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在岁月深处的灯盏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一粒种子,一经播种,在心灵深处就会生根、开花、结果。
  周末和老伴一起去乡下,在清理老屋堆放着的旧物件时,捡到一件沾满灰尘的物什,吹开浮尘仔细端详,原来是一盏早已废弃的老旧油灯。霎时,一盏如豆的灯火在我的记忆中点亮。
  上世纪60年代,家乡还未通电。一到晚间,整个村子漆黑、寂静,除了几声犬吠,再也听不到什么声音。简陋的农舍里映照出一缕缕昏黄的亮光。
  我家住在村子最东头,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划一根火柴点着那盏小油灯,再拨弄一下灯芯,如豆的火苗便发出昏黄的光,窄小的窑洞便依稀可见了。家里的油灯大多是父亲制作的,用废旧的墨水瓶,在瓶盖上钻个孔,用薄铁皮卷一个长度适中的小管,然后把棉线搓成灯捻子穿入小管,再将小管穿过瓶盖的小孔,给瓶子里倒满煤油,一个简易的小油灯就做成了。油灯晃悠悠的光芒照亮一家人,也照亮了我最初的记忆。
  在那个贫穷饥馑的年代,物质非常匮乏,所有紧缺商品都要凭票购买,煤油也是限量供应的。同学的父亲在乡卫生院工作,我问他要了一个废旧的输液瓶,为了给家里买到煤油,课余时间我就去商店门口排队,好不容易才能打一瓶煤油回家。因为商品紧缺,售货员成了当时人们最羡慕的职业。记得有一部影片里,公社书记对一名乡下村小教师说:“只要你好好表现,我就可以提拔你当售货员。”这可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那时还是大集体时代,农村以完成劳动任务的多少来计算“工分”,并按每人所挣“工分”核算口粮分配。我家人口多,劳力少,为了养家糊口,母亲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生活重担。她总是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从不误工。她白天下田劳作,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缝补衣服。每当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沉寂,有个窗口的灯光总是亮到最晚,那忽明忽暗的灯光陪伴着母亲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春夏秋冬,寒暑霜露,总都有做不完的农活,母亲忙碌在油灯下的身影一直伴随着我的记忆。
  在小油灯跳动的火苗下,读书的日子最快乐。一次,我随母亲去了几十里外的外婆家,在二舅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用牛皮纸包着封面的《青春之歌》,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了起来。第二天早晨起床,母亲指着我被油灯熏黑的鼻孔和烧掉的头发,笑得前仰后合。也就是那一次,书在我的眼前洞开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让我痴迷的文学世界。
  1970年,我考上乡级中学读初中,学校晚自习的照明由油灯换成了汽灯。汽灯在外形上与马灯有些相似,但比马灯亮得多,不仅可抗小风,雨天也能使用。汽灯一亮,那白晃晃的光能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照得通明。
  记忆中,汽灯用得最多的是村里唱戏的时候,每年农闲,村头的空地上就搭起了临时戏台,等到台上两盏明晃晃的汽灯亮起来,催场的锣鼓响起来,整个村子便像过节一样热闹,各家各户看似静止的生活又鲜活了起来。演出场次最多的要数“样板戏”,尽管有些内容和台词早已耳熟能详,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看戏的兴趣。
  1981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到离家很远的一所村小教书。学校很偏僻,村子没有通电,客车也没有开通,我只能站在公路上,等待有一辆车停下来。公路的尽头离家还有6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为了回家,我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成了村里第一个拥有“坐骑”的人,这个“第一”让很多村里人羡慕和向往。
  母亲从老家托人传话,说家乡要通电了,听到这个喜讯,我高兴得睡不着觉。我骑车经过6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赶到村里已是点灯时分。记得那一阵子,村里群情激昂,一张张黝黑、饱经沧桑的脸上笑靥如花,挖坑立杆,拉线配表,像过年一样喜庆和热闹。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总算是等来了传说中那个叫“电”的东西,赶上了传说中那种“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好光景。正式通电的那天晚上,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每一张朴实的面容都被灯光照得清晰而饱满。想到国家已经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我们的乡村,我感動、感恩,为国家的变化,为盛世的阳光,为家乡的未来。
  如今,人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节能灯早遍布村庄的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也守护在道路两旁,家家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脑、手机……这些“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电器,乡亲们也早就不觉得新鲜了,好像它们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崭新的日子里,我常让思绪回到岁月深处,去打捞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和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不只是照明方式,更体现在居住、交通、饮食、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
  如果不是突然看到那盏当年全家视为宝贝的小油灯,我可能想不起这流年岁月的嬗变。一盏不起眼的小油灯,虽已时过境迁,但它陪我一路成长,不仅点亮了我温馨的记忆,也点亮了一段沧桑的岁月。它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摘自《固原日报》2019年8月29日)
其他文献
國内的正规大学有多少?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提到国内一些比较出名的名校,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能够说几个这些大学的名称。  只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学,能考上的学生却非常的少。毕竟大部分的学生其实对于国内大部分的大学都不是非常地了解,除了一些名气大的或者自己本地的之外,对外地的一些实力强悍的好学校,了解得不多,最多也就是在网上看看,并不一定多关注。  到了高三的同学,其实该了解的还是要了解一些。虽然说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4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我们知道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从感染病毒到真正进展成为癌症的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及时筛查阻断,就不至于发展为宫颈癌。尤其是目前适龄女性已经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了。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科主任梁慧告诉记者,2017年美国癌症报告表明,过去20年间,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其中癌症筛
在家里铺上一层地毯成为很多人居家保暖的选择之一,但是在地毯的选购、铺设和养护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疏忽走人一些误区。现在就来看看有哪些容易走入的误区吧。  在地毯铺设过程中,地毯的挑选是首要的任务。不过由于对地毯的不熟悉,消费者往往会在选购中走人一些误区以至于选不到合适的地毯。  忽略安全,美观最重要  消费购买地毯时,往往注重地毯的美观而忽略了地毯的安全性。其实某些纯毛地毯容易滋生螨虫等寄生虫,增加儿
家长常发现孩子在换季时出现频繁的咳嗽,甚至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引发的小儿哮喘疾病症状。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鸣以及呼吸困难,同时患病幼儿还伴随可逆性的气道高反应、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小儿哮喘是一种威胁小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概率较高,由于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常影响小儿的正常学习以及日常活动,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部分小儿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疾病最终演变为慢性哮喘疾病并且
小时候住在乡下,常常会坐在门前阶台上,望着远方遥想:远方有什么?有绿色的山林、清澈的小河、白墙青瓦的村舍吗?鸟群飞过蓝天,晚霞洒满江面,这样的景象应该不仅此处才有,别处的景色与此处会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一个人能像风、像云那般自由飞行,那么,大地上的所有景物,一定会轻松地尽收眼底。  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对未知领域的幻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探寻,往往会促使一个人背起行囊,行走大地。明代徐霞客,穷其一生游
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具有医学和法律意义的文书。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这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看药品说明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看清药品名称。有时一种药品有多种药名,如通用名、商品名、别名等。药品的通用名称是国家药典采用的法定名称,不论哪个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都只能使用的名称。商品名称是药
“你这房子不像140平方米。”  在北京购买了新房的王女士,装修完毕后请朋友到家里做客,谈起房屋面积,朋友作出上述评价。  “公摊大,使用面积只有112平方米,公摊就有28平方米,相当于100多万元扔掉了。”王女士略微尴尬,也很无奈。  这套耗尽她全家积蓄的房子,说是三居,但每个卧室放一张床和一个小衣柜就很挤了。  在当下,每一个购买房屋的人,几乎都会遇到类似问题:购房者付钱时用于计价的房屋面积,
去做零活的缝纫店取修补的衣服和一个座套。我问多少钱,那做活儿的女子含笑说:“你让做的这个布套子工钱只收六元,缝补的这个衣服不要钱,我不应该收你工钱的,也应该支持你献爱心哩么。”  这件胛子窝处渗了缝的羽绒服质地良好,是朋友送的,我穿了几次,面料和做工精良,但因为有些小,我把它憋坏了。如果丢弃太可惜了,污染环境不说,还浪费。  送人的东西至少应该完好无损,我给这位女子说了用意,希望缝补牢靠,我好送捐
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很多人经常将营养关注在米饭的好搭档——菜肴上面,却忽视了对米饭的关注。遵循吃米饭的4大原则,才会让米饭也为健康服务。  第一大原则——尽量让米“淡”  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脂,以免增加额外的热量,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
“帮我一起砍价,免费拿心仪好货吧”很多网友都曾经看过自己的朋友圈或微信群里有朋友发出这样的链接邀请,这个起初只是商家营销的手段,现在却被骗子利用,您点开链接有可能进入一個新的骗局。从几元的零食到几千元的手机、上万元的相机,都号称“只要邀请朋友在链接页面中帮忙‘砍价’至0元,即可免费获得该产品。”但是,许多网友却反映砍价后无法成功购买。而近日,北京一市民在朋友圈帮朋友点击“砍价”链接,却被盗取了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