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答:人们在研究学习效率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专家与新手的学习效率的差异比较中,结果发现,两者的学习特征不同,效率相差很大。如果我们掌握了专家的学习特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心智模式,就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以应对工作的需要。
专家型学习就是像专家一样来应对新问题、处理新任务的学习过程。专家型学习既可以由专家,又可以由一些新手展现出来,从这层意义上讲,具备专家型学习特征的新手或学生,又被称为“专家型学习者”。专家型学习者具有三大特征:即建构活动特征、刻意练习特征、自我监控特征。
1.建构活动特征。专家型学习者要建立新结构或者结合原有结构产生新知识,即专家型学习者,在面临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时,不是简单地抓住细节囫囵吞枣,而是试图在原有心智模式或知识背景上建构属于自己的特有意义,产生新的结构或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内部处理过程,可以保证知识的完全自我消化,从而保证了知识的活学活用,知识具有极强的迁移性与实用性。相反,一般人在学习新知识时轻描淡写,不求甚解,知识的可提取性与可迁移性很弱,导致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遭遇瓶颈。一旦新知识无法解决真实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学习不再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懈怠,导致这一轮学习的失败。两者的差异在于:学习者能否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匹配、区分、管理,并且清楚各自的不同用途,这离不开学习者的复习、整理、归类、分类使用的自我雕琢的过程。如果学习只满足于“接触新知识,感受新知识”前两阶段,没有继续“区分新旧知识,分类使用新旧知识”后两阶段的工作,就达不到专家型学习者的水平。
2.刻意练习特征。专家型学习者从事的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依据一定标准精心设计的;专家型学习者或是被兴趣吸引或是被一个真实的任务驱动,因此,见到结果的意识是强烈的。这一定是一次发现的过程,有一定的思维紧张性,带着期盼与渴望,带着寻宝的快乐,这一过程是一个自足开心的探险之旅。为此,学习者能忍受每天2-4小时的思考、尝试、失败、困惑与上上下下的心情起伏,直到发现答案为止。因此,学习者是乐在其中,持之以恒也就很正常了。相反,一般的学习者也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来学习,比如也有好奇,也想功名,也想成就事业,但通常目标太大太空,没有形成直接可以感受的快乐,因而,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很快就会放弃。长年累月在一件事上保持刻意练习与钻研的态度,完全靠外在的功利心态是做不到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3.自我监控特征。专家型学习者有选择地运用学习策略,根据学习效果对学习行为作出反馈,积极主动地寻求各种学习机会。因为有结果意识,他们会即时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展与动态,随时调整,这避免了经较长时间后觉察到重大失误回头再纠偏的浪费时间。而一般的学习者,通常会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学到哪是哪,不检测,不反馈,没有结果与任务意识,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聚精会神,总是被无关信息吸引而分散自己的精力。因此,要集中精力,就要主动承担一些有期限有明确任务的工作或项目组,带着问题来学习、来探索,如开设公开课或学习方式多元,不断累积学习成果,通过行动解决问题,最终提升自己的行动能力,这是成年学习者的最重要的学习之道。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杨静平)
专家型学习就是像专家一样来应对新问题、处理新任务的学习过程。专家型学习既可以由专家,又可以由一些新手展现出来,从这层意义上讲,具备专家型学习特征的新手或学生,又被称为“专家型学习者”。专家型学习者具有三大特征:即建构活动特征、刻意练习特征、自我监控特征。
1.建构活动特征。专家型学习者要建立新结构或者结合原有结构产生新知识,即专家型学习者,在面临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时,不是简单地抓住细节囫囵吞枣,而是试图在原有心智模式或知识背景上建构属于自己的特有意义,产生新的结构或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内部处理过程,可以保证知识的完全自我消化,从而保证了知识的活学活用,知识具有极强的迁移性与实用性。相反,一般人在学习新知识时轻描淡写,不求甚解,知识的可提取性与可迁移性很弱,导致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遭遇瓶颈。一旦新知识无法解决真实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学习不再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懈怠,导致这一轮学习的失败。两者的差异在于:学习者能否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匹配、区分、管理,并且清楚各自的不同用途,这离不开学习者的复习、整理、归类、分类使用的自我雕琢的过程。如果学习只满足于“接触新知识,感受新知识”前两阶段,没有继续“区分新旧知识,分类使用新旧知识”后两阶段的工作,就达不到专家型学习者的水平。
2.刻意练习特征。专家型学习者从事的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依据一定标准精心设计的;专家型学习者或是被兴趣吸引或是被一个真实的任务驱动,因此,见到结果的意识是强烈的。这一定是一次发现的过程,有一定的思维紧张性,带着期盼与渴望,带着寻宝的快乐,这一过程是一个自足开心的探险之旅。为此,学习者能忍受每天2-4小时的思考、尝试、失败、困惑与上上下下的心情起伏,直到发现答案为止。因此,学习者是乐在其中,持之以恒也就很正常了。相反,一般的学习者也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来学习,比如也有好奇,也想功名,也想成就事业,但通常目标太大太空,没有形成直接可以感受的快乐,因而,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很快就会放弃。长年累月在一件事上保持刻意练习与钻研的态度,完全靠外在的功利心态是做不到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3.自我监控特征。专家型学习者有选择地运用学习策略,根据学习效果对学习行为作出反馈,积极主动地寻求各种学习机会。因为有结果意识,他们会即时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展与动态,随时调整,这避免了经较长时间后觉察到重大失误回头再纠偏的浪费时间。而一般的学习者,通常会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学到哪是哪,不检测,不反馈,没有结果与任务意识,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聚精会神,总是被无关信息吸引而分散自己的精力。因此,要集中精力,就要主动承担一些有期限有明确任务的工作或项目组,带着问题来学习、来探索,如开设公开课或学习方式多元,不断累积学习成果,通过行动解决问题,最终提升自己的行动能力,这是成年学习者的最重要的学习之道。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杨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