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深度理解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对化学实验的探究,体验如何通过科学研究证实理论知识,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形成强烈的探究意识,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以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也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需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并以积极的态度自主进入学习,通过实验探索与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实验教学不同,探究性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确保他们积极参与化学学习,并在探究中满足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教学能有效改变教学现状。新课改提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探究性实验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通过探索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也有较大的帮助。在探究实验中,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并以其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创新与实操能力,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1.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切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都由学生探索得出,因此积极性与参与度较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氯气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二战时期,德英两国交战,为了取得胜利,德军使用了一些黄绿色气体,这些气体导致英国士兵胸闷、咳嗽,甚至死亡。”资料阅读完后便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某一情况下突遇氯气泄漏事件,你该怎么办?如何逃离?另外,氯气是有毒的,为什么自来水中可以使用它呢?”问题一提出,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他们激烈地讨论着,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也会很多。“可以向逆风的方向逃离,或都向高处跑,因为氯气的密度是3.21kg/m2,
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2,所以氯气密度要大一些。”“还可以使用石灰水来喷洒地面。”关于第二问,学生回答:“氯气具有消毒作用,它在水中能长期保持消毒的作用,而还能防止水的二次污染。”“氯气中的次氯酸能杀死细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探索氯气的研究中,实现了实验课堂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2.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力
在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將其改成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化学实验的创造性与探究性显现出它应有的价值。通过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就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化学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够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和物理特征,通过深刻理解将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例如,在鉴别苯、乙烯、甲苯液体的学习中,一般情况都是把这三种液体分别和溴进行作用,乙烯可以使其褪色,不能使其褪色的便是其余二者,之后再继续鉴别。但也有学生根据溶液的性质研究出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的方法,觉得褪色快的就是乙烯、慢的就是甲苯,只有苯是不会褪色的。这种思路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所得,通过实验用所观察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让问题变得更简单。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力非常关键,教师要引导他们感知事物的变化过程,自觉观察实验现象并加深印象,学会透过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实现探索获得结果、研究获得结论的有效学习。
3.鼓励实验延伸与拓展
通过原有实验的延伸与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利用分析与推理等思维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过程进行验证。在设计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创新思维,也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生既学习了基本实验,也会从实验中获得提升,丰富了化学知识。例如,在探究乙烯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将乙烯通入溴水,发现溴水会褪色,这时有学生认为能够让溴水褪色的是乙烯,但是针对这一结论学生意见并不统一,因为在我们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出现二氧化硫,它也可以形成溴水褪色现象。在争议与讨论中,学生探究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要如何检验是否由乙烯造成的溴水褪色呢?我们要如何操作这一实验?”此时,学生便会自主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不再需要教师的管制,而实现了自主践行。因此,只有不断地探索知识才能体现出探究的价值所在,在这样的教育下才能培养出高端的研究人才。
总之,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推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奕霖.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J].宁夏教育,2020(6):65-66.
[2]张宏志.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才智,2020(18):69.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也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需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并以积极的态度自主进入学习,通过实验探索与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实验教学不同,探究性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确保他们积极参与化学学习,并在探究中满足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教学能有效改变教学现状。新课改提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探究性实验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通过探索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也有较大的帮助。在探究实验中,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并以其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创新与实操能力,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1.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切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都由学生探索得出,因此积极性与参与度较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氯气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二战时期,德英两国交战,为了取得胜利,德军使用了一些黄绿色气体,这些气体导致英国士兵胸闷、咳嗽,甚至死亡。”资料阅读完后便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某一情况下突遇氯气泄漏事件,你该怎么办?如何逃离?另外,氯气是有毒的,为什么自来水中可以使用它呢?”问题一提出,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他们激烈地讨论着,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也会很多。“可以向逆风的方向逃离,或都向高处跑,因为氯气的密度是3.21kg/m2,
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2,所以氯气密度要大一些。”“还可以使用石灰水来喷洒地面。”关于第二问,学生回答:“氯气具有消毒作用,它在水中能长期保持消毒的作用,而还能防止水的二次污染。”“氯气中的次氯酸能杀死细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探索氯气的研究中,实现了实验课堂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2.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力
在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將其改成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化学实验的创造性与探究性显现出它应有的价值。通过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就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化学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够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和物理特征,通过深刻理解将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例如,在鉴别苯、乙烯、甲苯液体的学习中,一般情况都是把这三种液体分别和溴进行作用,乙烯可以使其褪色,不能使其褪色的便是其余二者,之后再继续鉴别。但也有学生根据溶液的性质研究出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的方法,觉得褪色快的就是乙烯、慢的就是甲苯,只有苯是不会褪色的。这种思路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所得,通过实验用所观察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让问题变得更简单。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力非常关键,教师要引导他们感知事物的变化过程,自觉观察实验现象并加深印象,学会透过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实现探索获得结果、研究获得结论的有效学习。
3.鼓励实验延伸与拓展
通过原有实验的延伸与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利用分析与推理等思维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过程进行验证。在设计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创新思维,也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生既学习了基本实验,也会从实验中获得提升,丰富了化学知识。例如,在探究乙烯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将乙烯通入溴水,发现溴水会褪色,这时有学生认为能够让溴水褪色的是乙烯,但是针对这一结论学生意见并不统一,因为在我们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出现二氧化硫,它也可以形成溴水褪色现象。在争议与讨论中,学生探究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要如何检验是否由乙烯造成的溴水褪色呢?我们要如何操作这一实验?”此时,学生便会自主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不再需要教师的管制,而实现了自主践行。因此,只有不断地探索知识才能体现出探究的价值所在,在这样的教育下才能培养出高端的研究人才。
总之,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推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奕霖.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J].宁夏教育,2020(6):65-66.
[2]张宏志.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才智,2020(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