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移植失败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反复移植失败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妇幼保健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并进行营养咨询的女性患者3263例,按照移植后结局分为移植成功组(对照组,n=620)和反复移植失败组(n=368)。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反复移植失败的相关因素。

结果

①基本指标:对照组年龄、不孕年限、继发不孕的比例、膳食结构不均衡的比例、选择ICSI助孕的比例均比反复移植失败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P=0.021,P=0.000 1,P=0.000 1,P=0.000 1)。②实验室指标:对照组获卵数、M卵数、双原核(2PN)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剩余冷冻胚胎数比反复移植失败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③代谢指标:对照组胆固醇≥5.2 mmol/L的比例、甘油三酯≥1.7 mmol/L的比例、高密度脂蛋白(HDL)<1.29 mmol/L的比例、白蛋白<40 g/L的比例较反复移植失败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27,P<0.001,P<0.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不孕年限、2PN数、可移植胚胎数、HDL<1.29 mmol/L、白蛋白<40 g/L等与反复移植失败密切相关。

结论

膳食失衡导致白蛋白、HDL降低,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影响2PN数、可移植胚胎数,最终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反复移植失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卵泡敏感指数(follicular sensitivity index,FSI)预测接受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移植(ET)患者临床结局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5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的不孕症妇女,选择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最终纳入1218个取卵周期,1946个移植周期,共分为3组:低FSI组(397个周期)、中F
目前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资源分布呈"倒金字塔"配置,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为此,本文通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联体模式的实践,探讨基于医联体助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实施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成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医联体联盟;其次,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网络;最后,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目前观点认为同种免疫异常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主动免疫已应用于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尚未达到共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主动免疫用于封闭抗体阴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加以综述。
卵丘细胞(cumulus cell,CCs)与卵母细胞之间的双向通信机制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CCs与卵母细胞间的小分子物质运输、信号转导通过缝隙连接调控卵母细胞的发育与排卵。卵母细胞通过自身分泌卵母细胞分泌因子(oocyte secreted factors,OSFs)决定CCs的增殖和分化,进而调节卵母细胞的发育与预防卵泡黄素化,OSFs与糖酵解途径也密切相关。此外,非编码RNA(non-c
目的探索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达满意活产率及安全性的获卵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的12 81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8)(n=3279),B组(获卵数9~17)(n=7031),C组(获卵数≥18)(
肥胖和体脂代谢是困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引起PCOS远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PCOS女性的肥胖比例普遍高于正常女性,且多表现为特征性的腹型肥胖。腹部脂肪量独立于全身脂肪量,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呈正相关。了解体脂分布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为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主要由PKD1和PKD2基因突变所致。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脏囊肿进行性增大增多,破坏正常肾脏结构,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应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reimplantation gene
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发展,通过ART出生的人群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大,ART所涉及的非生理性干预是否会对子代的安全造成隐患,这一问题逐渐引起生殖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虽然多数研究报道对ART安全性持乐观态度,但也不乏一些令人担忧的研究结果。本文从围产儿结局、出生缺陷、内分泌代谢疾病、体格认知发育异常和儿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周期重组促黄体生成素(rLH)与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中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rLH联合rFSH与单独应用rFSH在IVF或ICSI治疗周期COS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长方案在晚卵泡期不同浓度血清孕酮干预后对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分别行长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352例]和拮抗剂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组,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