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树木人格画;儿童人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3-0051-02
【作者简介】石光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心育组长,学校心理咨询员,一级教师。
一、树木人格画:发现成长轨迹的伤痕
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笔者所在学校的美术老师都会带着学生画一次树木人格画,并从中筛选出在心理方面需要提供帮助的对象,这一举措体现出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爱,通过描绘一棵自己喜爱的树,给孩子提供一种正能量。此外,这种简单的绘画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戒备心理,获得较为“纯粹”的测量资料。
以乐乐的故事为例。乐乐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刚进入一年级时,上课经常在课桌下面爬来爬去,严重扰乱同学听课和老师讲课,下课时用冲撞、敲打等方式攻击同学,学业成绩年级倒数第一。同学嘲笑他,老师讨厌他,班主任也感到很头疼。与家长交流时,老师发觉乐乐的爸爸说话嗓门特别高,习惯用一种严重超分贝的音量与人说话。班主任感到十分苦恼和焦虑,最终觉得无法与家长进行沟通。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美术老师用树木人格画进行测量,乐乐的树木人格图画让老师震惊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一棵被利刺层层包裹着的树,树干上长满了尖而粗大的利刺,令人不安甚至感到惊恐的是整棵树的叶子都被尖刺包裹着,老师们将这幅画命名为《千刺杨树》(见图1)。透过这棵树,我们看到这个孩子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和极强的攻击性,全身带刺的杨树无人敢靠近,画面中投射出强烈的攻击性与自我防御性。这个孩子的内心为何如此充满恐惧?老师们不由自主地开始讨论起来,语文老师说道:“难怪他总是喜欢在课堂上说消极的话,经常与别人反着说话,还动不动拳脚相加,反击别人。”我们将测量结果以及沙盘游戏的评估结果告知家长,建议转介。
美术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与课堂,利用树木人格画的训练,从心理学和爱的视角去关注每个儿童的心灵成长,避免班主任老师主观判断,更具准确性和保护性。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则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之下,直观地窥见了孩子心灵的伤痕,进而结合树木人格投射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思考,能更加准确地发现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二、树木人格画:温暖儿童受伤的心灵
我们的工作方法特别体现以下策略:
(一)倾听与尊重。以话语咨询为主,图画为辅,适合以事件为中心的咨询。细细倾听儿童语言表达的相关事件之后,请来访者画一颗自己心中的树。在这个环节中,借助树木画这一辅助工具,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儿童心中的恐惧、焦虑、哀怨、痛苦和挣扎,也可以读到欢乐、温暖、爱与成长。
(二)陪伴与接纳。在树木人格画测评的基础上,我们以沙盘游戏治疗为载体,咨询师提供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儿童通过手的操作和表现,进行“心”的倾诉和表达,可以起到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
(三)变化与成长。一幅画,一个故事,一段心灵的成长。当儿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有困难时,采用图画为主、言语补充为辅的咨询方式。图画既可以将情绪变化的瞬间凝固下来,又可以记录着变化,有助于儿童情绪的表达与梳理。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图画既能描绘其稳定的心理特质,又可以用来记录心灵变化和成长的轨迹。因此,对于儿童心灵阶段性的成长变化,树木人格画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呈现作用。
仍以乐乐的故事为例,经常用高分贝的音量说话会严重干扰儿童的脑电波运行,破坏儿童聆听的品质。当治疗师初次倾听乐乐爸爸的叙述时,发现他说话音量非常高,于是便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陪乐乐的爸爸,训练其轻声说话。连续几次训练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师惊喜地发现乐乐爸爸不再用高分贝的嗓门对着乐乐说话,语速也放慢了。
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游戏治疗,乐乐学会了找老师诉说心里话,说话的音量减轻了,语调也变得柔和了,还主动将自己学习的相声小段说给老师和同学听,赢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扬和鼓励。之后,乐乐练习说相声的劲头更大了,每当他学会一个新段子,就会来说给我听,每次听到我由衷的肯定和赞扬时,乐乐脸上便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看到乐乐如此大的变化,老师、家长都为之感到欣喜与慰藉。
三、树木人格画:塑造儿童健康的人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乐乐的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班主任反映乐乐说话的音量变小了,能够安静地在课堂上听课,学习成绩也随之上升,并且还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当我用沙盘游戏给他做完咨询后,我们聊了一些他最近遇到的不高兴的事。倾听之后我与乐乐进行了交流与分析,他告诉我现在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另外,我发现乐乐说话的音量比从前轻了不少,就特地表扬了他。咨询结束后,乐乐带着满足的笑容走出咨询室,我开始收拾沙盘里的沙具。突然,离开的乐乐又跑了回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回想到这一幕心里都会感动不已。
半年之后,我又给乐乐做了一次树木人格画测验,结果乐乐送给我的是一棵《向你握手的圣诞树》(见图2)。
图2 《向你握手的圣诞树》
图中呈现出的是友好、柔和的画面,与第一次测试中棱角尖锐、充满着明显的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树木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一直在继续,而让全体教师坚守的一个信念是:爱心服务的宗旨就是送给社会一个健康的孩子。因此,面对需要在心理上提供援助的儿童,我们会继续通过树木人格画测验,改善儿童的不良行为,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3-0051-02
【作者简介】石光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心育组长,学校心理咨询员,一级教师。
一、树木人格画:发现成长轨迹的伤痕
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笔者所在学校的美术老师都会带着学生画一次树木人格画,并从中筛选出在心理方面需要提供帮助的对象,这一举措体现出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爱,通过描绘一棵自己喜爱的树,给孩子提供一种正能量。此外,这种简单的绘画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戒备心理,获得较为“纯粹”的测量资料。
以乐乐的故事为例。乐乐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刚进入一年级时,上课经常在课桌下面爬来爬去,严重扰乱同学听课和老师讲课,下课时用冲撞、敲打等方式攻击同学,学业成绩年级倒数第一。同学嘲笑他,老师讨厌他,班主任也感到很头疼。与家长交流时,老师发觉乐乐的爸爸说话嗓门特别高,习惯用一种严重超分贝的音量与人说话。班主任感到十分苦恼和焦虑,最终觉得无法与家长进行沟通。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美术老师用树木人格画进行测量,乐乐的树木人格图画让老师震惊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一棵被利刺层层包裹着的树,树干上长满了尖而粗大的利刺,令人不安甚至感到惊恐的是整棵树的叶子都被尖刺包裹着,老师们将这幅画命名为《千刺杨树》(见图1)。透过这棵树,我们看到这个孩子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和极强的攻击性,全身带刺的杨树无人敢靠近,画面中投射出强烈的攻击性与自我防御性。这个孩子的内心为何如此充满恐惧?老师们不由自主地开始讨论起来,语文老师说道:“难怪他总是喜欢在课堂上说消极的话,经常与别人反着说话,还动不动拳脚相加,反击别人。”我们将测量结果以及沙盘游戏的评估结果告知家长,建议转介。
美术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与课堂,利用树木人格画的训练,从心理学和爱的视角去关注每个儿童的心灵成长,避免班主任老师主观判断,更具准确性和保护性。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则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之下,直观地窥见了孩子心灵的伤痕,进而结合树木人格投射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思考,能更加准确地发现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二、树木人格画:温暖儿童受伤的心灵
我们的工作方法特别体现以下策略:
(一)倾听与尊重。以话语咨询为主,图画为辅,适合以事件为中心的咨询。细细倾听儿童语言表达的相关事件之后,请来访者画一颗自己心中的树。在这个环节中,借助树木画这一辅助工具,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儿童心中的恐惧、焦虑、哀怨、痛苦和挣扎,也可以读到欢乐、温暖、爱与成长。
(二)陪伴与接纳。在树木人格画测评的基础上,我们以沙盘游戏治疗为载体,咨询师提供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儿童通过手的操作和表现,进行“心”的倾诉和表达,可以起到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
(三)变化与成长。一幅画,一个故事,一段心灵的成长。当儿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有困难时,采用图画为主、言语补充为辅的咨询方式。图画既可以将情绪变化的瞬间凝固下来,又可以记录着变化,有助于儿童情绪的表达与梳理。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图画既能描绘其稳定的心理特质,又可以用来记录心灵变化和成长的轨迹。因此,对于儿童心灵阶段性的成长变化,树木人格画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呈现作用。
仍以乐乐的故事为例,经常用高分贝的音量说话会严重干扰儿童的脑电波运行,破坏儿童聆听的品质。当治疗师初次倾听乐乐爸爸的叙述时,发现他说话音量非常高,于是便用了近半小时的时间陪乐乐的爸爸,训练其轻声说话。连续几次训练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师惊喜地发现乐乐爸爸不再用高分贝的嗓门对着乐乐说话,语速也放慢了。
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游戏治疗,乐乐学会了找老师诉说心里话,说话的音量减轻了,语调也变得柔和了,还主动将自己学习的相声小段说给老师和同学听,赢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扬和鼓励。之后,乐乐练习说相声的劲头更大了,每当他学会一个新段子,就会来说给我听,每次听到我由衷的肯定和赞扬时,乐乐脸上便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看到乐乐如此大的变化,老师、家长都为之感到欣喜与慰藉。
三、树木人格画:塑造儿童健康的人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乐乐的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班主任反映乐乐说话的音量变小了,能够安静地在课堂上听课,学习成绩也随之上升,并且还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当我用沙盘游戏给他做完咨询后,我们聊了一些他最近遇到的不高兴的事。倾听之后我与乐乐进行了交流与分析,他告诉我现在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另外,我发现乐乐说话的音量比从前轻了不少,就特地表扬了他。咨询结束后,乐乐带着满足的笑容走出咨询室,我开始收拾沙盘里的沙具。突然,离开的乐乐又跑了回来,给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回想到这一幕心里都会感动不已。
半年之后,我又给乐乐做了一次树木人格画测验,结果乐乐送给我的是一棵《向你握手的圣诞树》(见图2)。
图2 《向你握手的圣诞树》
图中呈现出的是友好、柔和的画面,与第一次测试中棱角尖锐、充满着明显的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树木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一直在继续,而让全体教师坚守的一个信念是:爱心服务的宗旨就是送给社会一个健康的孩子。因此,面对需要在心理上提供援助的儿童,我们会继续通过树木人格画测验,改善儿童的不良行为,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