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角度下的“又见平遥”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又见平遥”互动实景剧属于山西省平遥县旅游重点创新项目,它试图通过讲述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千里救人”的故事来弘扬平遥人民和晋商的“义”字精神。但是整部剧中各个环节中都充斥着男性的凝视下对女性的物化,因而消解了这部剧原本想表达的意义,反而变成了宣传封建父权制思想的利器。在这部剧中,观众没有得到应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义”的教育,得到的是通过大量色情艳俗的肉体暴露和离奇生硬剧情而传达出的感官刺激和封建理制的说教。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试图用父权制观点来分析阐述“又见平遥”实景剧中物化女性、压迫女性的种种表现,来说明这部剧未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而堕落成讨好取悦男性观众的封建父权制的戏剧。
  【关键词】“又见平遥”;女性主义;父权制
  【作者简介】何川(1990.07),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一、情节介绍
  山西平遥县旅游节目“印象平遥”是由王潮歌导演的“印象系列”剧目之一。它通过四幕剧讲述了一个“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故事:在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得白银三十万两,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沙俄,试图赎回沙俄革命期间被绑架的分号王掌柜的小儿子,也是王掌柜存世唯一的血脉。赵东家在给自己家留下血脉之后毅然带领镖师们北上。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镖师全部客死途中,而王家小爷终于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回到平遥城,王家血脉得以延续。这个故事主打“义”字旗,面对后人的置疑,导演借亡魂赵易硕之口诉说了答案,旨在宣扬平遥仁义精神,即“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这个虚构的故事本意是用赵易硕和百余名镖师的“舍生取义”的壮烈行为来阐述平遥人和晋商文化中自古以来推崇的“义”字,但是这个观点却被其自身的故事框架和内容消解,并且它是通过封建父权制对女性的层层压迫而传递出来的--来自男性霸权的凝视和女性自始至终的沉默和失声。
  二、文献综述
  前人对“又见平遥”的批评和解读多从旅游产业模式,文化产业创新等角度出发来探究其成功因素,且多溢美之词。如“……该文化旅游产品(‘又见平遥’)的成功创建,主要因素是其创新的戏剧演出体验形式。……该剧也为山西省其他文化旅游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王志锋,吴颖;2016)。又如冯盼(2015)在其文章《<又见平遥>的成功因素及对实景演出的启示》一文,把成功因素归结于“该剧正是因为国家政策支持、创新思维、自身的质量保证等成功因素,才使其成功公演。” 又或像郝静晔(2014)一样,探索了演出对平遥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又见平遥》大型情境剧是“演艺 传统旅游”的新型演出模式,是平遥当地旅游和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而成的产物,体现了两大产业在产品、技术、市场、企业四个不同层面的融合。”
  不可否认的是,“又见平遥”系列演出确实对平遥县乃至山西省的旅游业做出了很大经济和文化贡献,甚至于有开创性的榜样作用,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又见平遥”演出内容多有不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少有人从女性主义和父权制角度对此文本进行讨论。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和父权制角度解读“又见平遥”演出内容,力图弥补此块空白。
  文章将重点着力于该演出四幕剧中封建父权制色彩最浓厚的第二部分“选妻”,借助女性主义理论来说明“选妻仪式”中的种种荒唐闹剧来说明此剧对女性尊严和人格的践踏。该演出传递出的封建主义价值观是扭曲的,腐朽的,不适宜的,而其试图传递的“义”的精神也被这种不适宜的故事内容而消解了,没有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部剧反而成为了宣传封建糟粕思想,侮辱女性的一部剧。
  三、 女性主义理论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十分长久的国家,由于封建制度十分稳固得存在了几千年,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封建糟粕的遗毒在危害人间。作为封建糟粕之一的父权制在无意识中仍然占据着许多人的思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统治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
  父权制是强化传统性别角色,从而赋予男性以特权的文化。(路易斯·泰森,2014)父权制创造并且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如男性是勇敢、理智、义薄云天和英明果敢的角色,而女性应该是温柔似水、逆来顺受和母性十足的。正如路易斯·泰森(2014)所说“这些性别角色被人们成功地用来捍卫两性不平等现实,这种不平等一直延续到今天。”毫无疑问父权制对女性是具有压迫性质的,它未考虑到人性的复杂和角色的多变,也未考虑到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区别。父权制对女性的要求更歧视,无理苛刻。这种性别歧视认为女性天生不如男性,女性天然得要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和时刻准备奉献自我、牺牲自我以成全男性和其他人的地位。如若不接受传统的性别角色,或者胆敢挑战父权制的行为规范,就成了“坏女人”,要遭万人唾弃。当然,对女性评判的权力也是牢牢掌握在父权制手中,对“好女人”不吝赞扬和大肆宣传(贞节牌坊、诰命封赏等)以及对“坏女人”的惩罚(浸猪笼、游街示众等)和诅咒,这种行为反过来也更加巩固了父权制意识形态。
  更甚,父权制还深度物化了女性,即女性是物品一样的存在,也发挥着物品一样的作用。比如女性都是“生育机器”。在这种层面来说,男性利用女性时是理直气壮的,根本无需考虑女性的想法和感情。女性的立场、看法和欲望收到了长久的压制,可悲的是,被動接受甚至主动内化父权制压迫思想的女性更是数不胜数。
  四、物化的新娘
  该剧共分为四部分第一“死浴,选妻,送别和回魂”(这四部分的顺序可能因场次不同而略有调整,本文以笔者观看的顺序为准)。
  第二部分是“选妻”。在这段剧情中,赵易硕前去沙俄救人前仍然需要完成一个重大任务,即传宗接代,他必须为自己家留下一条血脉才能奔向前景未知的沙俄救人。听闻赵易硕“义举”,整个平遥城都大为感动,纷纷要把适龄女儿嫁入赵家,为赵家延续血脉传递香火。“选妻”仪式堪比皇帝“选妃”过程—十几位美貌少女在选秀台上一字排开,只着肚兜亵裤。然后进行层层选拔:   “品足”——香莲三贵:肥、软、秀,形同莲瓣新月,能立于掌上。上三寸三高、三寸三宽,白底青花金鱼碗。三寸金莲、能置于碗内者,中选。
  “映手”——腕白肤红,指如削葱,甲长五寸,掌纹清晰,掌脉绵延、无断纹,掌面白净者,中选。
  “相面”——杏眼横波眸剪秋水,鼻如悬胆色若琼瑶。不施脂粉如朝霞映雪,形如满月有梨涡两点;唇红润美有芙蕖花香,齿如含贝而外朗内鲜。
  “摆腰”——腰骨纤细,款摆杨柳,纤纤随风,盈盈一握。脐如朱丹,形状匀称。腰细脐圆者,中选。
  “扭臀”——丰臀显翘,放折扇不掉;混圆多肉,多子多寿,身姿圆滑,如太极图。臀宽多肉者,灭灯落选。
  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刘家嫡长女得中,她年十六,体貌端庄,天性柔婉,知书识礼,举止德仪。随后更衣戴冠,立刻进入结婚仪式。
  “选妻”仪式里面充斥着各种对女性的物化和为了讨好取悦观众的香艳旖旎的视觉冲击画面。
  首先,这个仪式目的很明显—不是为赵家挑选少夫人,而是为了延续血脉和香火。设置的层层关卡只是为了挑选高条件高标准的生育机器。对于“杀出重围”的姑娘,入选只是她试炼的开始的,绝不是结束—这个女人只能和必须“一举夺男”,如果没有怀孕或者生下女孩她就失败了,由赵家乃至全城的“英雄”变成了断人香火的“千古罪人”。
  其次,她的前途很灰暗。新婚丈夫万里赴俄,前途堪忧。倘若丈夫和一众镖师得胜归来,那她确实是苦尽甘来,无限荣光。但是人人都知,此次北上是九死一生。若丈夫死去,那她有两个选择—以死殉夫或者独守空闺一辈子。无论哪一种,都不是一个姑娘很好的前途。她这一生,前半辈子由父母做主,参加“选妻比赛”加入赵家,后半辈子作为生育机器困在赵家,对命运自己丝毫做不得主。
  再者,通观全剧,刘家女甚至没有个自己的名字,只有代号。这更加说明,她只是一个生育工具,又哪里会有人专门给机器起个名字呢?
  所以“选妻”比赛中看似获胜者是披红挂彩,人人称赞,仿佛是个拯救赵家甚至平遥城的大英雄,但是她受到了彻头彻尾的物化。从头到尾没有人尊重她,或者咨询过她的意见。或许赵易硕在拜堂成亲时问过一句“你愿意为我生个儿子吗?”她答到“我愿意。”到此时,赵易硕也知道对不起她,但是仍是把她当成生育机器,有此一问。而刘家姑娘本身,也把这件事当成子自己的“福分”,虽然不知道自己“是否争气”,但是仍愿一试。“争气”就是生出儿子,父权制的要求已经被她内化成了对自己的要求。当她终于十月怀胎生下一男,却因难产而死。在难产时,或许赵家人想都没想过“保大保小”,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了“保小”,刘家女就这么被牺牲了。她幽幽的留下一句“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就死去了。苍白的一句台词浓缩了她不太长的人生,和她对自己的认知。赵家大为感动,为了表彰她的贡献和她做出的牺牲,许她进去从未有女人进过的祠堂,接受后代香火供奉。其实这更像是掩人耳目,用进入祠堂这种“莫大荣耀”来掩盖赵家长辈的杀人罪过,堵住悠悠众人的口诛笔伐。在此剧中,女性不仅悲惨得沦为生育工具,连进入祠堂都要得到男性格外开恩,充分体现了父权制的蛮不讲理和人性泯灭。
  “选妻”仪式充分体现了对女性的彻底物化,“它限制了女性的行为,除了扮演特定的角色之外,她什么也不能做。”(Tyson)既然无限风光得成了“赵家媳妇”,那她到死也都只能是“赵家人”。她由一个平凡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身份”和“象征”。父权制不仅物化“好女人”,也会对不符合其要求的“坏女人”进行“荡妇羞辱”。因为刘家女曾经是站在高高地站在“赵家英雄”的神坛上的,对于她的道德要求会更加严苛,稍有不慎则会招致夫家和族人的惩罚。
  五、结论
  《又见平遥》大型互动式实景剧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弘扬平遥人民“义”字精神,试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唤醒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认可,但是却采取了南辕北辙的方式。用这个故事去传递导演想传达的精神是不妥当的,因为它并不能引起如今的观众的共鸣。在观看完故事之后,笔者身边的观众们似乎并不能完全同意剧中的“舍生取义”价值观,反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此外, 观众大量的注意都被“全城选妻”这个环节所吸引了,并且这个故事环节会引起部分观众的严重不适。选妻的过程是十分低俗的,对于想表达的精神也没有特别大的贡献,导演单独对此部分进行事无巨细的重笔描绘,实则是为了迎合市场讨好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过一回“皇帝选妃”的瘾,在心理上和感官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满足。可是这艳俗露骨的表演,不仅夺走了观众对主线的注意力,还是对女性的侮辱。在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的凝视下,剧中的女性角色受到了不间断的调侃的或恶意的凝视和评判,并且被极大的物化了。
  这种物化行为是充斥着整个“选妻”环节的,其中物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新娘刘家女了。刘家女作为公选出的“生育机器”确实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是她本人和所有人(包括在场的观众)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她是个悲剧,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剧中的人和现场观众都在赞美她,都被这道德扭曲的剧情洗脑了,丝毫没有认为有任何不妥,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Lois Tyson赵国新等译.Critical Theory Today.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93.
  [2]Lois Tyson.赵国新等译.Critical Theory Today.第二版[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94.
  [3]Lois Tyson. 赵国新等译.Critical Theory Today.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99.
  [4]郝静晔.《又见平遥》对平遥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推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
  [5]冯盼.《又见平遥》的成功因素及对实景演出的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2.
  [6]王志锋,吴颖.《又见平遥》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模式[J].经济问题,2016,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在英语课程教学课堂上逐渐重视学生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们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推动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们处于英语课堂的主体地位,采用课堂英语表演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整体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表演;语言能力;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知识的教学过
【摘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在引言部分,提出教学创新在职业教育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第二部分介绍了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必要和方向;第三部分介绍了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原则,然后重点讲解了英语教学与明星绑定的课堂实例;最后在结语部分,从两方面阐述了实施英语教学与明星绑定教学法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创新;英语教学与明星绑定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摘要】随着国内外交流的增多,英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科学技术、信息、医学等方面,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文献,以求本专业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因此,在医学专科学校内,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率。本文即着重分析该项教学中的问题,并试图探讨其有效对策,以指导实际工作。  【关键词】医学专科;英语教学;问题;对
【摘要】世界化大融合的趋势下,世界交流性语言——英语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英语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职业院校中的重点科目要求,职业院校具有职业化、技能化的学校特点,阅读能力正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进入职场前的必备技能之一,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目标,本文从职业院校英语阅读能力的整体水平与现状入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
【摘要】英语进入应试教育以来,我们老师一直在课上讲“外语思维”,可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是被语法就是被单词量束缚着,很难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心理学家认为“从事思维活动的学习要把概念放在第一位”,所以要想解决我们学习的瓶颈,就需要把外语概念服务于学习的认知活动,那我们怎样去形成一套完整的外语概念系统呢?本文根据长期的学习心得,从概念、思维、语言之间的关系出发,用一些常考语法和语料来证明概念是学习英
【摘要】在教育行业中,我国一直以来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典型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也存在着许多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则是学生不能自主进行学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培养的目标来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地位;解决措施;英语教学  我国目前
【摘要】隐喻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在传统的隐喻观点当中,隐喻如同明喻、夸张一样,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逐渐意识到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同时在隐喻的研究过程当中,动物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这种关系使得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情感。而动物习语是指包含表示动物单词的习语。动物习语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有待改革之处颇多。产业导向法为传统高职英语教学开创了新路径,其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及评价等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聪 (1983-),女,汉族,山东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
【摘要】在目前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学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不仅会对农村初中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分析一下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英语;“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  【作者简介】李惠真,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中学。  农村英语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经
【摘要】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通用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使用,母语不同的人用英语进行交流。世界英语的研究范式呈现了英语的这种多样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学习和使用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世界英语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世界英语研究范式的相关理论,并对处于世界英语框架中的中国英语的合法地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英语;中国英语  【Abstract】English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