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初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教育的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当中,需要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有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初中的语文内容丰富,并且其中很多文章都与环境有关。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环保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的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需要把环保教育不断渗透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初中的语文学科不仅具有人文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在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肩负着环保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初中的教材当中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内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只有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不断增强。
  1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在初中的语文课文当中,都是经过精心细选而找到的佳作,虽然现在的很多文章也在不断与环保内容相联系,可是,都不能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对于环保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自然科学知识能够有效说明的一些品文章,如《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地毯下的尘土》《第一千个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山中避雨》《江南春》《望岳》《登飞来峰》《白鹅》《观沧海》《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勵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2让学生感受环保教育的可行性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环境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需要长久坚持。不仅需要法律来进行制约,还需要人们深刻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自觉保护环境。环境的好坏对民族都会有着一定的影响,环境是靠人类共同的努力,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共同成果。这一切只能通过环保宣传、环保教育才能实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校园内建立环保之窗,利用黑板、墙报来宣传环保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发布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3积极探索环保教育的途径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老师对教材要不断加强理解,利用所持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让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环保教育尤为重要,做到文道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环境的小卫士。
  3.1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
  3.2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后面的图片,从那被砍伐林木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树林和草原》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3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树林和草原》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美丽的花园,高大的菩提树,芬芳的花草,团团的杨柳,生长繁茂的橡树,辽阔的原野。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4结束语
  根据以上内容所述,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的语文教学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把环境保护渗透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让学生从根本去了解自然环境,并从心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才有利于使学生自行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把环保教育不断渗透到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促进整体的环境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娣.浅谈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学科中的渗透[J].新一代(下半月),2013(8):45-48.
  [2]张玲玲.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5):23-25.
  [3]颜玉红.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4(4):33-34.
  [4]聂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试题与研究,2013(7):12-13.
其他文献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举行发布会,《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规定了相应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陕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正确引导,也出现了地区差距扩大、部分地
冰岛似乎到处都是隐藏的诗人。33万冰岛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日常工作之外都对作诗有所涉猎,包括政客、商人、饲马员和为求医学突破而研究当地遗传隔离性的科学家们。即便
期刊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天然气工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必须将天然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本文
目的:对妇女二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60例二胎妊娠妇女和100例一胎妊娠妇女,采用孕期医学检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妊娠期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
【摘要】建筑给排水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应用科学,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给排水不仅要完成其本身固有的基本功能,还要向人们提供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其服务内容和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和变化。其中,自动抄水表系统、同层排水系统以及喷淋灭火系统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代表着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总结分析了上述几种给排水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现阶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也引起了广大教师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也引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rn一号文件共分7个部分26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仅要研究大学体育课程更要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本文在维普、万方数据的数据库和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大型权威数据库,获取相关论文发表200余篇,著作超过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