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情境”命题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8年1月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普通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历史教育逐渐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多维度地运用初步形成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下历史学科教学和教改的重中之重。文章试通过近五年来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命题的具体分析和延伸解读,浅析在“新情境”命题环境下引导学生将核心素养运用于多维度的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初步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育;核心素养;新情境;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3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99-02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历史学习进行可视化的评估与检查,教师需要通过创建多维度的真实问题情境,以此种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进行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和学术情境下养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一、基于学习情境的高考命题
  学习情境是指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史料、图表、历史论述、史论等问题,其核心是作为学科基础的史料,因此,学习情境的实质在于史料情境,而这一情境恰恰是传统的依托课本为框架的知识导向的薄弱之处。针对这一点,近年来的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在史料与问题的结合与考察的视角上做出了新的调整。
  例1: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部分第26题。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如例1所示,本题以新旧唐书高祖、太宗本纪中对唐高祖武德元年七月唐与薛举西秦政权泾州之战的不同记述,考查考生利用多元互证和理解质疑来推断历史事实。但本题的探究性价值恰恰不在证实,而在证伪,因为从材料及B、D选项中可以看出,究竟失败的原因何在,以及战役的指挥者实际是谁,新旧唐书的表述不一。《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后晋时期,而《新唐书》成书于北宋仁宗时期,前后相距百年有余,后者实际上是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鉴于《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而在宋初中原安定后新发现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据整理的产物。浅水原一战在《新唐书》所记述的事实中,除了太宗担任“西讨元帅”和唐军战败,还提及了交战当月太宗“有疾”,但刘文静及诸将与薛举战在旧书中并没有详细提及的细节。由此,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两大疑问:刘文静是为何人?在这一战役中是否起到了相当于前线主帅的作用?是否是由于太宗在战役之时身染疾病因而未能参与指挥而导致战败?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教师在向学生讲评的过程中,即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新旧唐书的有关知识、背景,进而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前往查阅。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養也仍处于养成阶段,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应当尽可能地带领学生收集、整理、研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史料,在掌握一定的史料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史料背后的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坚持怀疑考证、多源互证的原则,才能够真正地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从而培养学生在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对给出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找寻“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的史料实证,并以史料为依据,养成“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术情境的高考命题
  学术情境是“新情境”的四大组成部分中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积累要求最高的一项。学术情境不但跳出了课本知识局限的框架,进入历史学领域“学术研究”的范围内,而且需要学生在这一情境下接触不同的研究范式、研究思路或研究成果,从学习者部分地转变为探究者和思考者。在学术情境下,学生们将接触到历史学领域中一个常见的现实问题:不同的历史学家,由于时代、阶级、史观、视角或掌握史料的不同而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期的历史问题产生了多种看法。如对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产生,中唐、晚唐持续不断的藩镇问题的有关研究即是实例。
  例2: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历史部分第25题。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其他文献
几年前,我到上海市档案馆查阅资料,意外发现了一组1950年上海遭遇国民党空军轰炸的历史照片。其清晰的画面,为我们再现了七十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时代。一  从1949年6月23日起,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宣布对长江口及其以北直至山东半岛的沿海实行封锁。执行封锁长江口任务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刘广凯指挥“太和”“太平”等四艘驱逐舰及小型炮舰,从舟山出动百余次,拦截过往的外籍货轮。为了遏制外轮进入上海港,
强学会  康有为和他的朋友们创立的变法维新协会称“强学会”(“高等学会”),其成员不仅有北京最有学问的翰林,也包括督察院的监察官和内阁的低级文官。政府的机关报——《邸报》,千百年来一直是首都唯一的报纸。但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一份新报纸。它独立于政府,尽管受到它的暗中支持。这份报纸的发行者就是强学会。有趣的是,这时的维新派依然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知道广学会的月刊 《万国公报》 多年以来在高级官员之间广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随着时代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了更为宽泛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那么,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该如何建设呢?笔者从多年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如何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  关键词:师德师风;立德树人;下功夫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03 文章编号:16
摘 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学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湖南省浏阳市荷花街道人民路第二小学自2010年建校起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活动为载体促进阅读,旨在让师生亲近书籍,引领师生从阅读走向悦读。  关键词:阅读习惯;“书香校园”;以活动为载体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05
从1929年开始,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才正式宣告形成。但是3月12日仅仅作为全国统一的节日而已,具体在哪一天动员民众大规模植树,还要由各地政府根据情况来定。例如上海市政府在1931年登報说明:“本埠地气温暖,植树节宜提早十日。”别处3月12日植树,上海3月2日植树,提前了十天。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张学良却在1929年发表通电:“以东省气候较寒,自应稍缓时日。现经议决,辽宁省定为每年4月5日植树,
由于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不久就择机发动“兵变”,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部署陷于紊乱,使战局的天平迅速地向有利于解放军方面倾斜。与此同时,身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做梦都企盼着节节败退的国军能突然来个咸鱼翻身,以挽救气息奄奄的国民党政权。为了给在前线苦撑苦战的“国军”将领打气,他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和亲自打电话到前线时,都反复地强调,“在此党国危难之秋,希望能有力挽狂澜的神勇将军出
原编者按: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司徒美堂这个名字可能已经相当陌生了,但在20世纪上半叶,他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美洲华侨组织安良堂的创始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给他当法律顾问;他是孙中山的挚友,资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他在华侨中募捐1400多万美元、几十架飞机,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他是蒋介石的座上宾,蒋对他礼让有加;他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真心信任的朋友,他逝世后周恩来亲自为他执绋。本文由司徒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对语言非常敏感,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文章以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营造氛围、选择读物、家校引领、阅读输出这四个方面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希望为更多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造氛围;选择读物;家校引领;阅读输出  一、营造氛围——开辟优质的土壤  种子的成长需要合适的
1994年3月11日,我奉命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在香港回归祖国最后一程的坚定步伐里,有一份微薄但是竭尽忠诚的努力。转眼已经25年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1997年7月1日,历史揭开新篇章,“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香港在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具备了一浪更高过一浪的气派,决不会再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任何艰险都无法阻挡她为维护国家主权
1.案例描述  (1)“你动我猜”。刚一上课,我就和学生玩起了“你动我猜”的游戏。我请了4位同学依次用动作表演出“苦思冥想”“连蹦带跳”“手舞足蹈”“蹑手蹑脚”四个成语。几个表演的学生苦于不能说出答案,竭力扭动着身体,摆出各种夸张的动作。其他同学都认真盯着表演的学生看,研究他们的动作,时不时说出些自己猜想的答案来。  当我揭晓正确答案后,有些同学对表演提出了质疑。小宁说:“小刚表演的连蹦带跳,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