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爱情的诗化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其成功得之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少男少女爱情的诗化,作者以清新的笔法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丽的伊豆风景图,以沉缓的语调为我们唱出一首美好而又愁怨的爱情之歌。《伊豆的舞女》是一束少男少女纯情美的鲜花,它使人们在欢快愉悦的心情中唤起对初恋的甜蜜回忆,增进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川端康成 小说 伊豆舞女 爱情 诗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也是他前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26年小说在《文艺时代》刊物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有人称它是“一首纯洁的爱情之歌”,“一首日本式古典抒情美的佳作”,“一股源于心泉的清流”......作品情节简单,讲述了一次风雨人生路上的美丽相遇!描写了一段发生在青春期的朦胧的初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这段感情由于主人公之间独特的身份和差异而具有了一种诱人的美,赋予了少男少女纯洁爱情的唯美诗意化。《伊豆的舞女》就象一首意蕴深厚、回味悠长的叙事诗,感伤、精致而又清新淡雅。
  薰子这个日本姑娘的名字淹没在“伊豆的舞女"这一曼妙动人的称谓之下。是的,她叫薰子,一个十四岁的巡游艺伎,有着丰厚漆黑的秀发和像鲜花似娇美的面孔,她的眼角处涂抹着古色胭脂红。这是川端康成先生为我们描述的。
  主人公“我”是一个二十岁的高中学生,性情孤僻。一次,在去伊豆的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迥演出的艺人,并与之结伴同行。认识了一个十四岁左右的美貌舞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为舞女迷人的姿色所吸引,甚至还产生过占有她的邪念。但“我”不愿这种无瑕的美受到沾污和损害。一方面,“我”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更为少女夜晚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当“我”在男女公共浴场看到她裸露着少女纯洁的肉体,欢叫着朝“我”迎面跑来时,从那天真无瑕的神态中,感到了无限的宽慰。舞女也对“我”一见钟情。几天后,“我”的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我”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我”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产生了无限的惆怅和眷恋......
  准确地说,这只是一个忘情的故事。邂逅和告别,告别也就是永别,这中间是一个情窦初开和自持自省的过程,什么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整个故事就像一朵蓓蕾,叫人不忍心又不甘心。这个爱情故事跟日本人心爱的樱花一样,蓬勃而短暂,鲜艳而凄伤,所以,它获得了永生。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少男少女的主人公,即使是萍水相逢,也以爱相待,表达了纯真的爱情。“我”带着对纯真无邪、朴实可爱的舞女薰子的眷恋,义无反顾地跟随下层艺人巡游伊豆半岛。这眷恋谈不上纯粹的爱情,又恰似爱情,既不敢紧紧地把握,又惧怕它从手边无情地溜走。如此便产生了淡淡的哀伤,“我”
  沐在哀伤中,惴惴而行。
  作为处在社会上层地位的大学生“我”,与浪迹天涯、身世浮萍的艺人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歧视造成的无形的隔裂。“我”感到迷惘和无奈,而天真的舞女因此更加愁闷。就在这样的压抑与挣扎中,“我”不得不因囊中羞涩、盘缠无着而登舟辞别。本来无所执,亦即无所失,但远行仍让表面佯装坚强的“我”
  十分伤感,同时,舞女无声中也蕴着莫名的哀怨:“她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舷边的绳梯,回过头去,她似乎想说;‘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
  一次凄美的邂逅,一段山重水复的心路旅程,因离别,成了永远的回忆,而回忆里依稀是清纯含蓄的舞女的身影。少男少女纯真的爱情犹如潺潺春雨夜,悄然开放的一些株淡淡的紫花,在没有月色的冷静风里独自忧戚。
  “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因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纯洁美好的心灵,和旅途中相濡以沫的互助和关怀,才使得这场旅程中不经意的邂逅,变得是那样地美丽,才使得那段懵懵懂懂的爱情美得像一泓清泉,那么地纯洁和蕴涵诗意!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冲突,就像身边无数个日子一样地平平静静,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一种感情。平凡却诗意的感情未必不感人,反而却更具有一种持久的穿透力,不涉及生死却未能如愿的相思恰如一封不知投向何处的情书,牵肠挂肚地,终其一生地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你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我”与舞女的初恋宛如一泓清泉,慢慢地浸润着“我”爱情的心田,也渗入每一位读者的心窝。川端康成写出了少男少女之间刚刚萌动的朦朦胧胧的爱,使小说更具有一种神秘性、幻想性,因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他在当时的同类小说中倍受读者青睐。
  《伊豆的舞女》当之无愧地奠定了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作者带给我们的平实、恬淡 、纯净、清新的意境,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显示了其久远的艺术生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在实训课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使学生更好的提高操作技能,使实训课逐渐变得枯燥无味。本文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研究“六步教学法” 在“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教学情境设计。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 参数设置 教学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产生多元化趋势。既有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又有广阔的相关领域知识的毕业研究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改革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探索、构建新形势下适应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入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
期刊
【摘要】由于秘书学的学科定位不明确,传统的秘书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犹如啃压缩饼干。若要改变现状,秘书学的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框架,从培养学生的秘书角色意识入手,围绕这一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可以做多方面尝试,例如贯穿式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拓展训练模式教学法等。  【关键词】秘书角色意识 贯穿式案例教学 情景模拟 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英汉颜色词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只有在了解和掌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颜色词的翻译。本文分析了英汉颜色词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了英汉颜色词互译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颜色词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1 引言   从翻译实践的起始,文
期刊
【摘要】计算机绘图在建筑制图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已在其他文章中阐述过其重要性。但如何发挥计算机绘图在建筑制图教学中的作用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本人根据实践教学经验从软件的选用,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计算机绘图与制图理论讲授的紧密结合,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绘图软件于制图课程教学中等方面总结出了五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绘图 建筑制图 措施  【中图分类号】TB2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在MBA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在总结MBA案例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多轮实践,分析了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所存在的困难,并对克服困难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总结,以不断提高该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MBA 管理经济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进行大班教学的国情,对大班教学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本文通过古人对教学的一些好的见解,从而提出了对启发式教学的探讨以及应用。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 启发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现在由于我国经济条件、人口数目、文化水
期刊
【摘要】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循规蹈矩,按步就班。建议从四个方面考虑: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相互融合;创新、创业需要有效融合;培养方式与外界的资源环境的整体融合;相关法规与媒介舆论的有效结合,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 创业能力 在校培养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的政策出台以后,各个地方纷纷颁布了教师绩效工资方案。本文收集各个地方学校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共54个,对其中的绩效考核要素及权重做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教师绩效工资能够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师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2008年12月,国务院
期刊
【摘要】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是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业英语 土木工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1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许多外国机构纷纷介入了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