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体育对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体育必然以其特有的生物功能、社会功能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倡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研究和探讨全民体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全民体育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民体育;和谐社会;体育产业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把构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内在本质要求是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该是公共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全民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1背景与目标
  全民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构成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被作为“人事”来抓,在20世纪后期,全民体育作为实现小康的内容开始之一,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且“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为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自党的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继中共中央2002年8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后,党中央又一次从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肯定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中共中央2002年8号文件提出要把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全体国民、重点突出、能够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党的十六大则把全民健身体系进一步具体为全面建殴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能够量化评价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指标。
  1.2构建全民体育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只有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等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的若干方面汇合起来形成一种互动的态势,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描绘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规定的价值目标要使“每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充裕的物质生活”同“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精神生活的统一,强调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人们能够充分全面、白由地;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丰富成果,能够在体力、智力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这些精辟的论断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全面发展”理念。
  1.3全民体育服务业,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民生活质量的行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1)全民体育促进体育产品等各行各业的消费与发展。由于健身、娱乐、休闲等诸多特点,全民体育能够推动旅游业、商业、交通业以及餐饮业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2)开展全民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提高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科学的体育锻炼能缓解和消除劳动者体力及心理上的疲劳,增强劳动者对身心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全民体育还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储备,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从这些意义上说,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也是一种最为经济的生产投资。
  (3)全民体育的发展为广大居民创造就业或再就业机会。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品的需求,丰富的体育产品的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全民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体育产业就业人员增加,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人员的增加,这无疑对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全民体育体系的要求
  解放思想实现理论、体制、科技的全面创新,整个经济、社会环境都将发生变化,全民体育体系的实践也必将同步发展,实践不断发展,理论就要不断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体育的实践中,我们应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使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发扬已有传统,又创造新鲜经验。为此,我们应当紧跟全民体育实践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2.4-5.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35—637.
  [3] 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全民健身计划文集(一)[c].北京: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编,1995.1 7.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生命化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解读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明确生命化课堂的特点,从而灵活掌握课堂节奏,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出相应的生命化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生命化课堂 构建策略  生命化课堂就是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以生命成长为目的,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历史课堂所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不断普及,它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首先,互联网改变了旅游者的信息搜集方式、使得旅游方式多样化。其次,旅游地网络系统的构建,促进了旅游地
摘要:随着课改工作的推进,历史图片作为一部不会说话的历史在高考命题的地位日渐突出。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有大量的历史图片,其中主要包括了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历史图表等。这些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甚至还原、再现历史面貌。  关键词:历史图片 历史信息 运用  历史图片既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否带来绩效的提升及企业对高管实行薪酬激励是否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产
摘要:传统的体育“程序教学法”,其实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因为它能使教学有实效,并能有序进行,教师且能随时掌握学习情况。但它脱胎于“工厂流水线操作模式”,把“人”当做“物”的教育观念,在新世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更新传习教学的目标,必须革新传习教学的内容,必须创新传习教学的形式。  关键词:体育健康 传习教学 创新管见  传习式教学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被广泛地使
大运河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开凿最早的运河,其本身通达黄河、长江、淮河、海河与钱塘江五大水系,为保证运河
目的 了解成都市儿童保健医生对低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期待从儿保医生的角度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11个市辖区妇女儿童医院和妇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创业教育地方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导致市场导向模糊、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人力资源危机,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更大的打击。有效的危机预警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