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应变离散度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变化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人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CTR适应证的CHF患者共20例,运用2D-STI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室相应17个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S)及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TTPLS),并绘制纵向峰值应变-时间曲线,以评价心功能变化;同时,计算各节段TTPLS的标准差(PSD)、左心室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极差值(TTPLSR)及左心室不同步节段个数(LVDSN),以评价左室同步性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左室长轴切面及左室整体LS均明显升高[分别为(-3.5±2.9)%∶(-5.5±3.0)%,(-2.3±2.2)%∶(-5.2±4.1)%,(-3.4±2.6)%∶(-5.7±2.7)%,(-3.0±1.7)%∶(-5.6±3.0)%,均P<0.05].PSD、TTPLSR、LVDSN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176.2±26.2)ms∶(90.0±46.2) ms,(530.5±102.6) ms∶ (222.8±69.0)ms,(13.3±2.1)个∶(7.0±2.6)个,均P<0.05].PSD、TTPLSR均与LVEF呈负相关(r=-0.855,r=-0.746,均P<0.05).结论:2D-STI可直观、准确评估CHF患者CRT术后心功能和左室同步性;PSD有望成为评价CRT患者左室同步性变化的新参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血脂成分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识别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血脂指标.方法:入选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123例)和冠心病组(366例),进而依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轻度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30,177例)、重度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30,189例).检测各组患者的TC、TG、LDL-C、HDL-C、ApoA-1、ApoB等指标,计算non-HDL-C、TC/HDL-C、LDL-C/HDL-C、ApoB/A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65岁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值;根据Lp(a)水平筛选血清Lp(a)正常组(0~300 mg/L)及血清Lp(a)升高组(>300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Lp(a)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致炎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Lp(a)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随访中应用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检测皮肤胆固醇水平,探讨皮肤胆固醇在冠心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短期、非干预性、前瞻性研究,入选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作为起始降脂方案,在入院次日、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空腹测定血脂及皮肤胆固醇,并根据随访4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达标分为降脂达标组以及降脂未达标组.结果: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皮肤胆固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人选患者共92例,均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根据CT结果分为灌注正常68例(A组),灌注异常24例(B组).收集并比较2组数据.心肌缺血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对心绞痛患者灌注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相较灌注正常的患者,灌注异常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更高,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目的:探讨心电图3种不同标准对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CLBBB患者的心电图,其中59例确诊为AMI者为心梗组,83例无AMI者为对照组.分别用巴塞罗那标准、Sgarbossa标准及Smith修定标准判读心电图,观察各标准诊断AMI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CP)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巴塞罗那标准诊断SEN为94.91%(95%CI 89.94%~98.68%),SPE为87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MR)技术评估并探索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组织特征与局部微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由心脏超声确诊的HCM患者23例(HCM组),健康志愿者19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CMR检查,包括左心室短轴电影成像、T1 mapping成像及静息心肌首过灌注成像等.应用第三方专业软件CVI42分析图像,分析得出左心室心功能参数、整体以及16个心肌节段(美国心脏病协会左室心肌分段法)的Native T1值和静息心肌灌注参数:最大信号强度(SI
目的:本研究针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mrEF)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并探索LVEF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并将术后3d内首个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在40%~49%的患者纳入研究.随访PCI术后3个月时的LVEF,依据基线至3个月时LVEF是否恢复至50%分为恢复组(79例)和未恢复组(28例).通过住院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
目的:荟萃分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检索关键词,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0年10月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应用于STEMI溶栓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MI)、全因死亡、卒中、主要出血事件、所有出血事件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出现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影响因素.方法:顺序人选2011年1月—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首次住院的原发性DCM患者,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0%的患者纳入研究,随访时间2年.以首次住院超声心动图LVEF为基础,以末次复查时LVEF≥40%且较基线值增加10%以上为LVRR组,其余患者为NLVRR组.通过调取住院及门诊资料,采取门诊面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生化资料及心脏超声结果.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行多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室间隔穿孔(PI-VS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I-VSR 60 d内的临床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PI-V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46.15%),年龄(73.83±8.92)岁,AMI后至VSR发生的时间为(2.29±1.88)d,穿孔大小(8.58±4.25)mm.其中4例患者行外科修补,8例行介入封堵术.结果:PI-VSR后随访60 d,共有3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