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现代化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能力增长与思维形成,而数学学科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当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本文将从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特征逐步分析,如何改变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应用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及推广之下,现代教学理念提倡培养综合能力强、创新思维高的实践性人才。而初中数学学科作为启迪学生思想、增长学生见识的重要学科,唯有充分贴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全方位发展,才能有效发挥数学学科的教学特色。以下将简要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盲点所在,尝试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提高。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所需把握的关键
  (一) 在课程教学之中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当中,许多学生之所以出现数学学科应用意识淡薄的状况,关键在于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尚未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以至于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应用意识。鉴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思维认知存在着致命的局限,唯有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之中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方能引导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数学并喜爱数学。就以初中数学学科当中的知识概念“正负数”为例,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范围广阔,不仅有关单位及企业的营业状况表示方法,更涉及温度概念及楼层概念的界定。数学知识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唯有在课程教学之中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才能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在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同时,深入理解知识内容所代表的含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所在,便是在课程教学之中体现数学学科的應用价值,促使学生完成思想上的转变,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独到看法。
  (二) 以巧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一方面,应用意识的形成并非偶然,而需经过长久的锻炼与坚持,如果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又如何拥有联系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解决同样的实际问题,也有截然不同的途径与方法,而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与辩证性是其存在的一大特点,思维能力的匮乏会直接导致学生应用能力的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头等大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巧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条件,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着学生应用能力的增长。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所采用的方法
  (一) 以生活素材与实际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为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彰显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结合生活素材与实际案例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以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认知层次。就以初中数学学科当中的知识内容“三角形全等”为例,该知识原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够用于塑料模具的实际生产,更能够用于破损文物的修复与复原。而“统计学”知识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借助“统计学”知识的利用,人们能够更好的规划生产计划与贸易规模,从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内容当中,而及时以生活素材与实际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层次,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能力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应用意识。
  (二) 问题引导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
  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是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前提条件。而针对学生们的思维现状,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参考价值而又内容新颖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而确保其应用意识的形成。就以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二次函数”为例,涉及的知识概念内容颇多,而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理解二次函数所表示的意义,却不知道该种知识内容的应用途径,关键在于学生在知识理解过程中只是盲目地接受知识,却从未思考过该知识内容有何存在的意义。针对此种现状,教师以“将一张边长为30 cm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x cm的 小正方形,然后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当x取什么值时,长方体的体积最大”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辨析题目含义,从而促进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增强。
  三、 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教学目标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唯有及时以生活素材体现学科应用价值,问题引导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才能有效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忠明.数学的应用与中学数学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4年4期.
  [2]马金宝.当前中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4年31期.
  [3]肖建新.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年35期.
  作者简介:
  刘旺升,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层间埋藏式缝合方法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设计增加了巩膜瓣面积达6mm×6mm(原为4mm×4mm),巩膜瓣缝线增至5针(原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的推进,初中數学学科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它也承载着我国义务教育的理念与方针。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学校和教师很好地把新课改理念与教育教学活动契合起来,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极大促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水平。  关键词:教育理念;激发兴
摘 要:时代在进步,高校的不断扩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升入高等学府学习更多的知识。高中时期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关键阶段。学生除了面对高考升学压力之外,更应该顺应社会时代需要,在此随老师学会对自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那么具体到高中数学教学上,老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这些核心素养的人呢?
摘 要: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有了新的要求。为培养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人才,本文针对数学抽象思维培养从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要从数学的本质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完成对应活动。所以,作为小数学教师,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种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当前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现如今提出了新课改政策,初中数学的教学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数学引用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展开教育工作。本篇文章将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应用策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
摘 要:作业是课堂的延伸,科学合理的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复习以及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农村小数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概述了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的必要性以及设计的原则;其次指出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一般策略,包括“常规 自选”型作业、“独立 合作”型作业以及“书面 实践”型作业;最后提出了创新型的“开放性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作业设计  一、 引
摘 要: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但其同样是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数学教学应在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同时,同步进行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了解数学具有人文性的一面。高中开设的“数学史选讲”教学正是为了加强对数学文化的教育,这是促进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需求。本文对高中数学“数学史选讲”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