼。
  三国时,庞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百里之才,献计征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薛收也证明了自己。当时,李世民奉命征讨王世充。窦建德出于唇亡齿寒的忧虑,带着大军援救王世充,一路打下了不少州郡,聚集荥阳。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辨也派遣部将郭士衡带领几千人与窦建德会合,对外号称三十万,准备和李世民决战。虽然李世明把王世充困在洛阳城内,但窦建德在外,如果他与王世充里外夹攻,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的部将都劝他先收兵观望一阵再说,唯独薛收反对这时候退兵自守。他向李世民分析形势:“王世充龟缩洛阳城,有兵有钱,可是粮草奇缺,所以求战不能。窦建德来势汹汹,希望一决雌雄。如果我们轻易地解除洛阳之围退去,他们就会兵合一处,再将河北的粮草运来,战争没个十年八年也结束不了。用我的计策,只要二十天。”
  薛收给李世民献的计是分兵守营,挖壕沟,筑工事,围城而不出战,软磨窦建德,硬耗王世充。一旦消灭了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不战而降。
  如薛收所料,等窦建德锐气挫得差不多了,李世民倾巢而出,在荥阳的汜水将之一举歼灭,活捉窦建德。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出城投降。
  走进东都洛阳,李世民看到隋朝的宫室那么豪华,感叹不已,薛收却乘机劝谏李世民吸取前朝教训。李世民当场给他打call,平刘黑闼的时候也把他带在身边。渐渐地,薛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直追杜如晦和房玄龄。不过,薛收并未因此恃宠而骄,该说的时候绝不藏着掖着,看到天下承平后李世民热衷打猎,他上书进谏。李世民赏他黄金四十铤,郑重表示:“没有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薛收是幸运的,至少他见证了主公的成功,而不像庞统,中道崩殂。但他又像庞统,轮回着“凤雏”的宿命——英年早逝。武德七年,年仅33岁的薛收患病卧床,李世民去看望他,亲自为他披衣,谈起往日生平,不禁感激流泪。但上天仍然从李世民身边带走了薛收,以至于画十八学士像的时候,李世民犹在叹息他死得太早,无像可画。
  后来,李世民即位当了皇帝,还对薛收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中书令这个位子一定留给他。
其他文献
哈利已经读中学了。他的父母总是这样告诉他:“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别的事情我们都会帮你完成。”  每天早上六点钟,母亲会为哈利做早餐,父亲会帮助他收拾书包;早餐结束后,父亲会驾车送他去学校。虽然,校车每天都会经过这里。哈利也不会骑自行车,因为他的父母担心他会摔跤。每天下午放学,父亲还会驾车接他回家。晚饭后,哈利开始复习功课,母亲替他洗衣服,父亲替他把台灯打开……  是的,哈利甚至不需要自己开台灯。  
中国画技法里,与“工笔”对应的,是“写意”。  如同昼与夜、黑与白,工笔和写意在技法上也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即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方式。写意俗称“粗笔”,指用笔注重神态表现和抒发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细细思之,这两种画法与我的生活轨迹异曲同工。  刚毕业的时候,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事业,是能过上纵情恣意的写意生活。30岁时挣到足够的钱,买一所能看见海的大
如今,高考考场上不少学子往往急得抓耳挠腮,而古人在考场上也不轻松。  科举制始于隋朝,在唐朝发展日趋完备。隋朝和唐初的时候,科举考试中最难的进士科只考策文。自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士科中又增加了杂文考试,杂文中便有诗赋的内容。到了唐玄宗时期,杂文中考诗赋就成了定制。  对古代文人来说,能够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高考”。当时,考生们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来的诗叫作“省试诗”,盖因唐朝的科举考
在杭州举办的期刊转型融合发展培训课上,李明被唤作“明总”,给我们来自全国期刊界的两百多人授课。  2014年11月,“二更”诞生,在每晚二更时分,推送一部原创视频,两年多时间就吸纳了4000万粉丝,成为目前中国最成功的视频自媒体之一。而二更的CEO,正是李明。  穿着灰色的毛线开衫,气质温文儒雅,个头不高,架着黑框眼镜,李明开始了他的讲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位30岁的年轻人,上课当日身体不适,但
小时候,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佛手瓜,藤蔓四处攀爬,墙头上结满了瓜,采摘的时候还要动用梯子,颇费周折。后来,我为它们搭了棚架,瓜生长,人采瓜,两厢便利了。佛手瓜的个头通常不大,可是却有一种天生的慈母情怀,我觉得冰心在诗集《繁星》中歌颂母亲的詩句用在佛手瓜上很合适。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
清晨六点,正是那束光,特別明媚和漂亮。  远处还有着雾气的白纱感,那束光就带着力量穿透云层,径直沿着它的方向射过来,而它的方向正好是母亲站的地方。我蹲着身子,头仰着看那束光照在母亲的身上,那么安静、温暖,似乎是深海里看见的光,让人欣喜又迷恋。  母亲正倾身摘着枇杷树上的枇杷,那些高高在上的黄色枇杷,熟透了带着诱惑的枇杷。母亲用力踮着脚,一手拿着锄头将树枝压下来,一手伸长去采摘,很认真,也很努力地摘
一颗清雅的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如同心底最自然的喜欢。那是夏虫对夏夜的喜欢,是一个人对一首恰好迎合了他心境的歌儿的喜欢。  高尔基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对他来说,“庸俗”不过是一种有趣的或者无关紧要的东西,可是它逐渐把人包围住,它那灰色的雾像毒药或者废气一样浸入了人的脑子和血液。这样一来,人就变得像一块生了锈的旧招牌:那上面一定写明白了是什么行业店铺,然而究竟是什么呢,却已经认不出来了。  一颗清
随着电子邮件的日益普及,符号@的称呼也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惯而不尽相同。维基百科上给出了@查询进入的名称,名单覆盖五十多种语言,很多都是极具感情色彩的对它形状的解释——通常都是涉及动物的类比。  亚美尼亚人称之为“小狗狗”;芬兰人称之为“咪咪”;意大利人称之为“蜗牛”;希腊人称其为“小鸭子”;德国人称之为“蜘蛛猴”;匈牙利人的叫法有点倒胃口——“蠕虫”或者“蛆”;丹麦人的叫法比较有趣——“大象的a
楼下园子里黄花菜开花了,它橙色的花朵如无数支橘黄的笔,涂抹着明净的天空。  黃花菜古时又称萱草。“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宋朝苏轼诗中的芳心,就是代指母亲的心,故萱草在中国又称“母亲花”。  黄花菜叶片狭长而光亮,似兰草,花开状如漏斗,微卷,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采撷黄花菜,最好是在含苞时。  对于黄花菜,我再熟悉不过了,老家菜园里四周种下了一蓬又一蓬,一蓬叶一蓬花,看上去
有没有人曾羡慕嫉妒恨地看着狗狗或猫猫,暗地里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条尾巴,高兴时可以摇几下?不管你信不信。你的祈祷灵验了。  日本的一位发明家做出了这种尾巴,可以绑在身上,人只要一高兴它就会摇起来,尾巴上装有可感知佩戴者脉搏的传感器,与使用者的心率相连接,因此人的心脏跳动得越快,尾巴就摇得越厉害;当你平静下来时,它也慢下来。  设计了这款古怪玩意的Shota Ishiwatari希望尾巴成为2013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