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竹芋转基因体系的建立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观赏竹芋是重要的彩叶草本植物,因叶上具有美丽的花纹和鲜艳的色彩而深受大家喜爱。但竹芋属的花雄蕊退化,无种实形成,繁殖后代主要依赖分根繁殖,繁殖系数低、周期长,既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也无法进行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培育[1]。基于此,利用植物生物技术,以竹芋茎、叶等营养器官为外植体,探讨彩虹竹芋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 彩虹竹芋;转基因;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19
  1 试验方法
  1.1 外植体选择
  实验前将从花卉基地购买的试验材料,在实验室进行前期植株灭菌处理。处理方法是用自来水将竹芋根部土壤冲洗干净,然后用30%的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吐温20浸泡24 h后进行室温下水培。大约15 d后在根茎处会长出新芽,切取新芽做外植体[2]。
  1.2 外植体灭菌
  将剪切下来的新芽在500倍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 h,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放在密封玻璃容器中,用高锰酸钾∶甲醛=1∶2 熏蒸10 min。之后将材料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10 s,0.1%的汞溶液浸泡10 min,并分别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5次。
  1.3 启动培养
  将配制好的MS培养基分装于150 mL培养瓶中,用封口膜和耐高温皮筋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内121 ℃灭菌20 min。将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加有6-BA、NAA的MS培养基上,10 d后观察统计外植体脱分化(启动)时间,不定芽分化率,选出适合竹芋再生体系建立的最佳外植体类型和培养基配方。每次处理20瓶,每瓶接种外植体3个,重复3次。
  1.4 增殖培养
  将分化不定芽的愈伤组织分切成0.5 cm×0.5 cm小块和直接诱导出的不定芽接种于不同6-BA、NAA浓度配比的增殖培养基上,每次处理10瓶,每瓶3丛,3次重复。28 d后统计不定芽的增殖系数,筛选出最适增殖培养基。
  1.5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蔗糖30 g·L-1+瓊脂
  6.5 g·L-1,pH值5.8。因为竹芋科植物属阴性植物,喜高温、高湿、弱光的生长环境,所以在组织培养中,采用弱光照变温培养,高温27 ℃,光照1 500 lx培养14 h,低温22 ℃暗培养10 h[3]。
  愈伤组织诱导率=(形成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的无污染外植体数)×100%;
  不定芽分化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外植体数/形成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100%
  增殖系数=增殖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
  生根率=(生根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的再生体系效果
  6-BA与NAA浓度对彩虹竹芋外植体启动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有较大影响(见表1)。在相同浓度的6-BA中,NAA浓度越大,外植体脱分化时间越短;6-BA浓度对脱分化并无显著影响,但当6-BA与NAA浓度同时增大时,外植体脱分化时间亦缩短。
  NA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AA浓度越大,愈伤组织诱导率越高,最高可达99.0%。但接种50 h后观察,较高的NAA浓度虽然愈伤组织分化多,但愈伤组织生长过旺,抑制了不定芽分化,最适的6-BA与NAA浓度比是MS+6-BA 2 mg·L-1+NAA 0.2 mg·L-1和MS+6-BA 3 mg·L-1+NAA 0.2 mg·L-1。
  2.2 不同培养基的不定芽分化率和增殖系数
  6-BA浓度对彩虹竹芋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率和增殖系数有较大影响。不定芽分化率与6-BA浓度呈正相关,随着6-BA浓度增加,不定芽分化率和增殖系数明显增大,配方MS+6-BA 3 mg·L-1+NAA 0.5 mg·L-1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可达93.5%,增殖系数29.9。但增殖系数过大,单株苗长势较弱,因此,综合来看配方MS+6-BA 2 mg·L-1+NAA 0.2 mg·L-1、MS+6-BA 3 mg·L-1+NAA 0.2 mg·L-1、MS+6-BA 3 mg·L-1+NAA 0.2 mg·L-1更适于彩虹竹芋的增殖培养。
  2.3 不同部位外植体再生效果
  以3年生彩虹竹芋为例,发现花茎和茎尖生长点再生频率最高,分别为83.2%和89%。但彩虹竹芋较少开花,所以,在母本较少的情况下常常不易获得花茎外植体。用茎尖生长点做外植体可获得脱毒苗,但灭菌时操作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需做大量试验;用叶片和叶柄做外植体,脱分化时间长,脱分化率极低,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30%左右,且所需时间较长。所以,综合衡量,在彩虹竹芋组培中,新叶芽具有取材方便、脱分化快、愈伤组织发生率高、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系数较大的优点,是组织培养较好的外植体。
  3 试验结论
  彩虹竹芋试管苗根系非常幼嫩、脆性大,在从培养瓶取苗到移栽的过程中容易损伤根系,影响移栽成活率。因此,实验中采取了瓶外生根的方法,即外植体不经过生根培养基,直接将增殖后的外植体切下用生根粉2 000 mg·L-1速蘸处理后直接扦插于基质中,生根率可达85%,生根所需时间大约20 d左右。
  本试验采用彩虹竹芋芽尖、花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成功再生了彩虹竹芋植株。外植体在9种培养基上均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但综合考虑,配方MS+6-BA 2 mg·L-1+NAA 0.2 mg·L-1和MS+6-BA 3 mg·L-1+NAA 0.2 mg·L-1再生效果更好,同时,MS+6-BA 3 mg·L-1+NAA 0.2 mg·L-1也较适于彩虹竹芋的增殖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平.彩虹竹芋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7(6):91,106.
  [2] 张平.‘彩虹’竹芋组培苗温室炼苗[J].中国花卉园艺,2013(2):24-25.
  [3] 丁云峰,马艳丽.培养基及6BA与蔗糖浓度对白桦茎叶去分化率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5(4):69-70.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在Dubowsky提出的增强干扰图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受限最小干扰图RMDM的计算方法,以减少计算EDM图所需的时间和存储EDM图所需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MDM图的姿态控制算法。这种姿 态控制方法
摘 要 在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常采用小班调查法。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一切数据的基础,是二类调查中工作量最大最艰巨繁琐的工作。二类野外调查时,为了提高调查效率,并使记录内容详尽、简明和准确,将调查因子字母化非常有必要。基于此,阐述了二类调查因子字母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河北省二类野外调查时调查因子字母化的表达方式,为相关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时采用这种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类调查;调查因子;字母
为了检验我国2个杂交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的产量表现及抗逆性,中坦双方专家于2017年1—6月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开展联合生产性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STUKA、SITUKAM作
采用浓酸(浓硫酸/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预处理,并用红外光谱图表征.在60℃下利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环氧树脂复合涂料.将涂料涂于Q235钢材上,
天然气作为新型能源燃料是燃烧系统的发展方向,无缝环形炉是包钢首座天然气加热炉,如何加强仪表控制系统及完善仪表设计缺陷是后续工作的重点.笔者阐述了天然气加热炉的工艺
采用流体模型对圆筒内表面PIII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 ,研究了筒内鞘层扩展和交叉重叠对内表面注入的注入能量和注入剂量的影响 .通过模拟发现 ,内表面注入过程存在注入能量
《汉书·董仲舒传》所载《天人三策》有十八条引用孔子言论的引文,基本出自《论语》,数量远超同为儒家经典的《诗》《书》《易》,这是汉代“孔子为汉家制度”思潮的突出表现
摘 要 以粤油7号为花生品种为例,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起垄种植所表现特征特性及产量明显优于其他种植模式,产量最高,其次是覆盖培土种植。  关键词 花生;种植模式;特征特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05  湖头镇位于安溪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9′、
分析了“服务宣传周”活动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的具体内容,对其成功举办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对高校服务
足球作为一项受关注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一直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传统的高校足球教学模式呆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