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村 幸福新生活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波县莫红乡马处哈三峡新村。

  2017年底,36岁的格衣扎且子搬到了盼望已久的新家“三峡新村”。
  格衣扎且子所在的凉山州越西县大花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数村民和格衣扎且子一样,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格衣扎且子一家似乎运气更差些,家里7口,其中3人重疾在身——父亲偏瘫多年,生活不能自理;母亲重病;他自己因罹患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落下残疾。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格衣扎且子每天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豆花,供孩子上学和补贴家用。
  三峡集团支持四川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帮扶越西县的资金很快到位,越西县政府利用这笔援助资金,在大花村旧址旁修建了一片新居。如今,139套干净整洁的新房伫立在道路两旁,文化室、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把这片新居命名为“大花三峡新村”。

格衣扎且子的“新家”


  格衣扎且子一家是第一批搬进三峡新村的贫困户,搬家这天,很多乡亲都来帮忙。其实他并没有多少家当可搬,乡亲们更多的是为他送来祝福。
  格衣扎且子说:“我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大花村,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政府和三峡集团的帮助下,我现在正接受厨师的技能培训。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起点,是格衣扎且子搬到新家后的笑容,更是贫困群众走出贫困阴霾之后的淡定与从容。
  我国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等因素影响,社会发育程度低,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既是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又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堡垒。
  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自2004年大规模开发金沙江下游水电资源以来,一以贯之坚持“四个一”的水电可持续开发理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三峡集团进一步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在2016—2020年支持四川省超过21亿元脱贫攻坚资金。其中更是以解决凉山彝区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为突破口,按照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新村安置点,从完善村落布局规划、改善住房功能、优化户型设计等方面着手,科学规划和有序推进“三峡新村”建设,累计帮助减少贫困人口8万余人。

韩正强归乡后的“新起点”


  越西县大屯乡大营盘村曾因麻风病肆虐,让人望而却步。当初,前来支教的台湾同胞张小姐在此建了第一所小学,让这里的孩子们接受教育,韩正强是这所小学的第一届学生。
  如今,焕然一新的“三峡新村”早已让人看不出曾经的荒凉与破败。
  三峡集团的帮扶,不仅让这里有了干净漂亮的新房子和宽阔整齐的水泥路,还让发展产业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在外打工多年的韩正强,得知三峡集团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后,信心满满地回到大营盘村,干起了养殖业。他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创新的产业天地。如今,韩正强已是大营村的致富带头人。
  “小时候和现在的区别很大,以前我们上学都很困难。我在外面漂了六七年,回家以后发现路都修得很好了,回来以后我就想要做点什么,最后决定搞养殖。现在我们家家户户的生活和外面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因为三峡集团实实在在的帮助,我的家乡才能有这么大变化。”韩正强说。
  基础设施的投入让产业脱贫成为可能,脱贫之策也从简单“输血”转变为“造血”,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算是曾经漂泊异乡的人,在回家的一刹那,也能感受到脚下这块土地的变化。韩正强坚信,往后的每个春天,都会愈发温暖。

热吉苏呷的“新梦想”

其他文献
“小代医生,又来人了,需要我做啥不?”  “没事的,村医叔,我忙得过来。”  说话间,穿着白大褂的代阿维,手里拿着一把银针,微笑着从里屋走出来。  10月30日下午,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阿姑社村卫生室里,算上刚进屋的一位大娘,已有八九个村民围坐在火炉旁,等待从耀州区人民医院理疗科来的“第一村医”代阿维,为她们针灸、推拿。  不一会儿,这些村民的膝盖、脚踝、头顶、肩膀上就扎进了银针,大家坐在卫生室里
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变: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如今,越来越多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住上新房子,找到新工作,过上新生活……越来越多曾经贫困的群众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收获的季节。图/聂康3月5日,贵州省普安县,彝族妇女张圣丽在采摘“白叶一号”。图/丁峰致富能手。图/聂康贵州关岭断桥村,周老汉
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王晨都是凌晨两点起床,醒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打开手机APP规划配送线路。作为武汉美家买菜的司机,王晨在疫情期间还肩负起管理职责,面对订单增多、人手紧缺、交通受限等诸多难题,“踏实做事”成了王晨坚持的朴素原则。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在王晨团队的配送范围之内,疫情之初,这个地点曾被公众贴上“危险”的标签,“如果说不怕,那是骗人的,但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坚持做好!”作为90后的王
在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实现开放发展升级,营商环境是重要基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营建优良营商环境方面,无疑是走在前列的。但是上海不仅仅是徐汇、黄浦,也不仅仅是南京路、华山路,在上海郊区,营商环境建设还有死角。  最近,一位在上海投资教育的爱国台商向我反映:30年前,他响应上海号召,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成立“上海虹桥国际学校”(现更名为上海虹桥国际外
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解决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有效防控疫情扩散,1月23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在武汉蔡甸和江夏两处同时开工,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  作为防渗透领域的专业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行动,在危难之际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承担起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应急医院的防渗工程。应急团队进行防渗膜铺设。半天时间队伍到位  非常之时,方显勇毅担当。  
实施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建设三年行动纲要,这为徐州长远发展明确了坐标。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生态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徐州在加快转型发展中逐步甩掉历史包袱,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城市承载辐射力、生态环境魅力均大幅提升,迈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画家仇立权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仇立权,自2016年开始成为人民日报政治版插图供稿人,他的画作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给人以深刻启迪。  他用3年时间创作了一批以历史巨贪和珅及历史清官为原型的廉政题材艺术作品,共160幅作品,以古鉴今,寓教于画;仇立权又用两年多时间创作了一批“画说习近平用典”系列作品,共145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他看到了病人的痛苦,更看到了抗疫群体的奉献,为此,他熬更守夜,创
因為5-6期为合刊,所以本期内容在5期中,敬请阅览。
“咱们现在生活有奔头,那都是党和政府,还有那些扶贫干部给我们带来的。村里还有一些生活困难的乡亲,既然大家相信我,我就应该好好干,争取多为他们办些实事,办些好事。”获得河南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奋进奖的杨金枝,两年来一直在南阳市唐河县苍台镇后湾村担任村干部,热情帮助乡亲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积极投身扶贫工作。脸上的笑容,坚定的步伐,勾勒出一位干练的“脱贫明星”。  幸福的人生在奋斗中获得,杨金枝
疫情期间,通化供电公司员工查看电力设备。图/盛春喜  “疫魔无情、供电有爱,你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诠释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2月17日,吉林通化供电公司收到来自通化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  1月下旬,正值通化供电公司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生产生活用电之时,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该公司立即投入到防控疫情和保障供电的战斗中,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