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类市场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稳住经济基本盘。作为“六保”任务之一,“保市场主体”对各地政府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江苏省泰州市也经受住了考验,一方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两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泰州将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奋力夺取双胜利。”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说。

解企业燃眉之急


  2月4日,泰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文件。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泰州市从金融支持、援企稳岗、减轻负担3个方面制定了10条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
  从事新冠肺炎试剂盒研发的江苏泽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上述政策措施出台36小时不到,就获得了200万元贷款,解了公司等资金购买原材料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数据显示,泰州全市一季度各项贷款余额6055亿元,同比增长16.6%,并是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关。其中,企业贷款增加466亿元,同比多增132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为更好给企业“撑腰”,泰州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累计推出“复产助力贷”“抗击疫情贷”等31项低门槛、低利率、长期限的创新惠企金融产品,从而助力小微企业复产复工。
  自1月25日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疫情防控、复产复工以及暂时困难的9301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71.86亿元。
  此外,泰州市还强化对到期贷款的展期、续贷服务。
  一季度,全市企业到期贷款3363笔240亿元,其中开展展期和续贷业务有2362笔159亿元,金额占全部到期贷款的比重超过了2/3,有效缓解了企业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

服务实体经济


  泰州在江苏省第一个做到了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成为全省第一批所辖县(市、区)均为低风险的设区市。
  在此基础上,泰州比较早地提出了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早稳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工作中,我们把‘六稳’‘六保’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上,出台政策举措,实体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史立军说。
  在做强产业方面,泰州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名城。
  作为全国首个、江苏唯一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泰州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聚力锻造“泰州样板”。
  其中,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金融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2016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总行等14个部门联合发文,泰州成为国家级金改试验区。
  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类似改革试验,泰州金改为综合性突破,寻求通过改革撬动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3年多来,该市紧紧围绕“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改革主线,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选准切入点,大胆创新,率先突破,聚力聚焦为中小微企业送去更多金融“活水”。

资本市场“泰州板块”


  近日,泰州中小微企业又获得一个好消息—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泰信保业务的通知》,实现“泰信保”业务市域全覆盖,让全市所有小微企业共享财政普惠金融政策红利。
  据悉,为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2016年底,泰州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初始规模1亿元的信用担保基金,建立起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作的风险分担机制,合力打造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机制。
  2017年5月,“泰信保”业务在市区范围内正式展开。为让“泰信保”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该市又将该业务拓展到靖江、泰兴、兴化三市。“泰信保”业务扩面后,预计年内可为小微企业新增低成本信贷额度10亿元以上。
  金改背景下,泰州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推动更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泰州抢抓科创板注册制和港交所新政推出机遇,超前对接沟通,因企制宜确定主攻方向,同时构建快捷通道,高频组织活动推进更多优质中小微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做大做强。
  资本市场“泰州板块”正加快崛起。
  “去年,泰州企业上市数量由2018年的11家跃升至16家,新增企业上市数列江苏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该市科创板上市或过会企业数在江苏居第四位。”史立军说。
其他文献
2013年高考已经过去,新一轮各地市高考竞争的序幕又隆重开启。生物作为“理科综合”的一份子,享有与物理、化学等同的权重、等同的分值、等同甚至还略难的难度,在高考取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优化备考、怎样使备考效率最大化是我们每个老师针对自己的学生又要认真思考和行动的时候了,本文仅就2014年生物高考备考提几点建议。  一、分析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生物的命题方向  2010年是广东实行“
【金题体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广州市“二模”卷)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②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称。②佳人:指知音。③青眼:表示有好感。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
今天,人类生活已经离不了电。回望过去,十七世纪前已积累一些关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观察,如“虎珀拾芥”和“慈石召铁”,但仅停留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直到十七世纪以后,数学、力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电学和磁学研究。  意大利解剖学家加伐尼做青蛙解剖實验时,偶然观察到在放电火花附近与金属接触的蛙腿会发生抽动。他的同胞亚力山德罗·伏特受到启发,用化学方法创制了电堆,随后的电池都是从电堆中不断改进、发展而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源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论语》曾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愤”是思而不通造成的一种抑郁的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才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搞通的最佳时机,即“启”;“悱”是欲言不出的窘境,孔子建议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即“发”,所以创造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情景,但又遇到困难意欲解决是教师启发教学的前提条件。  有些教师喜欢“一夫当关万夫莫言”,一人在数学课上唱独角戏,这种满堂
【考纲解读】  “符合文体要求”是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的基础等级的第二项要求,而“有创新”则是发展等级最后一个要求,即“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些要求,为考生个性化写作、创新文体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鉴于高考作文阅卷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等的特殊性,书写漂亮、形式新颖的作文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必然会以高颜值胜出一筹。在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中,“除诗歌外,文体
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评价不仅发挥着诊断选拨功能,而且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常实践层面的评价即课堂评价,成为发挥这一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评价是一个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解释信息,发现学生优点与不足,并以此为依据实施教学决策的过程。”[1]所要评价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结果,目的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如何收集,描绘学生的学习结果呢?“当代教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推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关键能力是什么?如何培养?有何现实诉求?这些都是亟待探讨的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内化的历史思维和外化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的要义。作为一种态度、能力和方法,历史解释将是阐释这种要义的手段。本文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走向整体世界》为例,尝试探讨历史解释的整体性,期望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历史解释的表层困惑 
一、考试焦虑及表现    考试焦虑是高中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到了高三,不少学生普遍的感受是:“总感到紧张”“心情烦躁”“复习时提不起精神,上课总想睡觉”“总感到心中没底,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内心感到迷茫”“
一、小说阅读答题过程中的主题意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对小说阅读的设题也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展开的。  例如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试题《马裤先生》一文,问题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考查的是作品第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问题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考查的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
关于DNA分子的计算题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复制过程以及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很多教辅资料总结出了许多诸如“推导公式解题”等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学生靠记忆公式来完成解题过程,不能很好体现对学生理解技巧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要记住这些所谓的“公式定理”也实在困难,就算记住了,时间长了也容易遗忘,因此笔者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出了一套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