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屈滨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机 构】
:
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全军血液病专病中心,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全军血液病专病中心,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全军血液病专病中心,7
【出 处】
:
白血病淋巴瘤
【发表日期】
:
2015年24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9例FLT3-ITD的AM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1.6 %(39/337),39例FLT3-ITD AML患者中,M5所占比例最高(43.6 %,17/39),其次为M2(28.2 %,11/39);外周血白细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常见的10种突变基因发生的规律。方法选取难治复发AML患者148例。基因测序检测并分析患者骨髓样本中10种常见突变基因,包括激酶类基因FLT3和KIT,转录因子基因CEBPA、NPM1和PHF6,以及表观遗传类基因ASXL1、DNMT3A、IDH1、IDH2和TET2。结果在62.16 %(92/148)的患者中检测到上述基因突变阳性,其中10.14
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淋巴瘤,组织学类型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为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CT、PET-CT及骨髓检查常被用于进行分期。对于PGL的治疗,近年来逐渐向非手术治疗发展。淋巴瘤是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常规化疗方案有效率达60%~80%,手术治疗多用于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通常是指发生MYC基因重排,同时伴有bcl-2和(或)bcl-6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DHL侵袭性强,常规方案治疗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文章就DHL在诊断、生物学行为、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DHL的理解,优化治疗策略,以期改善其预后。
原发乳腺淋巴瘤(PB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亚型,具有独特的特点。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他病理类型比较罕见。文章将以原发乳腺DLBCL为主,阐述其疾病定义、分期,并探讨全身性化疗、局部巩固放疗及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的地位。
酪氨酸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细胞进程和维持稳态的翻译后修饰,酪氨酸磷酸化的异常改变常与疾病发生如代谢障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是在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过程中调节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水平的酶家族。目前研究发现人类共有112种PTP,其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该家族中研究最热、最清楚的成员之一。近年来,PTP1B作为一种积极参与肿瘤发生的酶,引起了广泛关注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病因及机制不明的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经典型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早期正确评估患者预后是指导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目前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病毒感染等因素与H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HL微环境组成及病毒感染因素在H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为HL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策略。PET-CT在预测HL患者的治疗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HL预后评估开辟了一条新的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自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allo-HSCT的157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回归法分析受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初诊白细胞计数、诱导疗程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目的分析首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相关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发生情况。方法收集378例AIS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和临床资料。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Sanger基因测序法检测患者基因组DNA中JAK2 V617F、JAK2 Exon12、MPL Exon10和CALR Exon9基因突变,并分析突变阳性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其他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