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立法“首秀”川渝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经济圈,川渝相向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协同立法,是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下的“第一步棋”。7月1日,川渝两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同步施行,成为川渝协同立法的首项成果。
  以协同立法为突破口,川渝两省市人大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铁路安全管理协同立法工作,凝聚起建设“经济圈”的共识与力量。四川有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鹏飞十分看好两地的营商环境:“川渝协同立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好的消息,未来两地的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
  一张“协同”牌
  “协同”,一直是贯穿川渝两省市人大立法的“主线”,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关键。2020年7月,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订了《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明确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两省市协同立法的首个项目。
  对于第一次开展协同立法的川渝两省市人大而言,如何打好“协同”牌,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协同’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草案制定中,就是‘立法項目协商确定、立法文本协商起草、立法程序同步推进、立法成果共同运用、法规实施联动监督’。”作为制定《四川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承办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规处干部张学美对《条例》的起草、调研、论证很有心得。
  互相配合、共同推进是川渝两地协同立法的显著特点。为防止立法差异造成两地融合发展出现壁垒,川渝两省市人大专门研究制定了协同立法工作办法,让协同立法在制度层面得以固化。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与突破,两地以制度为保障,联合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立法调研的协同度越来越高。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流经川渝两地多个地区,但多年来两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各自为战,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让两地的协同度并不高。
  “在川渝两省市人大的共同努力下,两地针对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协同立法,并在形式上作出创新——四川以‘条例’,重庆以‘决定’的形式分别出台。”在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法治与标准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璐看来,无论是在协同机制、协同方式还是协同内容上,两地的协同程度都在逐步加深。“协同立法能更好地实现对嘉陵江全流域的管理与保护。”张璐说。
  无数次思想的碰撞
  去年9月、12月,川渝两省市人大多次组织两地专家在嘉陵江畔开展共同调研,双方为制定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广泛交换意见,并在立法机制、立法重点、立法计划等方面达成一致。
  “联合调研、联合座谈是协同立法的基础。”张璐说,正是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才有了两地在立法形式上的创新。
  像这样频繁的交流互访,在川渝首个协同立法成果——川渝两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表现更甚。
  回忆起《条例》的制定过程,张学美说:“川渝两省市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分别确定了分管负责人和承办人,双方互留了电话,还建立起微信群和QQ群随时交流,沟通非常频繁。”
  张学美用“就像组成了一个更大的立法工作班子一样”来形容与重庆人大协作起草《条例》的过程。“以前我们在立法时不会去征求其他省市人大的意见,但在这次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草案制定中,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张学美说,川渝两地的市场环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双方合作的目标都是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除了线上经常性沟通,川渝两省市人大还会定期召开阶段性会议,充分发挥法治智库的作用。去年8月,两省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召开了第一次协同立法工作座谈会,对立法进度安排、条文内容设置进行充分沟通。今年2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协同立法,川渝两地6所院校20余位专家展开了一场才智交融的思想盛宴。
  “经常性沟通 阶段性会议”,在“你来我往,常来常往”的频繁交流之下,两地共同完成了川渝第一个协同立法项目,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步调一致”的立法
  翻开川渝两省市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难发现,两省市条例的框架结构基本一致。
  “有关两省市协同的内容是两地共同研究决定的。”张学美说,条例总则中,对川渝两地协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四川的第六条和重庆的第九条作出了一模一样的规定。
  像这样完全一致的规定,在条例相应章节中还有4处——“协同推进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建立成渝地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动机制”、“推进川渝两地法律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和“支持成渝地区行业协会商会沟通交流互认”。
  除此之外,川渝两地针对同类事项还作出了30多条相似规定,实现了重要制度相对统一、相互衔接。譬如,两地以立法的形式将成渝地区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营商环境服务措施固定,使其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这些条文内容,都是川渝两省市“步调一致”协同立法的有力印证。已通过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的《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还特别设立了“区域协作”专章。“专章从规划、污染防治、应急等方面,规定了与邻省市的协同机制、方式和内容,而重庆方面拟出台的法规性决定,其协作内容和四川相一致。”张璐坦言,设立“区域协作”专章,能对嘉陵江流域的资源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防治等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
  合作愈深、成效愈显,川渝两省市人大协同立法的深度、广度正不断拓展,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释放出新的市场活力。
其他文献
省公安系统: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4月4日,家住崇州市的杨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她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调查,要求将其两张卡内近20万元打入指定“安全账户”。就在杨女士打开网银准备转账时,一直尝试联系杨女士的崇州市公安局街子派出所民警终于联系到杨女士:“退出去!不能转!”成功拦截下这起电信诈骗,阻止了打款。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党史学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集体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实践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补齐集体经济发展中“统”的短板,彭山区充分利用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契机,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实施“一村一策”规划为统领,全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体系,集体经济中的“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担好集体经济“大合唱”总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加快成势见效的重要发展阶段,川渝两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了首次联合专题调研。  2021年6月8日至11日,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和万州区,专题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在万州区召开座谈会,为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  此次聚焦“万达开”的跨行政区域联合调研,川渝全国人大代表关注了哪些领域的建设情况?有怎样的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
期刊
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助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互通有障碍、跨域联动成本高和资源统筹有困难等困境。研究发现,应用大数据特征优势解决跨城际困境,在学理解释上存在高度耦合性。在实践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影响区域广、程度深的特点,疫情的联防联控是跨城际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的体现。大数据助力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为大数据驱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运用大数据的收集、储存与共享、分析与挖掘、监控与预测等处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驱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
期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民主的崭新诠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供了新的概念与命题。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民主形态,已有研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缺乏实证分析。以南昌市西湖区“幸福微实事”为分析样本,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出民意征集、民主协商、民主表决、民主监督等关键的结构性要素,政党推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民生议题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标导引,治理型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超越西方民主理论、丰富党治国理政的基层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及构建中国特色民主
民族地区政法队伍:在雪域高原践行为民初心  “沿途一路温馨,暖!很暖!真的很暖!”这是一名广东游客在泸定“平安驿站”警民互动墙上的留言。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阵小憩,小小警务站,细致“微服务”,拉近了警民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甘孜州政法队伍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教育整顿全过程,把教育整顿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全面
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天府中央法务区启动运行为契机,有效聚集法务资源,全面提升服务功能  今年4月,省司法厅印发《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活动中,四川省提出了13项具体举措,其中“加快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位居前列。  沿成都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高楼鳞次栉比。天府大道旁,以天府
美国历来以自由民主的世界灯塔和捍卫人权的全球卫士自居,却长期忽视本国内穆斯林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现实,无视穆斯林群体寻求改善经济机遇和实现宗教信仰自由的呼声,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