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羽镇符箓文化调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凤翔村世代都制作符箓,各种符箓用于家与庙两个场所。家庭使用的符箓以纸质符箓为主,寺庙使用的以布质、墙绘、木质符箓为主。家庭使用符箓的目的是保护家宅平安,福寿安宁。寺庙使用符箓主要是符箓是寺庙的组成部分。符箓的制作材料和用途都不一样,但从色彩上都基本遵循尚青镶黄挂红的基本原则。本文从制作的材料质地进行分类,从质地的不同解释不同质地符箓的使用功能和禁忌,详细介绍凤翔村的符箓文化在凤羽白族中的重要性,以及解释这种传统文化继续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凤翔村;符箓;家与庙;尚青镶黄挂红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凤翔村符箓定义
  凤翔村位于洱源县城的西南角,距离县城18公里,是凤羽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州内第二大白族聚居村,总人口7297人,耕地面积6180亩,山林面积6890亩,在凤羽镇凤翔村的家庭和庙宇中都使用各种符箓。凤羽的白族人民世代制造符箓、使用符箓,凤羽村符箓是有文字或吉祥动物形象的祈福驱邪用品。在凤翔村,符箓因材质分为五大类:一是纸质符箓,二是布质符箓,三是墙绘,四是木质符箓,五是饵块雕。
  二、种类丰富的纸质符箓
  纸质符箓分吊挂、甲马、挂钱、天地堂、奏善堂(灶君老爷)。吊挂是每次的寺庙仪式用品,一次一用。寺庙里的老妈妈使用青色、黄色、红色的纸剪裁好式样,由当地的书法家写上相应的仪式主题。比如九月初九北斗圣会时就会在青、黄、红三色的彩纸上写上“九皇圣会”,一挂一字,字的两边还会写有对联。每一位神明塑像面前都会写上相应的介绍,如千手观音的吊挂上大字写“九品莲花”,对联上写“千手千眼观世音”“观音妙善南海岸”“法僧常在普陀山”“杨柳枝头撒甘露”“灯影红浮坐莲台”。
  凤翔村众多商铺并没有挂上符箓,采访了几位当地人,他们表示商铺不是家,不用挂符箓。符箓贴于家里的源流是因为“年”这种怪兽,为了抵御“年”,家家户户都要挂符箓。在凤翔村符箓的需求几乎是刚需,在家贴符箓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吊钱一字一挂,由当地书法家写上福寿康宁,和寺庙中的吊挂几乎形制无二,不同在于寺庙中吊挂一会一换,而吊钱、甲马、天地堂、灶君都是一年一换,都是大年三十换天地堂。
  天地堂贴在院子里墙壁上制作的小房子里,如果有老人的家庭就早晚都上香,如果没有老人,上香的频率就低一些。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客家人才把天地堂摆正堂,白族人把天地堂放院子里,可以没有照壁,可是不能没有天地堂。天地堂的符箓两边写“一诚由己格”“五福自天申”,中间是“天地堂”,两边还有“日月”,天地堂的墙上小阁中间写“天地君亲师位”,对联一般写:“敬天地大德,报父母深恩”,门头写“致中和”。这里所说的客家人,是除了白族人之外的人。在院子里的天地堂就是一个小型的房子,有些人家还会有敬酒和供奉的食物。
  三、普及知识的布质符箓
  布质的符箓种类有二十四节气、龙凤旗、龙伞、吊挂四种符箓,出现在每个庙宇里。二十四节气用楷书写在戏台上的顶墙和右侧偏殿挂的锦旗上,七十二候是将二十四节气的每一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为五日,每候都有与之对应的应时而生的自然现象,叫候应。锦旗为长形,除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以外还写有道教的神祇名讳,均为正黄色的底布上用朱红色楷字书写。如“立春正月气节之神”同等的字都是用朱红色书写。而“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雨水”的七十二候的部分为小一号并且是青色字。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锦旗挨个串起挂于神像两侧,旗下方缀有流苏。很多仪式和节气以及月历都是息息相关的,农村生活中月历和节气比阳历要更适合其生活需求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二十四节气从色彩上也遵循尚青、镶黄、挂红的原则。
  四、重塑回忆中的墙绘
  墙绘的符箓是文昌宫以及三教宫天子台上的八卦图,在庙宇楼阁中突出高于地面的台子叫天子台,受访人李先生(67岁生于1950年)表示制作会场用品属于公益,不收取费用,纸质的吊挂也是他帮忙书写的。文昌宫天子台上的天八卦是他和画家的合作,被邀请来画八卦的画家不懂八卦,整个八卦的制作耗时两天,他负责指导以及文字的书写。天子台上的八卦底色以天青色、黄色为主,辅以大红色的灯笼和龙凤幡。中间阴阳的部分画了一只有胡须的黑鱼。第二层以黄色为底色写有八卦。第三层以天青色为底,写了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第四层以黄色为底色写了二十八星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第五层以白色为底,用黄色绘制了二十八星宿相应的形象。第六层纯天青色图形都以里为上,以外为下。李先生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二十八星宿的了解都是来源于书本。
  五、可长久保存的木质符箓
  木质符箓分为木刻符箓、木绘符箓。木质符箓的雕刻者李师傅(67岁生于1950年)出生在凤羽,小学毕业就开始雕木工,制作木工是家传,因为李先生的父亲就是剑川人,并且世代为木工。在李师傅的雕刻作品中,有祖传图案,收录了家里长辈的图案,更多是自己设计图案并且进行雕刻。木质符箓用于印刷天地堂,各种神祗的甲马。比如赐福堂的甲马,左联“南极赐鸿禧”,右联“东皇增福祉”,中间“赐福堂”,在对联中间有一位神祗,左右两位童子,制作好的符箓由他夫人印刷并售卖。在三教宫和文昌宫天子台上的浮雕龙头就是由他雕刻的,大殿内的龙是升龙,天子台上面外面降龙,龙头是请剑川的师傅一起帮忙制作。制作需要纯一百个工,就是一个人要做一百天的意思。木质的龙要涂上漆,不淋雨,可以保持几百年不坏。这几所寺庙的木雕都是贴新补旧的基础上再加以彩绘。李师傅说:“龙是有五爪,在看不到的地方藏起來了一爪”。在木檐下分别是兔含灵芝、鳄鱼、双凤朝阳、双凤挂彩、狮子头。制作木质符箓的禁忌就是要吃素,龙的染色以青色为主,镶嵌黄色,挂一点红(龙尾和龙舌)。木质符箓有驱邪祈福的作用,在我国最早是桃木做的桃符,而木质也由于比纸质和布质更易保存的特点,成为更具有持久性的载体。   六、可食用的符箓饵块雕
  白族民族民间特色的饵块雕是仪式上的祭祀用品,这种饵块雕是整块雕,有各种形态:凤凰、龙、花、桃子,着青色、黄色、红色。每次庙里举行仪式都会制作,饵块是用米浆做成,饵块雕是在整块饵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配以青色的柏叶,作为敬献给神明的食品。每一次祭祀活动做一次,与其他符箓的区别在于,它是献给神明、先祖的,并且是可以食用的。纸质、木质、布质的符箓都属于男女分工合作,而饵块雕的创作却是妇女独立完成,是白族妇女在厨房中的造型能力、想象力、创作力的体现。饵块雕是异于纸质、木质、墙画的符箓,饵块雕不仅是祈福驱邪,还有敬献神的意义。
  七、关于凤翔村符箓文化的思考
  以上符箓的制作从色彩上基本上都遵循尚青、镶黄、挂红的原则,就是说符箓的制作都是以青、黄、红三色为主,从顺序上是以青色为主,占据面积最大,黄色为辅,红色最少,一般以末尾飘带的形式出现,表达了凤翔村白族人民的宇宙观、祸福观。青色代表南方,是天,红色是地,中间的部分书写上吉祥的文字,可以祛除邪秽。
  符箓只出现在家与庙,并不会出现在学校、公厕、商铺、村公所等行政机构。传统的儒式中国的中心其实是在家与庙。在家与庙中的祈福驱邪用品,材质不同,用途不同,但是却长久地镶嵌于凤翔白族人民的生活中,周期性不停地再造。制作者在其中表达了自身的创作思想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直传承不息。然而无论是制造者还是使用者都会日用而不知,知则不全,符箓像一只网,将整个凤羽人民笼罩在一种精神气氛中,而这种精神气氛则是学习、田野劳动、商业活动之外的精神领域。
  在纸质、布质、木质的符箓制作中,男性和女性各有分工,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加了交流,这种合作分工是和谐的基础。墙画是只有男人的合作,在传统的中國,知识掌握在更多的男性手中,在私塾和书籍中他们获得祖辈传承的生活经验以自然科学的规律,经过艺术的加工,通过这种形式潜移默化地继续进行传承。洱源极具特色的饵块雕是妇女独立作业,传统的妇女的生活分工则是在厨房。饵块雕充满各种造型的艺术气息,表达了白族妇女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以预测饵块雕会在白族妇女的想象和创造力中得到新的活力和开发出更多的造型,作为一种文化特色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农业考古,2009(3):162-166.
  [2]白冰.“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3]周红,尚超.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二十四节气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7-158.
  [4]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4):12-17.
  [5]陈霖.从八卦太极图看二十四节气养生[J].中国医药导报,2010(3):100-102.
  作者简介:桑平,女,白族,云南大理,研究生二年级在读,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宋元后中国画绘画艺术逐渐达到高峰,同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题款艺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走向成熟。宋人的题款意识经历了至上而下的过程,文人理论和政治倾向在当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以宋代绘画中的题款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以苏轼、宋徽宗、米芾三者的个人思想、主张以及三者之间的人物关联为线索,探究三人对题款艺术的推动。  【关键词】宋代;题款;诗画一律  【中图分类号】J905 【
20世纪60年代,在大连海洋岛上有一个民兵“三八”女炮班,而且是全国第一个,赫赫有名,被称为“海上集体花木兰”“黄海前哨一颗明珠”。  给叶帅表演打炮弹无虚发  1965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乘船来到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视察驻岛的陆海空三军。他听说名扬全国的第一个民兵女炮班就在海洋岛上,马上来了兴致,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由孩子妈妈组成的女炮班到底有多么厉害。时值盛夏8月,海上微风习习,
编者按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只是在孩子出现了状况,如成绩下降、迷恋电子产品、逃学等,才会去找老师沟通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家长知道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却苦于缺乏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亲子沟通的方法;还有些家长处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情绪焦虑的状态,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同心抗敌:战士们拿起枪赴前线杀敌卫国,学生们走上街头演讲宣传,妇女们在后方生产、救助,海外爱国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文化界人士则以笔杆子和印刷机为武器,掀起一股创办抗战画报的热潮。他们不畏生死奔赴前线,用镜头将战场上一个个硝烟弥漫的瞬间定格,用文字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  素有全国出版中心之称的上海,最先开始行动,密集创办了近20种宣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爱情悲剧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美国一战后的社会面貌,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批判和揭露。细读故事,除盖茨比的爱情悲剧外,一个更深层的悲剧逐渐浮现,即盖茨比、威尔逊和威尔逊太太共同的悲剧——社会阶层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文章从空间占有、情感精神掠夺和生死较量三个方面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成因之一——无法逾越的社会地位进行论证,以期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同时又从中得到关于人与梦想
【摘要】目前,全国有据可查的仓颉庙(祠)、墓(陵)、造字台及出生地等遗迹有40 余处,南乐仓颉陵是历代帝王、官吏及士学学子朝拜的圣地。仓颉陵所在地现为5万余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及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的分析,初步推断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应与传说中仓颉所生活的时代有重合的部分。早期仓颉文化对南乐县的影响是十分深刻和久远的,从历史时期到近现代,从文人雅士到民俗信仰,南乐
【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但思想开放的时代。与汉代的守礼遵矩不同,魏晋士人有着更为自由开放的思想准则,对自我人格更加重视。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对魏晋士人风貌、言行和思想记载的书籍, 从中可以窥探到魏晋士人对人物品藻的标准。除了有《品藻》一篇专列记述人物品鉴,《世说新语》另有一张《容止》刻画魏晋士人对人物形神的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追溯魏晋人物品藻的发展渊源,指出儒家人物品评传统
【摘要】福建福安有“珍艺闻八闽,银辉耀九州”之称的银雕技艺,其中以“珍华堂”的银雕技艺最具有代表性,该技法融合了汉族银雕和畲族银雕的技艺,并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精神基础,畲族银雕技艺蕴含着畲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承载着畲族悠久的民族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银雕技艺在技法传承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当下的发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以其极具诗性的戏剧语言和关注社会黑暗面儿闻名。在其笔下,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往往成为主角。 在《玻璃动物园》中,威廉斯就向读者呈现了挣扎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在这一表象之下隐藏的是作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及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玻璃动物园》;人文情怀;边缘人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文学继尤金·欧尼尔之后
【摘要】苗族年俗文化是苗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历数千年而创造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物质创造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蕴着深刻的苗族民众意愿和风俗信仰。本文以花垣县排料乡芷耳村闹年大会为例,对之活动背景、仪式内容作简要介绍,并着重分析了苗族年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苗族;年俗;芷耳村;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由于独特的宗教信仰、地域环境、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