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CycleGAN对低照度图像增强后的细节分辨能力,提高图像整体的视觉质量,提出一种改进CycleGAN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网络的生成器由低光照增强模块和亮度均衡处理模块组成,用以学习低照度图像到正常照度图像的特征映射。以多尺度卷积和残差空洞卷积构建基于U-Net的低光照增强模块,提高网络对增强后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能力;以全卷积构建亮度均衡处理模块,使图像亮度分布均匀并且提高图像视觉质量
【机 构】
:
四川轻化工大学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0YFG0178);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9RYY01)); 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WZY01,2019WZY02,2020WZY02); 自贡市科技局项目(2019YYJC13,2019YYJC02,2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CycleGAN对低照度图像增强后的细节分辨能力,提高图像整体的视觉质量,提出一种改进CycleGAN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网络的生成器由低光照增强模块和亮度均衡处理模块组成,用以学习低照度图像到正常照度图像的特征映射。以多尺度卷积和残差空洞卷积构建基于U-Net的低光照增强模块,提高网络对增强后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能力;以全卷积构建亮度均衡处理模块,使图像亮度分布均匀并且提高图像视觉质量;以Patch-GAN作为网络的判别器,利用输出映射为一个N×N的矩阵来提高判别器对细节信息的分辨能力,并且增强网络收敛能力。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对比方法,所提算法增强后的图像拥有更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图像细节,同时在客观指标上的结果也优于其他方法。
其他文献
阿尔泰山是欧亚大陆最为宏伟的山脉之一,其中段的西南坡坐落于中国新疆境内,众多具温带性质的藓类植物分布于此。作者在对阿尔泰山进行苔藓植物区系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分布于阿尔泰山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布尔津县禾木乡的2个藓类植物中国新记录种——隶属曲尾藓科的短叶曲尾藓[Dicranum brevifolium(Lindb.)Lindb.]和卷叶小曲尾藓[Dicranella crispa(Hedw.)Sch
长久以来由民间致力于传承、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事业正面临种种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体制下传承、保护与发展形成了一个趋势。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在转变为非遗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型态上除了产生了差异性之外,当地民众与非遗文化现象之间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关系。因此,随着人与文化环境之间发生变化的同时,在人与非遗文化现象之间也反复不断的产生新关系的一个脉络下,有必要来应对这
随着轨道交通发展迈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阶段,沿线土地规划控制及TOD综合开发成为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站城融合视角对金华轨道大厦站进行TOD综合开发分析,提出规划设计手法与策略,为同类型站点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与进步, 3D仿真技术在游戏、动漫中的应用愈发显得重要.针对随机中点位移法生成的山体缺乏较好的细节性以及失真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OpenGL与Perlin噪声算法生成仿真3D地形环境的方法.传统Perlin噪声算法生成的高程图较为平缓,因此采用分形及湍流算法对高程图进行优化,可以产生明显冲突,更符合山峰的特征.针对地形图像贴图过程中出现的过渡断层现象,采用分层采样策略,使图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的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边顽强抗疫,一边撸起袖子加油干,成就辉煌、举世瞩目。7月,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华诞,学习回顾了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如同其他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建立的殖民贸易基地一样,吧城(Batavia)作为荷属东印度的首府以及东南亚著名的贸易港口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大量的华人移民和华商的参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吧城的华人居民始终是构成吧城各种族居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移民群体,吧城的华人及其社区与东印度群岛当地民族的关系如何,向来为学术界所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囿于具体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洗选业快速发展,原煤入洗率由1978年的16.70%提升到2020年的74.1%,并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面对"双碳"与"智能化"两大变量,全行业要针对长期积累的"痼疾"展开挑战,确立"双碳"形势下的五大新目标,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新举措,补齐煤炭元素组成特性、分选机理、设备研发等基础理论研究短板,开创煤炭颠覆性新技术,把煤炭做成清洁能源和高端材料,把煤炭行业做成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种一刀切"去煤化"引起的能源危机问题,分析了煤炭在我国能源领域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碳中和的定义和作用,提出实现碳中和并非只有放弃煤炭一条路,可以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碳埋藏和碳循环利用等多种技术措施实现碳中和;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碳减排、碳中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