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铃虫对Bt蛋白Cry1Ac抗性现状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植物保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主要为害棉花、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长期种植单价Bt棉花(表达Cry1Ac蛋白)会使棉铃虫田间种群承受单一、持续的选择压力,必然会导致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发生演化.该文概述我国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抗性现状、自然庇护所对棉铃虫Cry1Ac抗性演化的延缓作用以及棉铃虫对Cry1Ac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并对今后我国关于棉铃虫Bt抗性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生猪养殖省份,2018年生猪出栏5034万头,全国排名第二,仅低于河南省.湖南省所产生猪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大量供给周边省份.作为全国重要的生猪流出地,如何落实好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确保不流出一头问题猪是湖南省基层动物防疫检验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现就基层如何落实生猪产地检疫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在国内猪场的阳性感染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养殖场户病急乱投医,随意选择疫苗,不按程序免疫,首免日龄不正确,甚至多种疫苗轮番使用等,免疫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笔者通过多年的免疫实践与调查研究,认为只要抓住伪狂犬病毒易感的关键时间节点,避开母源抗体干扰,选用高效安全疫苗,并科学掌握免疫的时机和方法,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于下,与同行探讨.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的安全生产关系着棉花种植区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全国纺织工业与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棉花上害虫种类繁多,我国已记载有300余种,其中包括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盲蝽和叶螨等多种(类)重大害虫,且为害周期长,生产上如果防治不及时或防治不当,可导致棉花减产20%~30
棉花害虫是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类群,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棉花害虫测报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即20世纪50-70年代棉花害虫测报技术的起步和发展,80-90年代棉花害虫测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000年以来棉花害虫测报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升级,重点总结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和盲蝽等主要害虫在成虫诱集工具、田间虫量调查方法、发生期与发生程度预报和信息传输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完善,展望了未来推进智能化监测工具、大区监测手段和大数据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花生产中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防治棉蚜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长期、大量的使用,棉蚜已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严重影响了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抗性机制研究表明,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涉及解毒代谢能力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葡糖基转移酶等解毒酶基因过量表达介导的解毒代谢增强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引起的靶标敏感性下降是棉蚜对新
为准确快速地诊断浙江省慈溪市麦冬常见真菌病害——炭疽病和黑斑病,基于巢式多重PCR技术,针对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优化巢式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炭疽病病原菌山麦冬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riopes和黑斑病病原菌互隔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方法.结果 表明,建立的巢式多重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同时检测2种病原菌的灵敏度高达100 pg DNA/μL,对10个田间病样进行检测,有5个病样检测到2种病原菌,3个病样
为有效利用弱毒株系交叉保护(mild strain cross protection,MSCP)防控柑橘衰退病,分别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双向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bi-directional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D-PCR)及多重分子标记对四川省眉山市6个柑橘品种30个样品上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
为有效防控瓠瓜果斑病,自浙江省象山县田间采集具有典型果斑病症状的瓠瓜样本,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特异性引物PL1/PL2 PCR扩增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其病原菌进行亚群鉴定.结果 表明:瓠瓜果斑病田间典型症状是发病叶片和果实上病斑由水渍状小斑点逐渐发展为伴有黄色晕圈
为明确我国华北地区棉铃虫种群间遗传分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测定华北地区河北省廊坊市、河南省新乡市和山东省烟台市27份棉铃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并分析这3个市棉铃虫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 表明,华北地区棉铃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345~15375 bp,长度变异主要由基因间隔区的A+T富集区造成,所有样品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在长度上均无差异,总群体间遗传分化很小,遗传分化指数为0.025,基因流水平很高,为19.46.27份样品被聚为亚型Ⅰ和亚型Ⅱ两个遗传分支,但未形成明显的地理结构,其中亚型Ⅱ比例较低,仅包含河北省
为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A蛋白亚家族2(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A member2,ABCA2)在Cry2Ab杀虫机制中的作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棉铃虫ABCA2与Cry2Ab的结合特性,并利用RNA干涉(dsRNA和siRNA)降低ABCA2在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结合细胞毒理学试验分析ABCA2的功能.结果 表明,棉铃虫ABCA2能与Cry2Ab特异性结合;棉铃虫的ABCA2序列与美洲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