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及常规孕期指导,研究组30例加以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两组均干预持续到孕妇分娩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TC、TG、HDL-C、LDL-C、瘦素、.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脂联素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C、TG、HDL-C、LDL-C、瘦素、.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因子水平,有利于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运动;饮食;脂肪因子;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14-02
  目前尚不明确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认为其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患者妊娠期间血糖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高血糖状态可能诱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地治疗干预。饮食与运动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年龄22~38(32.22±2.33)岁,孕周26~37(30.35±4.32)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研究组(30例)年龄23~38(32.58±2.32)岁,孕周27~37(30.25±4.31)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单胎妊娠;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妊娠前患有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存在早产史、巨大儿分娩史。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孕期宣教及孕期指导糖尿病管理及基础的药物治疗等内容。
  研究组加以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1)在患者首次入院时,登记并完善患者个人信息情况,并确定患者体质类型及诊断分型。(2)在患者入院期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个体化的饮食及运动干预。(3)饮食干预。①对患者进行中医饮食干预,嘱咐患者定期来医院学习中医饮食干预课程。②根据患者BMI以及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指南[2]中规定的热量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中脂肪占32%~30%,蛋白质占15%~20%,碳水化合物占55%~65%。合理搭配蔬菜、维生素、谷物、肉类等。保证患者每日所需热量及营养需要。对于气阴双虚者嘱咐可多食用薏米、玉竹、南瓜、黄鳝、山药等食物。对于阴虚热盛者嘱咐可多食用山药、苦瓜、冬瓜、玉竹等食物。(4)运动干预。运动以健身操、快走、转体等中等强度运动方式为主。要求每天餐后运动30 min 。同时建立微信群组,将每日运动情况发送至微信群内,以起到相互激励监督作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因子水平以及妊娠结局。
  血糖水平采用血糖仪进行检测[3]。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瘦素(leptin)、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法测定[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血糖水平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C、TG、HDL-C、LDL-C、瘦素、 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脂联素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C、TG、HDL-C、LDL-C、瘦素、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妊娠结局
  研究组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可能出现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胎兒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胎儿及产妇的生命安全[6]。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控糖方式。本研究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加以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以探寻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血糖水平。该结果与张春萍等[7]人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是因为运动干预可加快患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摄入血糖的分解转化及贮存以及糖氧化,调节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8]。饮食干预依据患者体质情况、分型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减少高能量物质的摄取[9],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研究表明,人体内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与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其水平高低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7]。本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TC、TG、HDL-C、LDL-C、瘦素、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脂联素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C、TG、HDL-C、LDL-C、瘦素、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脂肪因子水平。分析原因是因为通过饮食干预可控制患者糖的摄取量,减轻胰岛素细胞负担,有效调节血糖水平。并且保证了患者每日营养所需,避免出现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通过运动干预,可加快糖氧化,改善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加速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解,提高体内胆固醇分解转化酶的活性,最大限度的减少脂肪细胞沉积量,稳定血糖水平。
  本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有利于妊娠结局。分析原因是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血管容易受到损伤,胎儿在宫内耐受性差,诱发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而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可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在满足患者每日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控糖,从而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因子水平,有利于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高东云,徐霞.饮食管理指导结合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3):72-73.
  [2] 中華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561-569.
  [3] 侯秀真,马合红,王佩,等.运动,饮食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影响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20,5(47),848-851,887.
  [4] 贺笑茜,马秀华,高万里.饮食及运动联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1):1702-1704,1708.
  [5] 王婉茹,梁晓静,林虹.定量运动与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6):41-43.
  [6] 彭锦霞,黄珊珊,谢清娥,等.饮食和运动干预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20,586(35):124-125.
  [7] 张春萍,刘永艳.阶段运动干预联合中医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0):36-38.
  [8] 肖莹.胰岛素联合饮食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方面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17):88-90.
  [9] 隋超,孔慧波.试析饮食护理结合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8):138-139,1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通过多种方式改变睡眠障碍,本文主要探究参附龙骨牡蛎加减方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法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常规血液透析联合参附龙骨牡蛎加减治疗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探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胎膜早破孕妇125例。按照就诊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2019年就诊的65例孕妇是对照组,2020年就诊的60例孕妇是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配合度评分明顯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孕妇的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院前急救护理在重型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重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设置精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8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精细护理组给予精细化急救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抢救成功
【摘要】目的:探究阶段性心理干预在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心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还有术后的并发症状况, 分析护理后的抑郁度及焦虑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术中的血压心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无论术中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来本中心预防保健科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的儿童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儿童在预防接种时常规预防护理,试验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还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
【摘要】目的:探讨对穿刺部位先后用热敷及冷敷干预对B超引导结合MST行PICC置管的的影响,为PICC置管提供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行PICC置管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治疗组采用穿刺前先予局部热敷、穿刺后予穿刺部位冷敷的方法配合于B超引导下PICC置管。评价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穿刺口渗
【摘要】目的:对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顺产产程的影响和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将其中60例设为观察组,行以导乐陪伴护理模式;结果:①观察组产妇总体产程时间为(421.19±27.51)min,对照组产妇总体产程时间为(612.67±39.57)min,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393)。②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结合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140例老年患者分为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每组70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41.45±3.03)分以及
【摘要】目的:比较儿童细菌性肺炎降钙素原与血培养阳性率差异,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诊治儿童细菌性肺炎124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及血液细菌培养检测;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降钙素原及血培养阳性率、病情程度不同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培养阳性中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124例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1.25±0.38)ug/L,血清降钙素原(+)67
【摘要】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全体患者中,病因为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恶性血液疾病分别为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多发性骨髓瘤。全体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的有40例(Ⅳ级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跃(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