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彦和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关系探析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语境中,王鲁彦与左翼文学思潮构成了复杂的纠缠关系。一方面,他从切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在时代的感召下不断向左翼文学靠拢,创作了《乡下》和《野火》等极富左翼色彩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阶级斗争空前尖锐,农民彰显出决绝反抗的姿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由先锋,文化楷模”,鲁彦始终保持着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其创作实践与左翼文学的主流趋向发生了一些错位,比如人道主义思想的渗入和抒情气息的弥漫。但毋庸置疑,在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鲁彦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左翼文学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与氧化苦参碱单用及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7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氧化苦参碱组和两者联合治疗组,分别对其
在公示语汉英翻译方面,广大翻译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大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形象。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
目的:用革兰染色和刚果红负染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同一龈下菌斑样本进行分类计数,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样采集40例牙周病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