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生物课有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勤于专研,善于创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 兴趣 教学方法 幽默语言 第二课堂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缺乏,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这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简介如下:
  
  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以下的化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列,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2000年洪水泛滥,全国人民损失惨重,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上游森林被大肆砍伐。黄河时常断流,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听说过“多莉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等等。
  
  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教学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空讲“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应选用一些针对性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提供动力。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锰),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只(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篮(蓝藻)子。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 P→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再也不必为糊口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议论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学生听来饶有兴趣,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等方面讲起: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从而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菌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且不易腐烂、味美的原因。
  5.重点知识实验化。有识之士都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重要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就会错过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此以
  往,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用丰富多彩的幽默语言感染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是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采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枯燥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抽烟,怎么教育他们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异,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对一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太少,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一些自己能动手做的东西,到一些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善于思索与创新,高中生物课就一定会生动有趣。
其他文献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是应用物理概念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物理学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由物理概念和规律组成的判断和推理的逻辑体系。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听懂了物理概念,也能用精确的语言或数学方式给予准确的表达,但在用概念来解决问题时,却依然相当困难。本文从几方面分析总结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供同行商榷和探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 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传染病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引路人?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学内容,从而成为学生探究知识道路上的合作者。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实现换位,让师与生思维同步,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能用换位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基于对这一课程理念的分析和把握,高中生物学教学应渗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根据科学经历和科学家传记,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例如光
猪瘟是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是我国猪的四大疫病之一。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但采用弱毒疫苗对猪免疫后很难区分被免疫和自然
摘 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传授知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把握教学语言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语言 策略    一、把握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思想性    中学教育的对象是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学生,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这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指既要符
摘 要: 如何有效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了几点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情景 教学策略    要想创设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化学实验教学情景的创设应体现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受到以科学为中心的课程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