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几个含有“谁为”的唐诗难句

来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礼谁为赗”的意思是“行礼时拿什么东西相送”,“谁为”相当于上古汉语中的“何以”,意思是“用什么”;“谁为尘识昏”的意思是“怎么能被尘垢之见所蒙蔽”,“谁”表示不可能,意思是“哪能”,“为尘识昏”是被动式;“朱紫谁为号”的意思是“大夫和诸侯,什么都是虚名”,“谁”既不是表示人物,也不是一般地表示事物,而是表示任指,意思是“无论什么”;“谁为晚达心”的意思是“难禁晚年显达的激动心情”,“谁为”是“难为”之误;“谁为报金徽”的意思是“谁替我报知远在金微山的心上人”,“金徽”是“金微”之误。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语料库里"小子"词义的分析,归纳出"小子"词义的历时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提供材料。
摘 要 为了统计和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分配情况,经济学界往往通过入户调查获得家庭收入与消费等数据,采用洛伦兹曲线模型来进行数据拟合.洛伦兹曲线模型拟合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描述.本文构建了一类凹凸组合的洛伦兹曲线模型,并针对19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基尼系数能较好地描述收入分配现状,对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中含有“mouth”和汉语中含有“口/嘴”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用例主要取自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旨在揭示研究“mouth(口/嘴)”在两种语言中的转喻的认知共性和个性及其缘由。  关键词:mouth口/嘴转喻对比一、引言  隐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果颇丰。相较而言,转喻则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次要地位。直到9
深秋十月,禾熟蟹黄蚝飘香。每年农历10月起至翌年清明节前后一段时间,是阳西县程村镇沿海蚝农们丰收喜庆且最为繁忙的日子。这个季节,走进被誉为“蚝乡”的程村镇红木山村,到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