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在的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教育。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到教育形式、教学手段,素质教育都发挥了其影响力。而我认为素质教育也应更好地运用到德育工作中。那么,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素质教育呢?教育以人为本,所以我觉得情感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学生的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教学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和情感素质。
  [关键词] 情感教育;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品德;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今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情感融入学生管理。教育心理学认为,互动的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终实现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发奋,教师也会因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更加热爱教育工作,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1 情感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行为是个性和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学生的情感活动容易受到情境的暗示和强化,作为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集体、他人、社会的情感等,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密切相关。有的学生对人生感到彷徨、苦闷,对他人冷漠,不会与人交往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接受有效的情感教育,缺乏情感的交融和呼应,不能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切实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自然也包括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可见,情感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情感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情感是影响人格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情感对道德行为有引发和调节作用,情感一旦形成定势,就能够维持和深化人的某种行为,以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学生的品德教育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情感教育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付出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愉快地接受。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师爱还能使学生仿效教师的品德。学生不仅乐意接受他们所爱慕教师的情操和观点,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这样,教师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就成了他们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情感教育中,教师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用充满情感的激励,能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表现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3 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情感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控制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悦纳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倾注多少情感决定着师生的交往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鼓励多样性,培养创造性;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学会与人合作,善于人际沟通。
  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唤起双方心理的“共鸣”,心理学研究成果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期所给予的教育,学生接受性最强,效果最佳。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关系,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投入的爱,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能够协调师生关系,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果”。情感源于需要,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包括安全、爱和归属、自主和承担责任、被尊重和肯定。这些需要的满足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萌发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情感教育就是在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同时,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及对教师的亲近感,因此,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二、关注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课堂教学理念中,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把他们当成朋友,让他们真正倾吐自己的心声,释放心理负担,以轻松的心态对待学习,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学生的交流,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等,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可以利用学生的个别学习、小组讨论、和做实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练习讨论问题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教学上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萌芽,千万不要泼冷水,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通过探究性、开放性的作业,培养初步独立探索的能力。中学生是渴望理解与交流的。他们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真正塑造出他们的良好的性格和品质。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是通过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来进行思想教育的。通过唱歌教学,演唱优秀的历史歌曲,革命传统歌曲,演唱反映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劳动和生活歌曲,演唱配合思想教育的歌曲以及民族、各地区的民歌等。不仅学生得到演唱技能的训练,并帮助学生认识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我参加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低段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这近二十年的班务工作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在此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初步形成的道德品质,初步培养的各方面的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小学低段能不能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能不能初步地培养好他们各方面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和交际性的工具,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将英语教育推上了空前的地位,想想自己读书那会,上了初中才学字母ABc,而现在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早早地加入到学英语的潮流中。但有些同学上课总觉得缺少那么点活力,总感觉他们“恨”英语,如何使他们变厌学为爱学呢?  药方一:亲其师,信其道  栽一颗种子容易,然而让它茁壮成长绝非易事,教师要当好栽种者还要当好护理员。我们都知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五(
一、标准答案与想象力    新干线上有一题根据“豆儿住在豆英里。”仿写句子,陈祖安写道:“小鱼住在石头里。”她的妈妈霍老师说不行,小鱼不是住在石头里。陈祖安说是住在石头里,他看见了。陈祖安的意思是说小鱼住在石头缝里。“住在石头缝里”按他的理解就是“住在石头里”,算不算他对?  王梅写“小狗住在牛棚内。”对不对?也许她家就是这样呢?  这些答案如果出现在统考试卷上肯定没有分数,但这却是孩子们真实的体
【摘 要】为了让学生快速记忆键盘的位置,我自创了一种“曲线法”和“计算机键位练习图”,可以让学生迅速记忆键盘及指法。短时间牢记键盘位置,为盲打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文字录入;指法;盲打    《文字录入员》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击键方法,使学生能快速实现文字录入,从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做准备。现在新生一般都有接触或使用过计算机,但很少有学生是用标准的指法进行文字录入的,所
阅读,是整体感悟文章,细致品味语言的基础;阅读,是学生文学素养积累的基石;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起点。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阅读是自己生命的扩大,也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宽广的基础。”  尽管阅读如此重要。而学生却在这个“喜食快餐”的环境中少而又少,且不说课外阅读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就连教材中的课文,阅读起来也极不情愿,极为被动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激发学生登人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认识
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华。无凝它首当其冲地要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否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抛弃马克思这一理论呢?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完全要给以否定的答复,只是我们在否定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理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需要联系马克思这一理论来源的当代实际,并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旺盛的生命力。也正如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
复习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及提炼,为达到巩固的目的,须周期反复,交替再现,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科如何复习,是一个盲点。讲讲读读背背之后,一样的练习再做,再考,依然错,这说明复习课除了关注知识体系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答题时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由惯性地被动应付完成,到主动思考学习。教学实践中,复习课更应讲效率,让学生在乐学中提升。    一、目中有人,突破普遍错误点    老师一般都以为复习课最好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13-01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