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 别有洞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啃的骨头,让广大师生大伤脑筋。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笔者别开生面,曲径探幽,对应用题教学也有了一些突破。
  一、用语文眼光解读应用题
  学科本位的思想,一直桎梏着广大师生,使得语文、数学等学科犹如平行道上的旅客,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不仅使得语文少了几分智慧而浮华,数学更逊了少许风骚而失色。在新课程提倡整合学科资源的理论指导下,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用语文的眼光看数学,把学生引出狭隘的、枯燥的、复杂的数学迷宫,引入广阔的、生动的、形象的语文天地,使得数学更显鲜活,更富有灵气。
  例1 李明乘小汽车、王冬乘公交车从六塘去灌南。公交车每分行150米,小汽车每分行180米,公交车比小汽车早走2分钟,结果反而晚到2分钟。你能知道从六塘到灌南有多远吗?
  对这一课外思考题,我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抓住“六塘到灌南”这个题眼以及“早走”“迟到”两个中心词,分析记叙要素。在具体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形象地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我又把学生的思维收回,再回到数学中来,基于对记叙要素的深入分析,学生轻松地发现:
  (1)从时间上看,从六塘到灌南,李明比王东少用了4分钟,即相同的时间内,多行了(2 2)×150=600米;(2)从地点上看,李明和王冬都是要从六塘去灌南,即所用时间不同,行驶路程相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等式条件);(3)从事情发生的过程看,在王冬和李明去灌南的途中,李明每分钟都要比王东多行180-150=30(米);(4)放飞想象,李明到灌南时继续行驶,当王冬到达灌南时,李明比王东多行2×150 2×180=660(米)。这样不但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出现了个性化的解题方法。
  解法一,解:设李明从六塘到灌南用了x分钟。
  180x=(x 2 2)×150
  解:x=20
  180×20=3600(米)
  解法二,(2 2)×150÷(180-150)=20(分钟)
  20×180=3600(米)
  解法三,(150×2 180×2)÷(180-150)=22(分钟)
  (22 2)×150=3600(米)
  加强语、数等学科间的融合,充分利用语文的形象性、美术的直观性、自然的神奇性、社会的亲切性,来解答应用题,必能促进学生形象、细致、清晰、深刻地理解应用题,为其解题劈山开道。
  二、用实践经验理解应用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立在旧有知识和原有经验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过程。而对于一些应用题,学生缺少了理解题意的实践经验,也就“难为无米之炊”。这时,教师就不能局限于学生牵强附会的抽象理解,局限于解题思路、方法上的空洞说教,而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使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例2 甲、乙两人同时同向同地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每分跑80米,乙每分跑60米,几分钟后甲能追上乙?
  对于这道题学生之所以做不上来,并不是此题有多么的深奥,也不是学生天资愚钝,而是因为学生不知道“甲追上乙”是怎么回事。如果把这题放在课外活动课上去解决,让他们在操场跑道上进行追逐,他们就会在实践中、观察中切身体会到“甲追上乙”就是“甲比乙多跑了一圈(400米)”。这样,学生有了实践经验,教师也不用费唇舌之苦,难题迎刃而解。
  应用题中,有好多是属于“做了才知道”的实践题。脱离实践,教师是苦口婆心,却如天方夜谭,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即,犹如海市蜃楼。对于这类题,重要的是让学生做一做,切身体验一下,他们就会心领神会。
  三、用生活知识补充应用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用题的“源头活水”不在数学,而在生活,严格来说,应用题就是生活题。单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应用题,它无疑是一潭死水;只有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应用题,它才显得鲜活。因此,应用题教学,重要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还其生活的本来面目。用丰富的生活知识来补充应用题中的语言空白,让学生明白应用题是“怎么回事”的生活。
  例3 一根长1.2米的长方体木料,如果锯成4段,表面积就增加了0.27平方米,那么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要是单从数学的角度理解此题,“4段”还是“4段”,学生仅从表面上的数字及数学的逻辑角度来解题,此题的解答也定会谬之千里。而当学生把其还原到生活中,回忆一下锯木料的生活情景,或是亲自回去做一做,他们才会恍然大悟,明白“4段”“要锯3锯下,要增加6个截面”的生活道理。把这样的丰富认识,补充到应用题中,再来解题就胸有成竹了。
  四、用集体智慧解答应用题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对于同一个应用题,尽管难于解答,可学生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产生各种想法,如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实现学生彼此心与心的沟通、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学生就会不断地丰富对应用题的认识,深化理解,为其顺利解题扫清障碍。
  例4 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求体积,要知道长、宽、高,或知道底面积和高,这题没告诉我们,没办法求。
  生:只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好了。
  生:高增加2厘米,长、宽不变,就成了正方体,这说明长和宽是相等的。
  生:增加的面积,就是正方体中高为2厘米的侧面积。
  生:因为长和宽相等,所以前面说的四个侧面相等。
  ……
  这样,各抒己见,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在自由、热烈的交流中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汲取、不断自新,他们的解题思路也就越来越广、越来越清晰了。
  生活是源,学生为本。应用题教学应该冲破应试教学“思路训练”的怪圈,跳出数学自身的狭隘空间,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登录其他学科的“网站”。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内容特点、生活经验,以灵活的角度切入应用题教学,让学生以广阔的视野观照之,以深刻的体验理解之,才会有清晰的思路解答之。
其他文献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有感而发,因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从文到诗,紧紧扣住一个“情”字,感受到李、孟之间的一丝依恋、一点伤感、几许惆怅,却是人生中最富有诗意的送别。  “依依惜别”是本课的文眼、情眼,最能体现出朋友间尊重和敬仰的情意之美。抓住这个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置身文本之中,
什么是喜欢?有人说,喜欢就是即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郑旭峰对他的科研工作就是这样。虽然不善言辞,但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记者还是还原了一个低调科学家对自己科研事业持续不断的热情和永不停歇去努力的原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人追求金钱至上,但对于郑旭峰来说,科研永不消逝,热爱至死不渝。  定方向 攀高峰  小时候,生活在福建东山岛的郑旭峰特别喜欢大海。与大海朝夕相伴,让他对那片蔚蓝所承载的未知充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许多企业的愿景是“做大做强企业,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然而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却是例外,董事长兼总裁任泽林告诉记者“我们只在同行业中做生存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效益最好的中小企业。”他认为不论是人还是企业因资源和精力的有限性,只有学会认识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位置,学会控制欲望,从细小入手找到适合的事集中精力去做,并不断坚持完善才会成功。  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于2
主题与背景  阅读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过度的不着边际的生发与解读,让语文学习失去了本来面目,以至于学生感悟的能力很强,却不知、不会用语言文字表达。  近年来,阅读教学愈来愈恢复其本真的面目——教语言文字。文本所承载的内容绝非“教学内容”的全部。每一篇优秀的作品,它的语言文字表现都带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都有其特别的文字魅力,文本的价值就在于此,阅读教学的价值更在于此。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中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新课程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看似简单的三边关系其实并不容易教。学生虽然最后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通过教学也能认识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但是对于“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也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却不容易理解。关于这一点的教学,已然成了新课程教学的一大疑难。  因此,平时有
古诗文简短精炼,如果只就文本教文本,未免流于浅显、单薄,也会显得突兀孤立。古诗文教学和其他文体教学一样,需要拓展延伸,甚至需要多一些拓展延伸与链接。  在主教一首诗文的同时,适度地拓展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诗文典故,相机链接与诗文相关的其他诗文,这样以点带面成体,既能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又能促进学生大量积累古诗文,涵养儒雅之气。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理念“开发课程资源”“用教材教”的
蔡立志很忙!作为上海市技术带头人的他,“忙”首先体现在他紧凑的行程中。  他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飞到北京,采访当天要参加一场漫长的会议,之后还要乘坐晚上7点的飞机飞回上海,因为第二天上午还有一场论坛等着他参加。在如此紧锣密鼓的安排中,他挤出了原本要休息的时间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见到蔡立志时,他刚刚从会议中脱身,脸上挂着笑容,不见多少疲惫之色。刚一坐定,一通电话又追了进来。这样的忙碌在他的
【教前思考】  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  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
前 思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认识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多年来,教师对这个内容的教学研究积淀了大量资源,其中不乏内涵丰富、风格迥异的经典设计和精彩课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出示例题中的表格
每一个刚刚接触英语作文的教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每周周末布置学生写上一篇英语作文然后收上来,教师有时间就仔细阅读,时间仓促的话,就写个“阅”字发下去。这样要求学生写英语作文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通过小练笔,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但是美好的愿望往往与事实相矛盾,可能因为教师的指导不扎实、评讲不到位或是批改不及时,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英语表述和语法错误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