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CB晶种合金对A356合金抗“中毒”的长效细化行为

来源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一种新型Al-Ti-C-B(Al-TCB)晶种合金对A356铝合金进行细化,并研究了该晶种合金细化A356合金时的抗Si致“中毒”行为.结果 表明,Al-TCB品种合金对A356合金细化效果远优于Al-5Ti-1B细化剂.向A356合金中添加0.3%的Al-TCB晶种合金,在730℃保温15~480 min,细化效果稳定、无衰退,保温时间为60 min时细化效果最佳,A356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35.3±3.5)μm.以上结果表明,Al-TCB晶种合金具有优异的抗Si致细化“中毒”的能力,从而对A356合金具有高效、长效、稳定的细化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电沉积工艺,通过改变沉积参数,制备出不同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锌.研究了多孔铜骨架支撑三维多孔锌的制备工艺及其作为锌离子电池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40 mA/cm2、电沉积时间为10 min时制得的三维多孔锌在2 mol/L的ZnSO4电解液中,具有较为适宜的阻抗和腐蚀速率.当单位面积沉积锌量维持在6.67 mA· h· cm-2时,改变电流密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形貌.后续封装成对称电池并在0.5 mA/cm2下进行循环测试,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40 mA/cm2时沉积的具有层片状
对半固态CuSn10P1合金进行中温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研究,分析合金在温度为350、410℃,应变速率为0.1~10 s-1时温升效应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将试验数据进行温度修正后建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 表明,高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温升效应对流变应力影响显著.对350℃、应变速率为10 s-1的合金变形行为进行应变分布模拟与组织演变观察,在压缩变形过程中试样中心区域为最易变形区且晶粒内产生大量变形孪晶,孪晶数量随应变量的增大明显增多.
期刊
搅拌摩擦焊(FSW)作为一种新型的固相焊接方法,所形成的焊缝中易含有紧贴型、取向复杂的微细尺寸缺陷.针对铝合金FSW焊缝检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测需求,根据7A09铝合金在地磁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弱顺磁性,提出一种基于铝合金自身磁信号分布的微磁检测方法.通过高精度测磁传感器采集铝合金FSW焊缝表面微弱的磁感应强度变化信号,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性把焊缝缺陷处的磁异常信号精确地从复杂的原始磁感应强度信号中提取出来,将焊缝缺陷信息直观地映射到分离出的d1信号曲线上.结果 表明,微磁检测方法对铝合金FSW焊缝中微细缺
对制备的Cu-0.33Be合金进行固溶(960℃×60 min)和不同时效工艺热处理,对比研究了锻态和时效过程中Cu-0.33Be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变化.结果 表明,时效处理可以显著改善Cu-0.33Be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460℃时效60 min后,抗拉强度达到峰值661.6 MPa,此时硬度(HB)为207;时效60 min时晶粒最小,时效时间进一步延长,晶粒长大;微观断口形貌在锻态时为韧性断裂,随着时效时间延长,韧性断裂逐渐向脆性断裂转变,峰时效后为典型的脆性颗粒间断裂.
采用喷射沉积连续挤压方法制备7075铝合金以消除元素偏析、组织粗大、第二相分布不均和缩孔、缩松等缺陷,并将其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情况与铸态合金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喷射沉积连续挤压7075铝合金杂质元素含量低、组织细小、合金元素分布均匀.金相组织观察表明喷射沉积使沉积坯平均晶粒尺寸比铸态合金显著减小,并呈等轴晶形态.经过连续挤压后,基体致密度提高,第二相细化,沿挤压方向均匀分布.TEM组织观察表明,沉积坯在连续挤压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平均再结晶晶粒尺寸为3~5μm.回归再时效处理后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达到493
研究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NiTi合金成形品质、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引入能量密度来确定NiTi合金的SLM最优工艺成形区间.结果 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增加,试样的微观组织变得均匀.但是,激光功率对相屈服强度影响很大,而扫描速度对位错屈服强度影响很大.最优工艺参数:激光功率为85 W、激光扫描速度为750 mm/s,层厚为25 μm,扫描间距为60μm,试样显微组织呈最完整的方形晶粒结构,在准静态试验表现出优异的压缩性能.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原位自生亚共晶Mg2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Cu和Er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Cu和Er能够使共晶Mg2Si晶粒显著减小,其形貌由粗大的条状和汉字状转变为细条状、点状和纤维状.同时使针状的β-Al5FeSi相转变为细小的不规则富Er和富Cu颗粒.经T6处理后含0.45%的Er和3.5%的Cu的复合材料中共晶Mg2Si相完全球化,且含Er和Cu的颗粒相大部分消失.Er和Cu复合添加提高了铸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1MPa、187 MPa和2.8%,与未
在压铸模挡板钢供货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1100℃×2h均匀化退火、在880℃×30 min后水淬及分别在200℃和250℃回火2h,随后对其显微组织、宏观硬度、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等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经过淬回火后挡板钢的片状珠光体和网状铁素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组织,且抗拉强度和硬度显著增加.淬火+200℃回火后,其耐磨性达到最佳,250℃回火次之,均优于供货态挡板钢耐磨性.
研究了粗铝颗粒含量对纳米Al2O3p/7075铝基分级构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法将7075铝合金细粉(约5μm)和纳米Al2O3颗粒进行高能球磨,再加入0~15%的7075铝粗颗粒进行普通球磨,压坯后真空烧结,最后进行挤压制得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测试其压缩性能和硬度.结果 表明,随着粗颗粒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缓慢降低,但断裂应变显著提高;其中,粗颗粒含量为15%的复合材料强度和硬度分别比无粗颗粒的降低5.0%和7.2%,但塑性提高了27.6%.因此,在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